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结论的评定方法

文档序号:608718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结论的评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伤害人身实验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结果的评判方法,该方法给出 了室内卡丁车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的评判标准。
背景技术
世界上除中国之外的国家,基本上没有室内卡丁车一说。他们使用的都是竞赛类 卡丁车。中国室内卡丁车是10年前开始的产业调整中,一些纺织厂下马。其厂房闲置,为 了旧物利用一些单位搞起了室内卡丁车运动的经营。室内卡丁车因场地狭小,因而对卡丁 车安全防护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对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的正面碰撞实验基本是中国独有 的。因而对相关实验结果的评判方法也是中国独有的。国内未按本方法评估的室内卡丁车,曾发生了多起伤残事故。实践证明,中国搞的这套评判方法科学实用,获得有关各方的一致认可,在保障卡 丁车运动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法是在总结我们以往实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 而更全面,更科学,更实用,更有效。因结构设计不合理,选用材料不合适造成的室内卡丁车 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之后,该用什么评 判标准来判定室内卡丁车是否满足安全要求。本发明给出了具体方案。技术方案如下室内卡丁车以35士 1公里/小时的速度与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之后,全部满足下述 条款要求者,该型号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合格。该型卡丁车满足安全要求,有 一条以上条款达不到要求的,判定该型号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不合格。该型卡丁 车不满足安全要求。由此判定该车在结构设计和选用材料方面存在安全隐患。1、驾驶仓不允许发生明显变形,不影响混合III型百分之五十分位男性假人顺畅 出入,车架不允许出现造成乘员伤害风险的断裂。2、碰撞过程中燃油系统不允许泄露,碰撞后泄露量小于30g/min。3、座椅和座椅固定点完好。4、假人头部伤害指数(HIC36)不大于1000。5、假人胸部质心处3ms的合成加速度应不大于60g,挤压变形量不大于75mm。6、大腿骨压力不大于10KN。7、驾驶仓不应有危及乘员安全的刚性部件的侵入。8、安全带完好,安全带锁扣能正常开启。9、碰撞过程中,假人不得发生“下潜”。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因卡丁车结构设计不合理,选用材料不合适,车架焊接质量不 合格而形成安全隐患的判定问题。凡是按本技术方案评估合格的室内卡丁车未出现过一起 伤残事故。
具体实施例方式碰撞实验之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检查1、根据假人状态,判断碰撞过程中是否发生“下潜”。2、开启假人身上安全带锁扣,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有无断裂。3、解除假人身上的安全带,将假人抬出,看假人出驾驶仓是否顺畅。4、检查车架有造成乘员安全风险的无断裂。5、检查座椅和座椅固定点是否完好。6、检查驾驶仓有无危及乘员安全的刚性部件侵入。7、碰撞后如有燃油泄漏,将量杯放置于泄漏处下方,用秒表计时并称重,看泄漏量 是否小于30g/min。8、查看头部伤害指数检测数据,看其是否小于1000。9、查看大腿骨压力检测数据,看其是否小于10KN。10、查看假人胸部质心出3ms的合成加速度检测数据是否小于60g,查看挤压变形 量检测数据,看挤压变形量是否小于75mm。11、做出判定结论。上述10项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型号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合格。该 车型满足安全要求。有一条以上条款不符合要求,则该型号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 不合格。该车型不满足安全要求。
权利要求
1.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给出了室内卡丁车正面碰撞实验后,评判该卡丁 车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的标准。其特征是解决了室内卡丁车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所选用的材料是否合适,车架焊接质 量是否合格的判定问题。并给出了如何做出室内卡丁车正面碰撞实验结论的技术方案。
全文摘要
室内卡丁车乘员保护正面碰撞实验结论的评定方法为室内卡丁车防止伤害人身的碰撞实验结论的评判方法。该方法给出了室内卡丁车的结构设计和选用材料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的评判标准。
文档编号G01M7/08GK102128712SQ20101000514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玉琢 申请人:刘玉琢, 刘莉, 天津滨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