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绳悬垂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2693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绳悬垂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绳悬垂度仪,涉及线绳悬垂度测量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线绳的悬垂度,是单位长度线绳解捻成单纱后,最长纱线与最短纱线的长度差值。它是衡量线绳单纱之间张力均匀性的重要技术指标,它涉及单纱并绳后的强度保留率。
目前,还没有线绳悬垂度测量的专用设备。现有的线绳悬垂度的测量,是将一定长度(如1米长)的线绳样本解捻、放捻成单束状后,使线绳两端呈自由状态,用肉眼判断出最长纱线和最短纱线,再用钢板尺,手工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计算它们的长度差。这种落后的手工测量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测量精度差,个体误差大,很难满足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线绳悬垂度仪,它是将原捻度测量仪与测厚仪的读数装置,进行组合和改进,有效地减少了个体测量误差,较为准确的测量出线绳的悬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捻度测试仪和厚度仪读数装置,厚度仪读数装置咬合在齿形导轨3上,其特征在于在捻度测试仪的底板1上装有滑架2,厚度仪中的齿形导轨3为滑架2的横梁,滑架2可在底板1的凹槽中滑动,读数装置通过传动齿轮12咬合在齿形导轨3上,并可沿齿形导轨3自由位移,读数装置的大针齿轮连杆4上装有旋转齿轮5,张力微调器6咬合在旋转齿轮5上,读数装置的顶部设有左夹头7,其高度与捻度测试仪上的右夹头8相对应。
齿形导轨3设计为正方形,可防止咬合其上的读数装置的旋转。
读数装置顶部的左夹头7的下方设有柔性弹性垫片9,可保护被夹纱线样本不受损伤。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制得的线绳悬垂度仪,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张力微调器的设置,用给定已知张力,来控制线绳的弹性收缩,提高了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和可比性,并增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大大减少了个人测量误差,提高了劳动效率。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线绳捻度测试仪结构示意图;图3为测厚仪读数装置与齿形导轨配合示意图;图4为读数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用市售百分台式测厚仪(上海六菱仪器厂生产)读数装置中的传动齿轮12安装在正方形的齿形导轨3上,以齿形导轨3为横梁制得滑架2,将滑架2安放在捻度仪(Y321型手摇线绳捻度仪)底板1的凹槽中,使读数装置顶部的左夹头7与捻度测试仪上的右夹头8同高。调节左、右夹头之间距离为零。张力微调器6咬合在旋转齿轮5上,旋转齿轮5安装在读数装置中的大针齿轮的连杆4上。张力微调器6通过旋转齿轮5使读数装置在齿形导轨3上移动,当用张力微调器6调节线绳样本张力时,能很容易分辨出最短纱线。为保护线绳样本不受损,在左夹头7下方装有橡胶垫片9。
本线绳悬垂度仪使用方法如下1、将线绳样本固定于捻度仪的右夹头8上,量出一定长度线绳并打一环扣,将其绕过滑轮10与挂钩11相连,根据线绳的线密度加张力砝码。
2、移动读数装置于齿形导轨3的右端基点处,移动滑架2,至捻度测试仪底板1的刻度尺某一读数处。
3、将线绳解捻,用细针将线绳的每根单束分开无交叉,旋转张力微调器6,使最短纱线处于绷紧状态,其余纱线松驰。依次将最短纱线剪断,直留下一根最长纱线,读出最短和最长纱线的长度。
4、按线绳悬垂度计算公式计算出样本线绳悬垂度。
权利要求1.线绳悬垂度仪,它包括捻度测试仪和厚度仪读数装置,厚度仪读数装置咬合在齿形导轨(3)上,其特征在于在捻度测试仪的底板(1)上装有滑架(2),厚度仪中的齿形导轨(3)为滑架(2)的横梁,在厚度仪读数装置的大针齿轮连杆(4)上装有旋转齿轮(5),张力微调器(6)咬合在旋转齿轮(5)上,读数装置的顶部设有左夹头(7),其高度与捻度测试仪上的右夹头(8)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悬垂度仪,其特征在于齿形导轨(3)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悬垂度仪,其特征在于读数装置的顶部的左夹头(7)下方设有柔性弹性垫片(9)。
专利摘要线绳悬垂度仪,涉及线绳悬垂度测量的专用设备。它包括捻度测试仪和厚度仪读数装置,厚度仪读数装置咬合在齿形导轨3上,在捻度测试仪的底板1上装有滑架2,厚度仪中的齿形导轨3为滑架2的横梁,滑架2可在底板1的凹槽中滑动,读数装置咬合在齿形导轨3上,并可沿齿形导轨3自由位移,读数装置的大针齿轮连杆4上装有旋转齿轮5,张力微调器6咬合在旋转齿轮5上,读数装置的顶部设有左夹头7,其高度与捻度测试仪上的右夹头8相对应。本线绳悬垂度仪,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张力微调器6的设置,用已知给定张力,控制线绳的弹性变形,提高了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和可比性,并增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大大减少了个人误差,提高了劳动效率。
文档编号G01B5/02GK2716799SQ200420078799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0日
发明者邵伟, 申明霞, 李静 申请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