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检毒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349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卤虫检毒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虫检毒测试盒。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卤虫总数的致死率作为生理活性指标,对食品、植物提取物、药品、水源等进行初级的毒性筛选,是一种国际公认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快速、覆盖面宽、技术容易掌握。
但是,一直以来,普遍采用的方法多是取卤虫卵放入大试管中,加入人造海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孵化,一段时间后将试管取出,吸弃掉上浮而未孵化的虫卵,将成活的幼虫倾入另一置有新鲜人造海水的大试管中继续孵化,得到实验所需的幼虫。而后,根据卤虫的生活习性,在点滴反应板上确定卤虫在10秒钟内泳动次数为中毒阈指标。因此在每次试验中,均用正常卤虫10只,在显微镜下观察10秒钟内泳动次数,求出其均值(X)及标准差(SD),确定X-3SD为中毒界限值,如果试验组卤虫在10秒钟内泳动的次数小于中毒界限值即认为该卤虫发生了中毒,如果卤虫死亡,运动明显迟缓,也认为发生了中毒。
综上所述,目前采用的方法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和缺点,给科学快速地检测带来阻碍1.从试管孵化到最后点滴反应板上的检测,需要对待测幼虫进行多次容器转移,不可避免地对卤虫造成了一定的机械损伤,从而对最后卤虫致死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实验步骤的繁琐性。2.经过实验证明,卤虫的密度和卤虫的孵化率成反比关系,因此,大试管的大批量孵化方法显然降低了卤虫的孵化率,提高了实验成本,延长了实验时间。3.在测定中毒阈值和判断中毒情况时,以“泳动次数”为检验指标,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给测试带来了很多人为因素,大大降低了实验的准确性,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毒理试验。
引证文献①.王志刚,程苏云,童哲等,1992应用卤虫生物测试法检测白曲霉菌的产毒性,卫生毒理学杂志,6(3)16-217;②.封幼玲,王为云,戴建华,1998卤虫检测毒素的应用,卫生研究,27(增刊)129-130;
③.刘绮,2000一种新的生物监测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16(5)38-4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卤虫检毒测试盒。
卤虫检毒专用测试盒具有盒体,在盒体中央设有横夹板,横夹板把盒体分为均等两室,横夹板上钻有多个微孔,横夹板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上连接一块遮光盖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快速安全、准确可靠;降低人为判断的主观因素,适合于快速的、大规模的活性筛选和毒性监测工作。通过减少容器转移的次数,减少对卤虫的机械损伤,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稳定。同时,使用本测试盒,可以“测多少孵多少”,不再需要在实验前,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测试体而盲目地、大批量地孵化卤虫,以备实验之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成本,缩短了实验时间。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卤虫趋光的生理特点,在测定卤虫急性毒性死亡率时以“微孔法”替代“反应板法”;在测定中毒阈值时以“中毒个体数”代替“泳动次数”,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图1是卤虫检毒测试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卤虫检毒测试盒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盒体1、横夹板2、遮光盖板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不透光的塑料做成盒体1,在其中央设置一块不透光、带有“微孔”、四周与盒体密合的横夹板2,由横夹板把盒体一分为二。横夹板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上连接一块遮光盖板3,盖板可以自由覆盖盒体两室中的任何一室,将盒体分为光室与暗室。该盒即为卤虫检毒专用载体,包括孵化、饲毒、死亡率统计等一系列的实验步骤都在该载体中完成。具体方法1.当进行卤虫卵孵化时,在测试盒中加入人工海水,一侧放入虫卵,照光,形成光室,在没有虫卵的另一侧,将遮光盖板沿转轴翻转,形成暗室;孵化24~48小时后,沿转轴翻转盖板,转换暗室与光室,使得孵化成功且泳动正常的卤虫因趋光的生理特性,穿过带有“微孔”的横夹板进入另一侧;用吸管吸出暗室中的未孵化的虫卵及破碎卵壳。2.在饲毒过程中,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配置成均一澄清的水溶液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加入光室,测试液通过微孔扩散,在两室中达到浓度平衡.在该环境下,光室中的卤虫饲毒24小时。3.进行卤虫急性毒性死亡率统计时,再次转变暗室和光室,饲毒后仍存活且活动性能良好的卤虫会通过横夹板的微孔趋光泳动到光室,而死亡及活动性能弱的中毒卤虫仍然留于暗室。将暗室中全部卤虫吸出,进行计数,统计各项参数,完成测试过程。
用不透光的塑料加工成如图1所示的盒体1,确保容器的密封,结合处光滑。在盒体中央设置一块不透光、带有“微孔”、四周与盒体密合的横夹板2,由横夹板把盒体等分成两部分。横夹板中部钻有等大的6个微孔,微孔大小以直径1.5mm~2.00mm为宜(相当于3~8只卤虫幼体宽度总和)。孔径的这种大小即保证了卤虫在趋光泳动过程中,不会因微孔表面张力而受到阻碍,又能保证待测液的溶质、溶剂分子可以在卡板左右两室中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平衡,远远早于卤虫对外界毒性胁迫产生逃匿反应的时间。横夹板顶部的转轴连接一块遮光盖板3,盖板可以自由沿转轴扇页式翻转覆盖于盒体两室中的任何一室的顶部,使得以中央横夹板为分界,将盒体分为光室与暗室。由于死亡卤虫及中毒卤虫一般泳动性能差、处于液层底部,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只要保持测试盒平放、不晃动,死亡及运动性能低下的卤虫不会通过横夹板中部的“微孔”从暗室流到光室影响测试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卤虫检毒专用测试盒,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盒体(1),在盒体中央设有横夹板(2),横夹板把盒体分为均等两室,横夹板上钻有多个微孔,横夹板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上连接一块遮光盖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虫检毒专用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直径为1.5mm~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卤虫检毒测试盒。它具有盒体,在盒体中央设有横夹板,横夹板把盒体分为均等两室,横夹板上钻有多个微孔,横夹板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上连接一块遮光盖板。微孔直径为1.5mm~2.00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快速安全、准确可靠;降低人为判断的主观因素,适合于快速的、大规模的活性筛选和毒性监测工作。
文档编号G01N33/00GK2826431SQ200520013209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陆胤, 陈绍瑗, 傅承新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