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589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倾斜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传感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倾斜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市面上的倾斜传感器多为两相感应,意即其仅可感应两个倾斜方向,且其体积通常较为庞大。对于现今消费性电子,如手机,讲求轻薄短小的特点,传统的倾斜传 感器便较难应用于其上。此外,若欲使用四相感应的倾斜传感器,其中四相例如是指上下左右的方向,通常 需要两组两相感应器的搭配。然而,如此一来,便无法有效地达到降低成本、缩小体积以及 缩减制程步骤的目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尺寸极小、且成本低廉以及可适用于轻薄及低成本的消费电 子产品上的倾斜传感器,实为目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传感器,其可感测多个倾斜方向,并具有较薄的 的尺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种倾斜传感器,其包括一本体、一发光二极管、一 第一感光组件、一第二感光组件以及一移动件。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发光二极 管配置于本体,且适于提供一光束。第一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一侧。 第二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移动件配置于本体,其中当本体往 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移动件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射 入至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 件与第二感光组件至少其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移动区、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一第 一通道、一第三容置区以及一第二通道。移动件位于移动区内。第一容置区具有一第一开 口,其中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容置区内,且第一容置区通过第一开口与移动区连通。第二容 置区具有一第二开口,其中第一感光组件位于第二容置区内。第二容置区通过第二开口与 第一通道而与移动区连通。第三容置区具有一第三开口,其中第二感光组件位于第三容置 区内。第三容置区通过第三开口与第二通道而与移动区连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方形移动区、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以 及一第三容置区。方形移动区具有四个顶角,且每一顶角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开口,其中移 动件位于方形移动区内。第一容置区通过开口而连通方形移动区,其中发光二极管位于第 一容置区内。第二容置区通过开口而连通方形移动区,其中第一感光组件位于第二容置区 内。第三容置区通过开口而连通方形移动区,其中第二感光组件位于第三容置区内。在本 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光束会依序地通过开口、方形移动区以及开口而分别直 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倾斜传感器还包括多对金属接垫,分别配置于方形移动区的顶角的位置上。当移动件移动至某对金属接垫时,发光二极管适于提供光束。此外,当 移动件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一感光组件之间的金属接垫,移动件适于遮挡来自发 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件。而当移动件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与第二感光 组件之间的金属接垫,移动件适于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二感光组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移动件为一金属滚珠,且该金属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 等于0. 5mm大于0. 1m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移动件为一滚珠,且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于0.5mm 大于0. 1mm。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倾斜传感器,其包括一本体、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一感光组件、 一第二感光组件、一第一移动件以及一第二移动件。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发 光二极管配置于本体,且适于提供一光束。第一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 一侧。第二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第一移动件配置于本体,其 中当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第一移动件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 管的光束直接射入至第一感光组件,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 件。第二移动件配置于本体,其中当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第二移动件会往不同的 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射入至第二感光组件,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 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二感光组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第一移动区、一第二移动区、一第一容置区、 一第二容置区以及一第三容置区。第一移动区具有二相对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移动件位 于第一移动区内。第二移动区具有二相对的第二开口,其中第二移动件位于第二移动区内。 第一容置区通过第一开口的其一与第二开口的其一而分别连通第一移动区与第二移动区, 其中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一容置区内。第二容置区通过第一开口的另一而连通第一移动区, 其中第一感光组件位于第二容置区内。第三容置区通过第二开口的另一而连通第二移动 区,其中第二感光组件位于第三容置区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会 通过第一开口而直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以及通过第二开口而直接地传递至第二感光 组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为一侧射型发光二极管,且光束为一红外光。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为一光二极管或一光敏晶体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固晶于同一 平面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与第二滚动件分别为一滚珠,且滚珠的大小 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1mm。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倾斜传感器可由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接受光束 的情况,即可反推倾斜传感器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此外,由于移动件是采用小于等于 0. 5mm大于0. Imm的滚珠大小,且发光二极管、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是固晶于同一 平面上,因此倾斜传感器具有较轻薄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显示的本体210的实品图。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2、3、4:情况100,200,300 倾斜传感器110、210、310 本体112:移动区113:第一通道114、211、314 第一容置区114a:第一开口115:第二通道116、213、316 第二容置区116a:第二开口118、215、318 第三容置区120,220,320 发光二极管122、222、322 光束130,230,330 第一感光组件140,240,340 第二感光组件150、350 移动件212 第一移动区212a、212b、214a、214b、313 开口214 第二移动区250 第一移动件260 第二移动件312 方形移动区312a、312b、312c、312d 顶角360,364,366 对金属接垫P1、P2、P3、P4 倾斜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请参考 图1,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100包括一本体110、一发光二极管120、一第一感光组件130、 一第二感光组件140以及一移动件150。发光二极管120配置于本体110,且适于提供一光束122。第一感光组件130配置于本体1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120的一侧。第二感光组件 140配置于本体1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120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20例 如是一侧射型发光二极管,而光束122例如是一红外光。此外,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 光组件140例如是为一光二极管或一光敏晶体管。本体110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P1、P2、P3、P4上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0包 括一移动区112、一第一容置区114、一第二容置区116、一第一通道113、一第三容置区118 以及一第二通道115。详细而言,移动件150位于移动区112内。第一容置区114具有一第 一开口 114a,其中发光二极管120位于第一容置区114内,且第一容置区114通过第一开 口 114a与移动区150连通。第二容置区116具有一第二开口 116a,其中第一感光组件130 位于第二容置区116内。第二容置区116通过第二开口 116a与第一通道113而与移动区 112连通。第三容置区118具有一第三开口 118a,其中第二感光组件140位于第三容置区 118内。第三容置区118通过第三开口 118a与第二通道115而与移动区112连通。由上述结构,配置于第一容置区114的发光二极管120所激发出的光束122可以 依序通过第一开口 114a、移动区112、第一通道113以及第二开口 116a而直接传递至第一 感光组件130,或者是光束122可以依序通过第一开口 114a、移动区112、第二通道115以及 第二开口 118a而传递至第二感光组件130。移动件150配置于本体110,其中当本体110往不同的倾斜方向PI、P2、P3、P4倾 斜时,移动件150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束122直接射入至第 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束122直接入射至第 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至少其一。详细来说,图1是显示倾斜传感器100置放于一水平面时,其在不同的倾斜方向 P1、P2、P3、P4上所造成移动件150移动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举例来说,当本体110是往方 向Pl向下倾斜时,则位于移动区112内的移动件150便会受重力影响而往发光二极管120 的方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1所显示情况1的示意图。如此,发光二极管120所激发的光 束122便会被移动件150所遮挡,而无法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同样地,当本体110若是往方向P2向下倾斜时,位于移动区112内的移动件150 会因受重力影响而往第一感光组件130的方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1所显示情况2的示 意图。此时,移动件150会遮蔽第一通道113,造成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束122仅能传递至 第二感光组件140,而无法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130。同理,当本体110分别往方向P3、P4向下倾斜时,位于移动区112内的移动件150会分别往远离发光二极管12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的方向承靠,而分别形成如图1所显示 情况3、4的示意图。详细而言,在情况3时,移动件150是往远离发光二极管120的方向承 靠,因此,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束122便可同时直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130以及第二感 光组件140。而在情况4时,移动件150是往第二感光组件140的方向承靠,此时,移动件 150会遮蔽第二通道115,而使得仅第一感光组件130可接收来自发光二极管120的光束 112,第二感光组件140则无法接受到光束122。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100可由第 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接受光束122的情况,即可反推本体110是往何种倾 斜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件150例如是一滚珠,且此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1mm。此外,此滚珠可以是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是其它适当材料的滚珠,本实施例是以金属材质的滚珠为例,但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滚珠也可以是采用可反射光 线的滚珠。另外,为了可使倾斜传感器100具有较薄的厚度,除了滚珠可采用上述的大小外,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20、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是固晶于同一平面 上,意即发光二极管120、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是制作于同一平面上,且发 光二极管120是采用侧射型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如此,将可有效缩减此倾斜传感器100的厚 度达至0. 8mm,甚至更小。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100对本体110适当的设计,使发光二极管 120的光束122可直接地照射于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且本体110内设置 有移动件150。由于,移动件150会随倾斜传感器100往不同倾斜方向倾斜,而使得位于本 体110内的移动件150受重力影响的关系而往不同方向移动,进而由移动件150的遮挡作 用而使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产生不同的受光组合。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100可由第一感光组件1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 接受光束122的情况,即可反推本体110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再者,由于移动件150 是采用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Imm的滚珠大小,发光二极管120、第一感光组件130 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是固晶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可有效地缩减倾斜传感器100的厚度达至 0. 8mm,甚至更小,而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第二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请参考 图2,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200包括一本体210、一发光二极管220、一第一感光组件230、 一第二感光组件240、一第一移动件250以及一第二移动件260。发光二极管220配置于本 体210,且适于提供一光束222。第一感光组件230配置于本体2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220 的一侧。第二感光组件240配置于本体2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220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 中,发光二极管220例如是一侧射型发光二极管,而光束222例如是一红外光。此外,第一 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例如是为一光二极管或一光敏晶体管。本体210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P1、P2、P3、P4上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0包 括一第一移动区212、一第二移动区214、一第一容置区211、一第二容置区213以及一第三 容置区215。第一移动区212具有二相对的第一开口 212a、212b,其中第一移动件250位于 第一移动区212内。第二移动区214具有二相对的第二开口 214a、214b,其中第二移动件 260位于第二移动区214内。第一容置区211通过第一开口 212a与第二开口 214a,而分别 连通第一移动区212与第二移动区214,其中发光二极管220位于第一容置区211内。第二 容置区213通过第一开口 212b而连通第一移动区212,其中第一感光组件230位于第二容 置区213内。第三容置区215通过第二开口 214b而连通第二移动区214,其中第二感光组 件240位于第三容置区215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区2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移动区214的延伸方向实质上 垂直。承上述结构,发光二极管220所激发的光束222可以通过第一开口 212a、212b而直 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230,或者是光束222可以通过第二开口 214a、214b而直接地传递 至第二感光组件240。
第一移动件250配置于本体210,其中当本体210往不同的倾斜方向P1、P2、P3、P4倾斜时,第一移动件250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可直接 射入至第一感光组件230,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件 230。而第二移动件260配置于本体210,其中当本体210往不同的倾斜方向P1、P2、P3、P4 倾斜时,第二移动件260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可直接 射入至第二感光组件240,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直接入射至第二感光组件 240。详细来说,图2是显示倾斜传感器200置放于一水平面时,其在不同的倾斜方向 PI、P2、P3、P4上所造成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分别移动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举例来说,当本体210是往方向Pl向下倾斜时,则位于第一移动区212内的第一移动件250 以及位于第二移动区214内的第二移动件260会受重力影响而往远离发光二极管220的方 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2所显示情况1的示意图。如此,发光二极管220所激发的光束 222便可同时直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230以及第二感光组件240。同样地,当本体210若是往方向P2向下倾斜时,位于第一移动区212内的第一移 动件250以及位于第二移动区214内的第二移动件260会因受重力影响而分别往远离发光 二极管220的方向与靠近发光二极管220的方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2所显示情况2的 示意图。此时,第二移动件260会遮蔽第二移动区214的第二开口 214a、214b,造成发光二 极管220的光束222仅能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230,而无法传递至第二感光组件240。同理,当本体210往方向P3向下倾斜时,位于第一移动区212内的第一移动件250 以及位于第二移动区214内的第二移动件260会分别往靠近发光二极管220的方向承靠, 而形成如图2所显示情况3的示意图。如此,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会分别遮 挡第一移动区212的第一开口 212a、212b与第二移动区214的第二开口 214a、214b,而使发 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无法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此外,当本体210往方向P4向下倾斜时,位于第一移动区212内的第一移动件250 以及位于第二移动区214内的第二移动件260会分别往靠近发光二极管220的方向与远离 发光二极管220的方向承靠,而形成如图2所显示情况4的示意图。如此,第一移动件250 会遮蔽第一移动区212的第一开口 212a、212b,造成发光二极管220的光束222仅能传递至 第二感光组件230,而无法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240。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200 同样地如同前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100可由第一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接受光 束222的情况,即可反推本体210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例如是使用滚珠,且此滚 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于0.5mm大于0. 1mm。此外,此滚珠可以是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是 其它适当材料的滚珠,本实施例是以金属材质的滚珠为例,但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滚 珠也可以是采用可反射光线的滚珠。同样地,为了可使倾斜传感器200具有较薄的厚度,除了滚珠可采用上述的大小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20、第一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可以是固晶于同 一平面上,如此,将可有效缩减此倾斜传感器200的厚度达至0. 8mm,甚至更小。值得一提的是,图2仅是用来说明倾斜传感器200用于侦测倾斜方向的概念图,非 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中根据使用者对本体210结构的适当设计,本体210、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亦可以是采用如图3的设计,而其作动机制亦如前述的概念,其中图3为图 2所显示的本体210的实品图。换言之,本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当可从前述的文字与图案而衍 生其简单变化,图2与图3仅为说明倾斜传感器200的设计概念,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承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200对本体210适当的设计,使发光二极管 220的光束222可直接地照射于第一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且本体210内设置 有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其中,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会随倾斜传 感器200往不同倾斜方向倾斜,而使得位于本体210内的第一移动件250与第二移动件260 受重力影响的关系而往不同方向移动,进而藉由移动件250、260的遮挡作用而会使第一感 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产生不同的受光组合。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200可由第一感光组件230与第二感光组件240 接受光束222的情况,即可反推本体210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再者,由于移动件250是 采用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Imm的滚珠大小,且发光二极管220、第一感光组件230 与第二感光组件240是固晶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可有效地缩减倾斜传感器200的厚度达至 0. 8mm,甚至更小,而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第三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用于感测不同倾斜方向的示意图。请参考 图4,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300包括一本体310、一发光二极管320、一第一感光组件330、 一第二感光组件340以及一移动件350。发光二极管320配置于本体310,且适于提供一光 束322。第一感光组件330配置于本体3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320的一侧。第二感光组件 340配置于本体310,且位于发光二极管320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20例 如是一侧射型发光二极管,而光束322例如是一红外光。此外,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 光组件340例如是为一光二极管或一光敏晶体管。本体310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P1、P2、P3、P4上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本体310包 括一方形移动区312、一第一容置区314、一第二容置区316以及一第三容置区318。详细 而言,方形移动区312具有四个顶角312a、312b、312c、312d,且每一顶角312a、312b、312c、 312d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开口 313,其中移动件350位于方形移动区312内,如图4所示。 第一容置区314通过开口 313而连通方形移动区312,其中发光二极管320位于第一容置区 314内。第二容置区316通过开口 313而连通方形移动区312,其中第一感光组件330位于 第二容置区314内。第三容置区318通过开口 313而连通方形移动区312,其中第二感光组 件340位于第三容置区314内。由上述结构,配置于第一容置区314的发光二极管320所激发的光束322会依序 地通过开口 313、方形移动区312以及开口 313而分别直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 二感光组件340。移动件350配置于本体310,其中当本体310往不同的倾斜方向PI、P2、P3、P4倾 斜时,移动件350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可直接射入至 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140,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直接入射至 第一感光组件330或第二感光组件340。在本实施例中,倾斜传感器300还包括多对金属接垫360、364、366,其中多对金属 接垫360、364、366分别配置于方形移动区312的顶角312a、312b、312d的位置上,其中当移动件350移动至任一对金属接垫360、364、366时,发光二极管320适于提供光束322。此 夕卜,移动件350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320与第一感光组件330之间的那对金属接垫360 时,移动件350适于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件330,而 移动件350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32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之间的那对金属接垫366时, 移动件350适于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直接入射至第二感光组件340。详细来说,图4是显示倾斜传感器300置放于一水平面时,其在不同的倾斜方向 PI、P2、P3、P4上所造成移动件350移动至不同位置的示意图。举例来说,当本体310是往 方向Pl向下倾斜时,则位于方形移动区312内的移动件350便会受重力影响而往位于发光 二极管32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之间的顶角312a的方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4所显示情 况1的示意图。此时,由于移动件350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320与第一感光组件330之 间的那对金属接垫360,因此,发光二极管会提供光束322,然而移动件350会遮挡位于顶角 312a的两侧边的开口 313,进而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 组件330,换言之,此时仅有第二感光组件340可接收到光束322。同样地,当本体310若是往方向P2向下倾斜时,位于方形移动区312内的移动件 350会因受重力影响而往顶角312b的方向承靠过去,而形成如图4所显示情况2的示意图。 此时,由于移动件350移动至此对金属接垫364,因此,发光二极管同样地会提供光束322, 且因移动件350并无遮挡位于顶角312a的两侧边的开口 313以及位于顶角312d的两侧边 的开口 313,进而可使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可直接地传递至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 感光组件340。同理,当本体310分别往方向P3、P4向下倾斜时,位于移动区312内的移动件350 会分别往顶角312c与顶角312d的方向承靠,而分别形成如图4所显示情况3、4的示意图。 详细而言,在情况3时,由于顶角312c并无金属接垫,因此无法驱动发光二极管激发出光束 322,换言之,于此情况下,第一感光组件330以及第二感光组件340并无法接收到光束322 的讯号。而在情况4时,由于移动件350是移动至位于发光二极管32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 之间的那对金属接垫366,因此,发光二极管会提供光束322,然而移动件350会遮挡位于顶 角312d的两侧边的开口 313,进而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320的光束322直接入射至第二感 光组件340,换言之,此时仅有第一感光组件330可接收到光束322。如此可知,本实施例的 倾斜传感器300同样地可由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接受光束322的情况, 即可反推本体310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件350例如是一滚珠,且此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 于0. 5mm大于0. 1mm。此外,本实施例是以金属材质的滚珠为例。另外,为了可使倾斜传感器300具有较薄的厚度,除了滚珠可采用上述的大小外,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320、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是固晶于同一平面 上,意即发光二极管320、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是制作于同一平面上,且发 光二极管320是采用侧射型发光二极管的设计,如此,将可有效缩减此倾斜传感器300的厚 度达至0. 8mm,甚至更小。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300对本体310适当的设计,使发光二极管 320的光束322可直接地照射于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且本体310内设置 有移动件350以及多对金属接垫360、364、366。其中,移动件350会随倾斜传感器300往不同倾斜方向倾斜,且移动件350接触到金属接垫会驱动发光二极管320激发光束322,而使得位于本体310内的移动件350受重力影响的关系而往不同方向移动,进而造成第一感光 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会产生不同的受光组合。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倾斜传感器300可由第一感光组件330与第二感光组件340 接受光束322的情况,即可反推本体310是往何种倾斜方向倾斜。再者,由于移动件350 是采用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Imm的滚珠大小,发光二极管320、第一感光组件330 与第二感光组件340是固晶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可有效地缩减倾斜传感器100的厚度达至 0. 8mm,甚至更小,而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倾斜传感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首先,由适当设计本体的结 构,以使发光二极管的光可直接地照射于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并搭配移动件的 使用,而在产生不同倾斜方向上会有不同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的受光组合。换言 之,可由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接受光束的情况,即可反推倾斜传感器是往何种倾 斜方向倾斜。此外,由于移动件是采用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Imm的滚珠大小,且发光二极 管、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是固晶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可有效缩小倾斜传感器的厚 度。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实施例描述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当以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倾斜传感器,包括一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一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本体,且适于提供一光束;一第一感光组件,配置于该本体,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一第二感光组件,配置于该本体,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以及一移动件,配置于该本体,其中当该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该移动件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射入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与该第二感光组件,或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至少其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本体包括 一移动区,其中该移动件位于该移动区内;一第一容置区,具有一第一开口,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第一容置区内,且该第一容 置区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移动区连通;一第二容置区,具有一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一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二容置区内; 一第一通道,其中该第二容置区通过该第二开口与第一通道而与该移动区连通; 一第三容置区,具有一第三开口,其中该第二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三容置区内;以及 一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三容置区通过该第三开口与该第二通道而与该移动区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本体包括一方形移动区,具有四个顶角,且每一顶角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开口,其中该移动件位 于该方形移动区内;一第一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第一容置 区内;一第二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其中该第一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二容 置区内;以及一第三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其中该第二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三容 置区内;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会依序地通过该开口、该方形移动区以及该开口而分别 直接地传递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与该第二感光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包括多对金属接垫,分别配置于该方形移动区的 该些顶角的位置上,其中,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对金属接垫时,该发光二极管适于提供该光 束,且该移动件移动至位于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一感光组件之间的该金属接垫,该移动件 适于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一感光组件,而该移动件移动至位于 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二感光组件之间的该金属接垫,该移动件适于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 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二感光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移动件为一金属滚珠,且该金属滚珠的大 小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一感光组件与该第二感 光组件固晶于同一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移动件为一滚珠,且该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于O. 5mm大于0. 1mm。
8.一种倾斜传感器,包括一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 一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本体,且适于提供一光束; 一第一感光组件,配置于该本体,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侧; 一第二感光组件,配置于该本体,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 一第一移动件,配置于该本体,其中当该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该第一移动件 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射入至该第一感光组件,或遮 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以及一第二移动件,配置于该本体,其中当该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该第二移动件 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射入至该第二感光组件,或遮 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二感光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本体包括一第一移动区,具有二相对的第一开口,其中该第一移动件位于该第一移动区内; 一第二移动区,具有二相对的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二移动件位于该第二移动区内; 一第一容置区,通过该些第一开口的其一与该些第二开口的其一而分别连通该第一移 动区与该第二移动区,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第一容置区内;一第二容置区,通过该些第一开口的另一而连通该第一移动区,其中该第一感光组件 位于该第二容置区内;以及一第三容置区,通过该些第二开口的另一而连通该第二移动区,其中该第二感光组件 位于该第三容置区内,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会通过该些第一开口而直接地传递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以 及通过该些第二开口而直接地传递至该第二感光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第一移动区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移动区 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垂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该第一感光组件与该第二 感光组件固晶于同一平面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斜传感器,其中,该第一移动件与第二滚动件分别为一滚 珠,且该滚珠的大小实质上小于等于0. 5mm大于0. 1mm。
13.一种倾斜传感器,包括一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其中该本体包括 一移动区;一第一容置区,具有一第一开口,且该第一容置区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移动区连通; 一第二容置区,具有一第二开口 ;一第一通道,其中该第二容置区通过该第二开口与第一通道而与该移动区连通; 一第三容置区,具有一第三开口 ;一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三容置区通过该第三开口与该第二通道而与该移动区连通; 一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第一容置区内,且适于提供一光束; 一第一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二容置区内,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一第二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三容置区内,并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以及 一移动件,位于该移动区内,其中当该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该移动件会往不 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射入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与该第二感光 组件,或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至少其一。
14. 一种倾斜传感器,包括一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其中该本体包括 一方形移动区,具有四个顶角,且每一顶角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开口 ; 一第一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 一第二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 一第三容置区,通过该开口而连通该方形移动区, 一发光二极管,位于该第一容置区内,且适于提供一光束; 一第一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二容置区内,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一侧; 一第二感光组件,位于该第三容置区内,且位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 一移动件,位于该方形移动区内,其中当该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该移动件会 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以及多对金属接垫,分别配置于该方形移动区的该些顶角的位置上,其中当该移动件移动 至该对金属接垫,该发光二极管适于提供该光束,且该移动件移动至位于该发光二极管与 该第一感光组件之间的该金属接垫,该移动件适于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 射至该第一感光组件,而该移动件移动至位于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二感光组件之间的该金 属接垫,该移动件适于遮挡来自该发光二极管的该光束直接入射至该第二感光组件。
全文摘要
一种倾斜传感器,包括一本体、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一感光组件、一第二感光组件以及一移动件。本体适于在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本体,且适于提供一光束。第一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一侧。第二感光组件配置于本体,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侧。移动件配置于本体,其中当本体往不同的倾斜方向倾斜时,移动件会往不同的倾斜方向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射入至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或遮挡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直接入射至第一感光组件与第二感光组件至少其一。
文档编号G01C9/06GK101819037SQ20091000682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赖律名 申请人: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