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

文档序号:615755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领域中采用的汽车车身测量方法,特别是,一种汽车车 身的在线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在线测量系统一般可细分为固定(也称为框架式),柔性(也称为机器 人式)以及复合(其为前述两者的结合)三种类型。目前,已知的各大汽车制造厂商所使用的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方法,其普遍为单 一测量程序方法,即测点由程序设定,每个车型在单轮测量内仅对应一套测量程序。此方法 的特点是体现了 100%的数据监控,但监控范围受生产节拍及测点数量限制,尤其是在柔性 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System, FMS)下,仅编制一套测量程序进行测量,等于 变相的将柔性制造系统等同于固定式测量系统处理,而没有将柔性制造系统可编程,测量 区域的灵活多变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方法限制了柔性制造系统编程监控多个车身区域 的潜在能力,不能完全发挥系统优势,造成系统资源浪费。而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商开始使用柔性或者复合型在 线测量系统,并且同时生产线的节拍越来越高。单个生产节拍下,在线测量系统可测量的测 点数有限,这与对整车全面监控的大量测点需求形成矛盾。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测点,实 现既能监控整车范围的尺寸变化、又能分析跟踪局部区域的尺寸波动,目前业界尚无很好 的方案,也是目前业界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其采用 可切换测量组合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汽车白车身的检测效率,提升在线测量系统的功能应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将在线监控中的白车身的测点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型包括的测点为固定测 点,而第二类型的测点为可切换测点;将第一类型的测点分为一个固定测点组;将第二类型的测点分为至少两个可切换测点组;组合固定测点组和至少一个可切换测点组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切换其他的可切换测点组与固定测点组组合,并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固定测点,其主要 包括工艺点、关键产品点。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固定 测点包括从以下测点前大灯,前门绞链、后门绞链、尾灯板、后端板,侧围处Pli^Principle-Location-Point,工艺基准点)以及车身前部,后部,天窗关键测点区域中 选出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可切换测点,其主 要包括车身区域的产品点。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可切换测点是从 以下测点前灯、后灯、前保、前盖绞链、后盖绞链、翼子板、IPanstrument Panel,仪表板)、 A柱内饰板、C柱内饰板、后保、前风挡、后风挡、顶衬定位、车顶饰条、前门、后门、三角窗、门 槛板、天窗、B柱内饰板、加油小门中选出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可切换测点,其根 据其所在车身区域位置进行分组。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可切换测点组中, 有一个可切换测点组,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其他可切换测点组中的测点。也就是说,当可切换 测点根据不同车身区域位置分组后(也可以根据其他方式进行分组,分组方式并不限于不 同车身区域,可随实际需要自行确定),还会额外设置一个可切换测点组,其所包括的测点 是由各可切换测点组中选出的一个或多个测点组成。例如,已分出5个可切换测点组,则从 这5个可切换测点组中的每组中都选出一个或多个测点(各组中选出的测点数量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组成一个第六可切换测点组,这个第六测点组可作为一个常规检测的可 切换测点组,进行常规检测。当检测过程中,发现有测点异常时,可在切换到该异常测点所 在车身区域的可切换测点组,进行细致的检测。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不同可切换测点组间的切换为手动操作切换。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不同可切换测点组间的切换为自动操作切换。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还包括有CMM (Coordinate MeasuringMachining)检测步骤。其中当CMM检测发现白车身上的异常测点时,则可以切换 到可切换测点组进行检测,以便尽快的确定白车身的异常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测量方法,将VISION在线测量方式与CMM测 量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VISION大样本、稳定性监控和CMM小样本、全尺寸高精确测量的优 点,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提高了白车身整车尺寸控制的效果,缩短问题诊断的工作周期。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业界采用的汽车整车在线测量方法的不足,考虑 到整车全面监控上测点过多的问题,本发明将整车测量中的测点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 型测点为固定测点,第二类型测点为可切换测点。其中第一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的固定测点,其主要包括工艺点、关键产品点等等。 例如,具体可以是从前大灯、前门绞链、后门绞链、尾灯板、后端板、侦_处PLP等等关键测 量点中选出的一个或者多个,但不限于所例举的这些测量点。在以下揭示的测量方法中,第一类型包括的测点唯一,在测量过程中,其不可被切换。为便于描述,将第一类型测点定义 为A组测点。第二类型测量点所包括的可切换测量点,其主要包括车身区域的产品点。例如,具 体其可以是从前灯区域的产品点、后灯区域的产品点、前门区域的产品点、后门区域的产品 点以及天窗区域的产品点等等。具体而言,其可以是从前灯、后灯、前保、前盖绞链、后盖绞 链、翼子板、IP、A柱内饰板、C柱内饰板、后保、前风挡、后风挡、顶衬定位、车顶饰条、前门、 后门、三角窗、门槛板、天窗、B柱内饰板、加油小门等等测点中选出的一个或多个,但不限于 此。进一步的,对于车身不同区域的第二类型测点而言,其可以根据其所处的不同车 身区域,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可切换测点组。在以下揭示的测量方法中,第二类型包括的测点 并不唯一,在测试过程中,其可以被切换。为便于描述,将第二类型测点定义为B组测点。如 此,不同车身区域的测点,会根据实际需要,被分为不同的可切换测点组(B》。例如,可将前 灯、后灯、前保、前盖绞链以及后盖绞链等等分为B1组;将翼子板、IP、A柱内饰板、C柱内饰 板以及后保等等分为化组;将前风挡、后风挡、顶衬定位以及车顶饰条等等分为 组;将前 门、后门、三角窗以及门槛板等等分为B4组;将天窗、B柱内饰板以及加油小门等等分为& 组;另外,还可将B1 &中重要的测量点分到 组中。以上所揭示的A、B两组分组情况,仅为举例性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具体实施中 的分组情况。实施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自行设定A、Bi两组内具体包括的测点。在本发明涉及的一个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的实施方式中,其操作流程,请参阅 图1所示。如图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10,将在线监控中的白车身的测点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型包括的测点 为固定测点,而第二类型的测点为可切换测点;步骤130,将第一类型的测点分为一个固定测点组;步骤150,将第二类型的测点分为至少两个可切换测点组;步骤170,组合固定测点组和至少一个可切换测点组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步骤190,切换其他的可切换测点组与固定测点组组合,并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 量。其中固定测点组中包括的固定测点,可切换测点组的分组方式以及各可切换测点 组所包括的具体可切换测点,可以参看以上所述,由于内容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对于在不同可切换测点组之间的切换,可以是手动操作模式,也可以是 自动操作模式。其中手动模式即人为选择Α+Bi组合测量,直到下次手动再次切换为止,这 种方式可实现白车身整车关键点的监控及特定区域的尺寸波动监控。而自动模式即设定可 在多个Bi分组中自动轮换,当完成一定量的测量后,测量程序自动切换至下一个设定分组。 例如,设定在A组和B6、B2、B3三个分组进行周期性组合测量,周期为20个测量样本,则从 A+B6分组开始测量,当完成20个测量工作量后切换到A+B2分组测量,然后是A+B3。当A+B3 分组测量完成20个样本后,再次轮换到A+B6,依次循环,采用这种方式,既实现了白车身整 车关键测点的监控,也通过自动轮换分组测点,实现了白车身各区域的尺寸波动监控。基于以上本发明涉及的在线测量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还揭示了一种 VISION 在线测量(A+Bi)和 CMM (Coordinate Measurement Machine)离线测量相结合的汽车测量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对白车身进行CMM测量;对CMM测量发现的异常测点,进行VISION在线测量。其中对发现的异常测点的在线测量为,根据该异常测点所在的车身区域,将该区 域的可切换测点组和固定测点组组合,进行在线测量,以确定问题所在。例如,当CMM测量发现整车局部区域出现尺寸超差情况(例如侧围),则通过 VISION切换该区域测量分组(例如,形成新的VISION测量组合A+B5程序进行在线整 车局部区域的分析跟踪,如果切换分组测量跟踪后发现该区域的测点波动状态较稳定,且 并未发现批量性的尺寸偏差或者是大的尺寸波动,则说明CMM发现的超差情况为个例,可 采取该车辆下线返修解决,并复位测量分组进入常规测量(A+B6)。如果发现切换分组发生 批量性的超差偏移,则可能是零件的固定尺寸偏差或者是工装上的偏差,需进一步特殊测 量供应商零件,或者检查工装状态以确认,并调整回名义值。如果发现切换分组发生波动变 大,则说明存在供应商零件尺寸质量不稳定或者是工装失效情况,需要进行供应商质量改 进或者工装TPM维护等方式解决。如上所述通过VISION大量测量跟踪以确认该问题是个 例还是批量性问题,是尺寸偏移还是稳定性问题,以便工程师采取相应措施分析、解决。而当VISION测量发现整车局部区域出现尺寸波动变化情况(例如侧围)时,则通 过VISION切换该区域测量分组(例如B5)形成新的VISION测量组合程序进行在线整 车局部区域的分析跟踪,通过VISION对问题区域细化测量,掌握更具体全面的区域尺寸情 况,同时抽取问题车辆离线通过CMM进行特殊测量诊断偏差根本原因,帮助工程师查找问 题根源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进一步的,以上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可参阅图2所示,以便更能清楚的理解本 发明涉及的VISION在线测量(A+B》和CMM离线测量相结合的汽车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 检测发现出的具体车身问题可以是由CMM常规测试引起,也可以是由VISION测试自身引 起。至于在实际情况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
,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根据以上图1所示的本发明涉及的测量组合方式为基础的,又结合了 CMM测量方 式的车身检测方法,充分利用VISION大样本、稳定性监控和CMM小样本、全尺寸高精确测量 的优点,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提高了白车身整车尺寸控制的效果,缩短问题诊断的工作周 期。本发明为各类应用柔性或者复合式的企业在尺寸控制手段方面开拓了思路。提升 了柔性或者复合式的在线测量系统的功能应用空间。更在基于离线和在线测量系统基础上 创新应用了交互的尺寸控制策略,使企业的离线和在线测量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 “数据驱动”的企业尺寸分析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测量手段支撑。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 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以下步骤将在线监控中的白车身的测点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型包括的测点为固定测点, 而第二类型的测点为可切换测点;将第一类型的测点分为一个固定测点组;将第二类型的测点分为至少两个可切换测点组;组合固定测点组和至少一个可切换测点组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切换其他的可切换测点组与固定测点组组合,并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固定测点,其主要包括工艺点、关键产品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固定测点包括从以下测点前大灯,前门绞链、后门绞链、尾灯板、后端板,侧围处PLP以 及车身前部,后部,天窗关键测点区域中选出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可切换测点,其主要包括车身区域的产品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可切换测点,其根据其所在车身区域位置进行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可切换测点包括从以下测点前灯、后灯、前保、前盖绞链、后盖绞链、翼子板、仪表板、A 柱内饰板、C柱内饰板、后保、前风挡、后风挡、顶衬定位、车顶饰条、前门、后门、三角窗、门槛 板、天窗、B柱内饰板、加油小门中选出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类型测量点中所包括 的可切换测点组中,有一个可切换测点组,其包括有至少两个其他可切换测点组中的测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不同可切换测点组间的切 换为手动操作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不同可切换测点组间的切 换为自动操作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其还包括有CMM检测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汽车车身在线测量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将在线监控中的白车身的测点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型包括的测点为固定测点,而第二类型的测点为可切换测点;将第一类型的测点分为一个固定测点组;将第二类型的测点分为至少两个可切换测点组;组合固定测点组和至少一个可切换测点组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切换其他的可切换测点组与固定测点组组合,并进行白车身的在线测量。本发明涉及的测量方法可满足在有限的测量时间内,实现整车区域监控和细节问题跟踪分析要求。
文档编号G01B5/008GK102095367SQ2009102010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李正平, 杨玉芳, 沈绍嵘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