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98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用于全自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农兽药残留量的常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I、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检测精度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HPLC法的主要缺点是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比较繁琐,耗时长,检测费用昂贵,对检测人员专业要求较高,样本前处理较复杂。2、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灵敏度很高,假阳性率低。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样品需要衍生化这样复杂的前期处理。虽然经过衍生化处理的样品能在质谱中给出更多的结构信息,但是衍生化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产物并导致样品的部分丢失,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3、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样品不需要衍生化处理,可对尿液、血液、肝脏、毛发和眼球样品进行检测。LC-MS/MS联用,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所以可用于对阳性结果的确认手段。但是,无论LC-MS还是LC-MS/MS,仪器检测法与GC-MS —样,并未能解决仪器造价昂贵,操作步骤繁琐,样本前处理复杂,对操作人员专业素养要求高等问题。4、酶联免疫法(ELISA) 90年代开始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推广应用,目前依托ELISA技术的试剂盒已经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主导产品。酶联免疫检测法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检测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技术操作简易,容易掌握。但是,ELISA方法存在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手工操作人为因素易造成检测误差、检测范围窄、灵敏度较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是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微量测定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激发中间体,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出等能级的光子,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光子的测定,可以精确定量被测物含量。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传染病、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等临床检测。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首次将化学发光方法引入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利用化学发光的检测原理开发了一款全自动食品安全检测仪。该仪器相对于色谱仪、质谱仪具有样本前处理简单、全自动操作对操作人员专业要求低、仪器价格便宜特点,且检测灵敏度与LC-MS相当。该仪器相对于酶标仪具有高灵敏度、检测时间短、全自动操作免除人为干扰因素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或生化分析仪上,通常包括反应杯存储装置、反应杯加载装置,反应杯丢弃装置。这三部分为分离装置,每部分都需要独立的运动机构,整个机构占用空间大、控制复杂,且造价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三个功能模块集中到一个机构上,该机构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控制,反应杯存贮量大,造价低廉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具有反应杯存储单元、反应杯供给单元以及反应杯输送单元,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上部,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上部。优选地,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反应杯存储盒,所述反应杯存储盒设置成上下为通孔,以及在所述反应杯存储盒的侧壁设置凹部,所述凹部设置成与反应杯上的凸部相配合,以使反应杯准确定位。优选地,所述反应杯存储盒侧壁设置有孔,以使从反应杯存储盒外部观察反应杯 存储盒内部的存储状态。优选地,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包括机架、底架、多个反应杯保持装置以及多个支撑轴,所述机架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支撑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每个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设置成绕对应的支撑轴旋转,所述底架设置有开口以使反应杯通过。优选地,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弹簧以及释放接触部,所述底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接触部设置在底板端部,设置成所述释放接触部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绕所述支撑轴旋转,使得反应杯落下,以及,所述弹簧连接两个彼此相对的底板。优选地,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具有驱动部、中间滑块、两侧滑块、滑动轴以及反应杯保持臂,所述驱动部设置成驱动所述中间滑块直线运动,所述两侧滑块与所述中间滑块固定连接,和所述反应杯保持臂与所述两侧滑块固定连接,以及所述两侧滑块设置有突起部,在所述中间滑块直线运动过程中,所述突起部设置成碰撞所述释放接触部,以向所述释放接触部施加外力,所述反应杯保持臂设置成当反应杯下落到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处保持所述反应杯。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同步轮、同步带以及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同步轮旋转,所述同步轮带动所述同步带直线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小巧,可以对反应杯进行自动的存储、加载、输送以及丢弃等多种功能。

从随后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I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反应杯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存储单元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供给单元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保持装置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输送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这里附图2示出了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中使用的反应杯400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具有反应杯存储单元100、反应杯供给单元200以及反应杯输送单元300,其反应杯存储单元100安装于反应杯供给单元200上部,反应杯供给单元200安装于反应杯输送单元300上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反应杯存储单元100包括多个反应杯存储盒101,反应杯存储盒101设置成上下为通孔,以及在反应杯存储盒的侧壁设置凹部,凹部设置成与反应杯上的凸部相配合,以使反应杯准确定位,从而确保每次反应杯400放置的位置统一,不会发生反应杯400摆放歪斜的现象。优选地,反应杯存储盒101侧壁设置有孔102,以使从反应杯存储盒101外部观察反应杯存储盒101内部的存储状态。由于在反应杯存储盒101的侧壁上设置的孔102,也可以利用该孔102将反应杯400从反应杯存储单元100的上方开口处取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反应杯存储盒可以采用薄壁结构粘接而成。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反应杯供给单元200包括机架201、底架202、多个反应杯保持装置206以及多个支撑轴203、204,机架201和底架202固定连接,反应杯存储单元100与底架202固定连接,多个支撑轴203、204安装在机架201上,每个反应杯保持装置206设置成绕对应的支撑轴旋转,底架202设置有开口以使反应杯400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机架201和底架20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供给单元200的框架。参见图4和图5所示,反应杯保持装置206包括底板2062、侧板2061、弹簧2067以及释放接触部2063,底板2062和侧板2061固定连接,释放接触部2063设置在底板端部,设置成所述释放接触部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绕所述支撑轴旋转,使得反应杯落下,以及,弹簧2067连接两个彼此相对的底板2062。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反应杯保持装置206分别设置在支撑轴203、204上,两个彼此相对的底板2062在弹簧2067的作用下处于与反应杯垂直状态,由于反应杯保持装置206的中间的空隙小于反应杯的上沿尺寸,从而其不能向下移动。当有外力作用在释放接触部2063上时,反应杯保持装置206沿着支撑轴203、204向外侧旋转,从而反应杯保持装置206的中间的空隙大于反应杯400的上沿尺寸,反应杯40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反应杯400的自动供给功能。优选地,底板2062与侧板2061利用卡销2064固定在一起,释放接触部2063可以设置成三角块的形式。此外,在反应杯保持装置206之间可以设置套筒205,从而彼此隔开。另外,还可在反应杯供给单元端部设置光电传感器209以及旋转块208,当反应杯通过旋转块208时,其被反应杯掀起,其上的金属片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凹槽,从而引起传感器电压的变化,以此来记录是否有反应杯通过。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输送单元300具有驱动部、中间滑块301、两侧滑块302、303、滑动轴304、305以及反应杯保持臂306、307,驱动部设置成驱动中间滑块301直线运动,两侧滑块302、303与中间滑块301固定连接,和反应杯保持臂306、307与两侧滑块302、303固定连接,以及两侧滑块302、303设置有突起部308、309,在中间滑块301直线运动过程中,突起部308和309设置成碰撞释放接触部2063,以向释放接触部2063施加外力,反应杯保持臂306、307设置成当反应杯下落到反应杯输送单元300处保持反应杯 400。反应杯输送单元300还可以包括支撑架314,以用于其他部件与之固定连接,例如,反应杯保持臂306、滑动轴304、305等。如图6所示,驱动部包括同步轮310、311、同步带312以及电机313,电机313驱动同步轮310、311旋转,同步轮310、311带动同步带312直线运动。其中,中间滑块301沿着同步带312做直线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反应杯保持臂可以为两个卡爪,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方孔,当反应杯落入其上时,其用来带动反应杯前后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当存储反应杯时,中间滑块301处于图6的最右端,反应杯供给单元200的反应杯保持装置206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向测试系统添加一个反应杯时,电机313带动同步轮310、311,同步轮310带动同步带312向前做直线运动。因中间滑块301与同步带连接在一起,从而也向前的直线运动。两侧滑块302、303也在中间滑块301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当其上的突起部308和309撞击到反应杯供给单元上的第一对反应杯保持装置206上的释放接触部2063,释放接触部2063带动反应杯保持装置206向外侧打开。这时第一个反应杯存储盒内的反应杯因重力的原因下落,而此时反应杯保持臂306、307正好运动到反应杯的正下方,反应杯保持臂306、307托住反应杯,并带动反应杯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第二个反应杯存储盒时,虽然也会将反应杯保持装置206打开,但因反应杯保持臂306、307有反应杯,所以新的反应杯无法再落下来。同理在经过第三个反应杯存储盒时,也不会再有反应杯落下。最终反应杯保持臂306、307将反应杯送到图6的最左端,进入测试系统。当第一个反应杯存储盒中没有反应杯时,系统会自动从第二个反应杯存储盒中取反应杯。以此类推,最后从第三个反应杯存储盒中取反应杯。此外,测试完成的旧反应杯最后也被存放在推出的新反应杯放置的位置,由反应杯输送单元推出来的新反应杯将旧反应杯挤掉,同时实现了新反应杯加载及旧反应杯丢弃的功能。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髓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实施例作出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具有反应杯存储单元、反应杯供给单元以及反应杯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上部,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反应杯存储盒,所述反应杯存储盒设置成上下为通孔,以及在所述反应杯存储盒的侧壁设置凹部,所述凹部设置成与反应杯上的凸部相配合,以使反应杯准确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存储盒侧壁设置有孔,以使从反应杯存储盒外部观察反应杯存储盒内部的存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包括机架、底架、多个反应杯保持装置以及多个支撑轴,所述机架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支撑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每个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设置成绕对应的支撑轴旋转,所述底架设置有开口以使反应杯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弹簧以及释放接触部,所述底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接触部设置在底板端部,设置成所述释放接触部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反应杯保持装置绕所述支撑轴旋转,使得反应杯落下,以及,所述弹簧连接两个彼此相对的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具有驱动部、中间滑块、两侧滑块、滑动轴以及反应杯保持臂,所述驱动部设置成驱动所述中间滑块直线运动,所述两侧滑块与所述中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杯保持臂与所述两侧滑块固定连接,以及所述两侧滑块设置有突起部,在所述中间滑块直线运动过程中,所述突起部设置成碰撞所述释放接触部,以向所述释放接触部施加外力,所述反应杯保持臂设置成当反应杯下落到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处保持所述反应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同步轮、同步带以及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同步轮旋转,所述同步轮带动所述同步带直线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其具有反应杯存储单元、反应杯供给单元以及反应杯输送单元,所述反应杯存储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上部,所述反应杯供给单元安装于所述反应杯输送单元上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自动进弃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自动执行反应杯的存储、加载、输送以及丢弃多个功能。
文档编号G01N35/02GK202421193SQ2011204526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万宇平, 何方洋, 冯娟, 冯才伟, 冯月君, 罗晓琴 申请人: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