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917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
^K O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更高,紫外线灯使用范围更广,有的安装在墙壁,有的安装在房顶,有的是移动的,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直接影响消毒的效果,为了准确监测紫外线灯的强度通常会使用紫外灯测试仪,来检测紫外线灯辐射照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以便了解紫外线灯使用情况和及时进行更换。目前都是手持紫外灯测试仪进行检测,这样房间某些较高区域手持达不到高度无法进行检测,另外靠近地面或墙角处也给检测带来难度,费时费力,影响检测工作的实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检测全面的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包括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和显示器,还包括带轮子的底架、伸缩杆、把手和连接套,所述的伸缩杆下端与底架为铰接连接,伸缩杆的上端设置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把手由竖杆和横杆组成“丁”字状,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架上、伸缩杆的一侧,把手竖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一端与把手竖杆固定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为带卡口的开口圆管,伸缩杆通过所述的卡口插入开口圆管内,伸缩杆与开口圆管为活动连接,紫外灯测试仪的显示器设置在把手上。本实用新型将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设置在伸缩杆上,伸缩杆与底架铰接连接, 需要检测较高区域的紫外线灯强度时,伸缩杆通过卡口插入开口圆管内,伸缩杆与连接套定位,拉出伸缩杆的上部,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高度来检测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的紫外线灯强度;当需要检测靠近地面或墙角处的紫外线灯强度时,将伸缩杆调节至较短长度后,伸缩杆经卡口从开口圆管中脱离,平放于底架上,利用把手将本伸缩杆推至所要检测的区域进行检测,利用平实用新型可对房间各个角落或各种高度进行紫外线灯强度的检测,方便操作,省时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连接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1和显示器2,还包括带轮子的底架3、伸缩杆4、把手5和连接套6,所述的伸缩杆4通常竖向设置在底架3上,伸缩杆4的下端与底架3为铰接连接,伸缩杆4 的上端设置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1,把手5由竖杆和横杆组成“丁”字状,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架3上、伸缩杆4的一侧,把手5竖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套6,连接套6 —端与把手5竖杆固定连接,连接套6的另一端为带卡口的开口圆管,见图2,伸缩杆4通过所述的卡口插入开口圆管内,伸缩杆4与开口圆管为活动连接,紫外灯测试仪的显示器2设置在把手5上。本实用新型平时伸缩杆4通过卡口插入开口圆管中,由连接套6对伸缩杆4保持竖向定位。需要检测较高区域的紫外线灯强度时,拉出伸缩杆4的上部,通过调节伸缩杆4 的高度来检测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的紫外线灯强度,并通过紫外灯测试仪的显示器2观察数值进行判断。当需要检测靠近地面或墙角处的紫外线灯强度时,将伸缩杆4调节至较短长度后,伸缩杆4经卡口从开口圆管中脱离,平放于底架3上,利用把手5推动底架3,将伸缩杆4推至所要检测的区域,由于伸缩杆4呈水平放置且位置较低,可方便地对靠近地面或难以到达的角落进行检测。利用实用新型可对房间各个角落或各种高度进行紫外线灯强度的检测,方便操作,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检测全面的特点。
权利要求1. 一种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包括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和显示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带轮子的底架、伸缩杆、把手和连接套,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与底架为铰接连接,伸缩杆的上端设置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把手由竖杆和横杆组成“丁”字状,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架上、伸缩杆的一侧,把手竖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一端与把手竖杆固定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为带卡口的开口圆管,伸缩杆通过所述的卡口插入开口圆管内,紫外灯测试仪的显示器设置在把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紫外灯测试仪的操作架,包括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显示器、带轮子的底架、伸缩杆、把手和连接套,伸缩杆的下端与底架为铰接连接,伸缩杆的上端设置紫外灯测试仪的探测头,把手由竖杆和横杆组成“丁”字状,其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架上、伸缩杆的一侧,把手竖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一端与把手竖杆固定连接,连接套的另一端为带卡口的开口圆管,伸缩杆通过所述的卡口插入开口圆管内,紫外灯测试仪的显示器设置在把手上。利用实用新型可对房间各个角落或各种高度进行紫外线灯强度的检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检测全面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J1/04GK202329806SQ2011204387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连溪 申请人:李连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