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125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毛虫病诊断试剂显示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感染宿主众多,流行范围非常广泛,传染途径复杂,约有150多种动物能感染旋虫病,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旋毛虫病对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肉食品加工业,外贸出口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旋毛虫的含虫包囊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如在--12℃的环境中可存活57天,对含有旋毛虫的肉类进行熏烤、腌制、爆炒及曝晒等很难杀死包囊内的旋毛虫的幼虫,人类感染旋毛虫的途径,往往是吃了保持活力的肉类食品中的旋毛虫肌幼虫,如水饺、爆炒肉片或被污染的凉菜等。人被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为微热,身体虚弱、易疲劳,有时有腹泻,呕吐,腹痛现象;严重者会出现咀嚼、吞咽和说话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及眼球疼痛,最为严重的可能会波及心脏和中枢神经,造成心力衰竭、昏迷甚至死亡。所以旋毛虫病对人类健康为害是人之共知的。但是很多动物如猪等对旋毛虫具有很大的耐受力,感染旋毛虫的病猪几乎不表现临床症状。这给人类预防旋毛虫病又带来一定困难。1979年某省猪的旋毛虫病感染率为0.4%,而到1982年,感染率上升到0.85%,其中1980年~1982年,某地区猪的旋毛虫病感染率为13.8%,而1986年猪的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上升到18.7%,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仅某省旋毛虫病患者已达1万多人,可看出旋毛虫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为确保肉食品安全,兽医卫生检验部门主要依靠传统屠宰后取隔肌压片镜检法,或用胃蛋白酶消化肌肉收集虫体的方法诊断旋毛虫病。但上述方法,检出率底,部分旋毛虫病猪漏检流向市场,危害人们健康,影响食品安全。同时上述两种检验方法不能在家畜宰杀前进行,不适应现代化肉类加工厂屠宰作业生产线的现场检疫,也不适应市场检疫,也无法提供活猪出口检疫,给生猪的检疫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又创造其它几种诊断旋毛虫病的方法。
(1)皮内试验,该方法是应用变态反应来诊断旋毛虫病。该诊断方法所需时间较短,对人体的诊断约15分钟,对猪体诊断约需30~45分钟。但该方法的突出缺陷是存在严重的假阳性反应和交叉反应,只有60%的检率,目前很少采用。
(2)补体结合反应(CF),由于并非所有的抗体均能固定补体、所以该法只能检出一部分旋毛虫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并且,补体结合反应操作复杂,费时费工,不同操作者之间存在差异较大,影响结果判断,造成难以推广应用。
(3)凝集试验,将旋毛虫可溶性抗原吸附于某些载体表面,然后用吸附抗原的载体颗粒与血清中的抗体进行间接凝集试验,以检测旋毛虫病,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旋毛虫病凝集试验检测方法,主要有皂土絮状凝集试验(BFT),乳胶凝集试验(LA),间接血凝试验(IHA)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较大提高了旋毛虫病的检出率,但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的素质较高,并且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无法到现场检测。
(4)沉淀试验,主要有微量沉淀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琼脂扩散试验(AGP)等。这些方法的敏感性评价不一,所用试剂和方法欠标准化。
(5)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IF不仅可用于旋毛虫病的检测,也可用于旋毛虫抗原的定位。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相结合,具有敏感、特异、稳定及结果判定准确直观等优点,是目前检测旋毛虫病的一种较好方法。但存在制片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显微镜观察带有主观性,同时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也常常影响结果的判定,需要较好显微设备。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ELISA技术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出率,而且非常敏感;假阳性率大大下降,大幅度提高准确度,使旋毛虫病的免疫学检测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我们研制成功的猪旋毛虫病快诊断试剂盒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操作复杂,且需要附带4种试剂才能完成实验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无法实现现场检测。
(7)DNA检测技术,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旋毛虫感染的一种高新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旋毛虫的分类和鉴定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旋毛虫病的研究更加深入。但由于旋毛虫本身及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的特殊性。使得难以从感染动物血液及其组织或排泄物中扩增到旋毛虫DNA,因而用PCR等基因检测技术对旋毛虫的检测受到限制。
综合上述,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至今,许多学者探索了旋毛虫病的很多检测方法,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但始终未能克服特异性不强和出现假阳性现象,上述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繁琐,有的还需要专用仪器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应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厂的流水作业生产线操作,造成旋毛虫病猪的漏检,危害人们的食用安全,威胁人类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旋毛虫抗原、抗体技术,建立旋毛虫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旋毛虫病诊断方法,研制出两种对人和动物旋毛虫病的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分别用旋毛虫的单克隆抗体W1或W2溶液和抗小鼠IgG抗体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诊断印迹“|”或“一”和对照印迹“一”或“|”。
支撑层可为硬质塑胶片条,或为不吸水硬纸条,纤维层可为玻璃棉,纤维素膜层可用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材料层可用吸水纸,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为胶金标记抗旋毛虫分泌抗原(ES)的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玻璃棉上,诊断印迹和对照印迹组合可为“+”,“‖”,“=”,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W1或W2玻璃棉,吸水材料层上覆盖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W1或W2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向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
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原M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用抗人或抗某动物IgG抗体Xi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检测印迹“|”或“一”,用抗旋毛虫E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对照印迹“一”或“|”。
不吸水的支撑层可用硬塑料胶片条,或不吸水的硬纸条,纤维层可用玻璃棉,金标抗原M纤维层为吸附金标ES抗原的玻璃棉,金标抗原M为胶金标记旋毛虫的ES抗原,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的组合可为“+”,或“‖”,或“=”,或 或 ,或 ,或 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M纤维层及吸水材料层上覆盖固定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M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
抗人或抗某动物IgG的抗体Xi印制检测印迹“|”或“一”可为下列抗体中的一种;抗人IgG抗体X1,抗猪IgG抗体X2,抗猫IgG抗体X3,抗狗IgG抗体X4,……抗某动物IgG抗体Xn,旋毛虫ES抗原包括虫体分泌ES抗原及表达ES抗原。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效果。
(1)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两种诊断试纸条都使用以胶金标记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及重组ES抗原为基础试剂制备而成,金标抗体和抗原中金颗粒与抗体或ES抗原分子之间无共价键形成,二者通过异性电荷间的范德华力相结合,胶金标记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和对ES抗原的抗原性影响很小,且具有很高的标记率,使两种快速诊断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性。
(2)操作简便、快速,大幅度缩短诊断时间。只要将快速诊断试纸条插入待测样品中10秒左右,在2分钟内即可判断诊断结果。
(3)显示诊断结果形象,直观、准确、明了。两种诊断试纸条以显示红棕色和“‖”或“-”和“+”作为诊断结果的阴性或阳性标记,结果判断甚为形象,直观,准确、明了,易记,不会出现假阳性和误判。
(4)无需仪器设备,无需其它任何试剂,无需专业检测人员,投资少,成本低,将会深受客户欢迎。
(5)实现现场操作诊断,一步到位,将深受饲养场,肉类联合加工厂,海关等部门欢迎,适合我国国情。
(6)容易推广应用,由于诊断操作简单,无需专门培训,可说是人人都可操作,容易推广应用。


图1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结构示意2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例方式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可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猪,猫,狗等)的旋毛虫病快速诊断。为完成本发明的实施,首先必须完成制备旋毛虫分泌抗原ES,制备抗E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抗人,抗小鼠、抗猪、抗猫、抗狗等动物IgG抗体。用于制备金标W1和M纤维层。
(1)旋毛虫ES抗原的制备以表达性质粒pCDM8为载体,构建了猪旋毛虫肌幼虫表达性cDNA基因文库。以该基因文库转染COS7细胞后,用免疫组化法鉴定阳性表达细胞,阳性细胞用微吸管吸取获得,提取制备细胞中的质料DNA转化大肠杆菌并快速克隆,应用该法准确地获得了全息ES抗原(分子量为45kda、49kda)两个编码基因即TS·ESI和TS·ESII。用0.25%胰酶(含0.02%EDTA)消化细胞培养瓶中单层COS7细胞,将消化细胞1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沉淀加入DMEM-1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重新悬浮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将细胞悬浮液稀为105个/ml,接种24孔细胞培养板,每孔接种1ml,置37℃ 5%CO2培训箱中培养24h.,培养后细胞覆盖率为60%。用DMEM-SF(无血清DMEM)洗涤COS7细胞一次,每孔加入1ml。用EMEM稀释表达质料DNA和脂质体,每孔转染细胞按以下程序操作,取Eppendorf 1支管,加入DMEM-SF 100μl,文库DNA 3μl(0.5μg/μl),混合均匀。另取Eppendorf 1支管依次加入,EMEM-SF 100μl,脂质体10μl,混合均匀,室温放置40min后,将两个Eppendorf管混合均匀,室温放置15min,加入800μl DMEM-SF,轻轻混合后加入COS7细胞孔内。置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20h.,吸出DMEM-SF培养基,用DMEM-10洗涤一次,加入DMEM-10每孔1ml,继续培养48~60h后,收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浓缩,以镍螯合树脂纯化重组ES抗原,用于制备抗ES抗原单克隆抗体及金标抗原(M)。
(2)制备抗ES抗原单克隆抗体以50mg-100mg/只的ES抗原免疫BALB/c系小鼠三次,每次间隔15~30天,第三次加强免疫后3~4天将免疫小鼠眼球放血,拉颈致死,于75%酒精浸泡5-10min,无菌取其脾脏,剪碎并经100目尼龙网过滤,1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脾细胞;将1×108的脾细胞与2-5×107的NS0浆细胞瘤细胞混合,1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细胞沉淀于37℃水浴中缓缓加入0.7-1ml的40%-59%PEG4000(pH8.5-9.0)作用1min,然后缓慢加入无血清1640培养基15ml,以终止PEG的作用,37℃水浴5-10min,1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将细胞沉淀重悬于HAT选择培养基中,并加入96孔培养板(100ul-200ul/孔)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7-10天后,以5mg-10mg/ml的ES抗原包被酶标板(40孔/块)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杂交瘤的培养上清,挑取强阳性细胞克隆(CD492=0.8以上),进行连续三次的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所生产的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为92-98,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异地与ES抗原反应,而不与其它无关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亲和力常数达109-10,轻链亚型为K或入,重链亚型为IgG1、IgG2a、IgG2b或IgG3、针对ES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金标抗体棉。
(3)制备金标抗体(W1或W2)、金标抗原M及金标抗体W1或W2玻璃棉或金标M玻璃棉。
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溶胶,即在沸腾的50-100ml0.01%-0.05%氯金酸水溶液中加入2-4ml的0.5%-2%柠檬酸三钠溶液,获得直径15nm左右的胶金。以0.1mol/L K2CO3调胶金pH至8.5-9.5,以1∶1000-1∶3000的标记比将待标记的抗ES单克隆抗体W1或W2或ES抗原加入pH8.5-9.5金溶胶中,标记10min后,加20%PEG10000至终浓度0.05%,4℃1500-3000g离心20min,除去未结合的金颗粒,4℃15000g离心1h,弃上清,获初步纯化金标蛋白混合物后,用丙烯葡聚糖S-400柱层析,分离纯化金标蛋白,获得胶金标记抗体或抗原。将1∶100-1∶500稀释的胶金标记抗体或抗原吸附于精制玻璃棉中,4℃低温真空干燥,制备成金标抗体棉或金标抗原棉。
(4)制备抗人及抗小鼠、抗猪、抗猫、抗狗等动物IgG抗体以饱和硫酸铵提取人血清IgG蛋白,取1份人血清加2份PBS(7.2)混匀,加等体积饱和硫酸铵混匀,置4℃冰箱2h,4℃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以两倍血清体积的PBS(7.2)溶解沉淀,加饱和硫酸铵至终浓度33%,置4℃冰箱2h,4℃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以少量PBS(7.2)溶解沉淀,置4℃冰箱在PBS(7.2)中过夜透析,换液2-3次,4℃1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蛋白浓度,以50mg-100mg/kg体重的人血清IgG蛋白经皮下和肌肉注射免疫健康羊或家兔3-4次,末次免疫10天后,静脉采血,以ELISA测定其血清抗体效价在1∶2000以上,心脏采血或颈动脉放血,收集其高免血清,以饱和硫酸铵提取羊或兔抗人IgG抗体(方法与提取人血清IgG相同,不重述)。该方法适用于抗小鼠、抗猪、抗猫、抗狗等动物IgG抗体的制备不重述。
(5)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的反应原理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的反应原理是,当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样品端插入待检测样品溶液后,待检溶液通过虹吸带动旋毛虫ES抗原及金标玻璃棉中的金标抗体W1或W2一起向硝酸纤维素膜扩散,并最终渗入滤纸中(吸水层),在扩散过程中ES抗原可与抗ES抗原的金标抗体W1或W2相结合,形成ES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又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ES单克隆抗体检测印迹相结合,生成红棕色″-″或″|″标记,部分未与检测印迹结合的金标抗体W1或W2与纤维膜层上的抗小鼠IgG抗体对照印迹相结合,生成红棕色“|”或“—”标记,两种标记互相组合叠加结果,形成阳性显示“+”或“‖”,反之,金标抗体(W1或W2)由于没有形式ES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不能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ES单克隆抗体检测印迹相结合,只能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小鼠IgG抗体对照印迹相结合,生成单一红棕色阴性标记“|”或“—”,如果试纸条检测结果,纤维素膜上既没有阳性显示标记“+”或“‖”,也没有阴性显示标记“|”或“—”,则表时试纸条已失效,不能再用于检测。
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的反应原理是,当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样品端插入待检样品溶液后,待检溶液通过虹吸带动旋毛虫抗体及金标抗原M一起向硝酸纤维素膜扩散,并最终渗入吸水层滤纸中,在扩散过程中旋毛虫抗体可与ES金标抗原M相结合,形成ES金标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又可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人或抗猪、抗猫、抗狗等抗体(Xi)检测印迹相结合,生成红棕色“—”或“|”标记,部分未与检测印迹结合的金标抗原M与纤维素膜层上抗ES抗原单克隆抗体对照印迹相结合,生成红棕色“|”或“—”标记,两种标记互相组合叠加结果,形成阳性显示“+”或“‖”,反之,金标抗原M由于没有形成金标ES抗原-抗体复合物,不能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人或抗猪、或抗猫、或抗狗等抗体(Xi)检测印迹相结合,只能与纤维素膜层上的抗ES单克隆抗体对照印迹相结合,生成单一的红棕色阴性标记“|”或“—”,如果试纸条检测结果,纤维素膜上既没有阳性显示标记“+”或“‖”,也没有阴性显示标记“|”或“—”,则表明试纸条已失效,不能继续使用。
(6)制备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的待测样品及检测方法检测样品液的制备,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用于检测血液、肉及肉制品旋毛虫感染,采集人或猪、猫、狗等动物抗凝血,或将猪、猫、狗等动物的肉及肉制品的样品剪碎、研磨,以生理盐水制成1∶2~1∶10待检样品悬液,旋毛虫病抗体检测试纸条用于检测血清抗体,采集人或猪、猫、狗等动物静脉血制备血清,用生理盐水将样品作1∶2、1∶4、1∶8.....倍比稀释,制备检测样品溶液。
将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或(II)的样品端插入待检样品溶液,插入深度不要超过标记线9,约10秒后取出检测试纸条,水平放置约2分钟,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如果在纤维素膜上有红棕色阳性标记“+”或“‖”显示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在所检样品中检出旋毛虫抗原或旋毛虫抗体,表示被检测的人或动物患有旋毛虫病。如果纤维素膜上有红棕色阴性标记“—”或“|”显示,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在所检样品中未检出旋毛虫抗原或旋毛虫抗体,表示被检测的人或动物未患旋毛虫病。如果纤维素膜上没有红棕色标记显示,则表明试纸条失效,要停止使用,报废。
实施例一人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参见图1和2或图1和3。首先按实施例(1)步骤制备旋毛虫ES抗原,按实施例(2)步骤制备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以及相对应的金标W1或W2纤维棉,即金标W1或W2玻璃棉。按实施例中(4)步骤制备抗小鼠IgG抗体溶液。
图中,1为支撑层,采用塑胶薄片制成,2为玻璃棉(样品端)即纤维层,3为吸附有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的玻璃棉,即金标W1或W2棉,4为纤维素膜层,本实施例选用硝酸纤维素膜,5为吸水材料层,选用滤纸(即手柄端)上述标号2、3、4、5依次粘固在支撑层1上的塑胶薄片上,构成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使用旋毛虫ES抗原单克隆抗体溶液在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印制诊断印迹6“|”或“—”,使用抗小鼠IgG抗体溶液在硝酸纤维素膜层4印制对照印迹7“—”或“|”。两种印迹叠加后呈“+”或“‖”,在玻璃棉2,旋毛虫金标W1或W2棉3上覆盖有保护膜8-1,滤纸吸水层5的上面覆盖固定有保护膜8-2,本实施例采用浅黄色透明塑料膜。在玻璃棉2和旋毛虫金标W1或W2棉3的交界处偏玻璃棉2一侧约0.5cm处印制标记线9,9的右边印制有箭头指向标记线,箭头下印有max字样。试纸条全长约8cm,宽约0.3cm。
制备待测样品溶液,对待检人进行静脉采血1~2ml,加适量抗凝剂,用生理盐水制成1∶5至1∶10待测样品悬液。
诊断检测方法是将人的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的样品端即玻璃棉纤维层2,插入待检样品溶液中,插入深度不要超过标记线9,约10秒后,取出试纸条,水平放置,2分钟左右即可看到快速诊断结果,如果在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显示有红棕色“+”或“‖”标记,表示检测样品呈阳性,即所采人的血样中存在旋毛虫ES抗原,被检测者患有旋毛虫病;如果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显示“-”或“|”的红棕色标记,表示所检样品呈阴性,说明被检测血液中不存在旋毛虫ES抗原,即被检测者未患旋毛虫病。如果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不显标记,即表示该试纸条已失效。
实施例二人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本实施例的快速诊断试纸条(II),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快速诊断试纸条(I)基本相同,相同的结构不再重复叙述。不同的是3为旋毛虫金标抗原M棉,6为抗人IgG抗体溶液印制的检测印迹“|”或“—”,7为旋毛虫抗E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溶液印制的对照印迹“—”或“|”。
待测样品溶液制备对待人进行静脉采血1~2ml制备血清,用生理盐水作1∶2,1∶4,1∶8,......倍比稀释,制成检测样品溶液。
其检测方法的步骤,显示结果方式,以及判断方法同实施例一不重叙。
实施例三,猪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参见图1和2,或图1和3,本实施例的试纸条(I)结构和实施例一试纸条(I)相同不重述。
猪的待测样品,采猪血,按人血相同的处理方法处理,不重述,若采用猪肉或猪肉制品为待检样品,先将猪肉或猪肉制品剪碎或研磨制成1∶5~1∶10的样品溶液,其检测方法及结果观察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四猪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本实施例试纸条(II)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二,有一点不同的是在硝酸纤维素膜层4的诊断印迹6使用抗猪IgG抗体(X2)溶液印制,猪的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同实施例三,不重述。
实施例五猫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其结构和检测方法、显示结果和实施例一相同,不重述。猫的待测样品制备同实施例三中猪的待测样品,不重述。
实施例六猫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同其结构检测方法,显示结果同实施例二,不重述。有点不同的是在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的诊断印迹6使用抗猫IgG抗体(X3)溶液印制。待测样品的制备同实施例二和三类似不重述。
实施例七狗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其结构检测方法,显示结果,同实施例一,不重述。其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同实施例三不重述。
实施例八狗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其结构,检测方法,显示结果同实施例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硝酸纤维素膜层4上的诊断印迹采用抗狗IgG抗体(X4)印制。其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同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类似,不重述。
其它动物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可用类似方法制造设计出,在这里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其特征是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分别用旋毛虫的单克隆抗体 或W2溶液和抗小鼠IgG抗体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诊断印迹“|”或“一”和对照印迹“一”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纸条(I),其特征是支撑层可为硬质塑胶片条,或为不吸水硬纸条,纤维层可为玻璃棉,纤维素膜层可用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材料层可用吸水纸,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为胶金标记抗旋毛虫分泌抗原(ES)的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玻璃棉上,诊断印迹和对照印迹组合可为“+”,“‖”,“=”, 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W1或W2玻璃棉,吸水材料层上覆盖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W1或W2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向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
3.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其特征是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原M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用抗人或抗某动物IgG抗体Xi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检测印迹“|”或“一”,用抗旋毛虫E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溶液在纤维素膜层上印制对照印迹“一”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纸条(II),其特征是不吸水的支撑层可用硬塑料胶片条,或不吸水的硬纸条,纤维层可用玻璃棉,金标M纤维层为吸附金标ES抗原的玻璃棉,金标抗原M为胶金标记旋毛虫的ES抗原,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的组合可为“+”,或“‖”,或“=”,或 或 或 或 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抗原M纤维层及吸水材料层上覆盖固定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抗原M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纸条(II),其特征是抗人或抗某动物IgG的抗体Xi印制检测印迹“|”或“一”可为下列抗体中的一种;抗人IgG抗体X1,抗猪IgG抗体X2,抗猫IgG抗体X3,抗狗IgG抗体X4,……抗某动物IgG抗体Xn,旋毛虫ES抗原包括虫体分泌ES抗原及表达ES抗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毛虫病诊断试剂显示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薄片条,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粘贴于支撑层上,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
文档编号G01N33/53GK1403813SQ0210192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改平, 李学伍, 杨艳艳, 邓瑞广, 肖治军, 康晓笛, 郭军庆, 李青梅, 李灵霞, 王爱萍, 杨继飞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