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853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体感应开关往往通用性较差,可靠性较低。其往往只能对红外感应器输出的感应信号设定一阀值,若测得感应信号大于所述阀值,则控制被控交流回路导通一段时间,反之,则不动作。故而其功能较为单一,既不能对各种感应强度的感应信号进行分析,也不能根据出现感应信号的频率,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延长或缩短被控交流回路的导通时间,进而提高人体感应开关的控制品质,从而使产品人性化,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较为稳定可靠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设有菲涅尔透镜的面板和设有智能控制模块的安装座;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探头、用于控制负载电源电路的继电器、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红外采样放大电路、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拨档开关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输出一个供给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较高直流电压和一个供给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红外采样放大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3,所述电路R25串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中一个信号输出端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电阻R23和电阻R24则依次串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且电阻R23和电阻R24的接点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高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则与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一端相连,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则在串接一个电解电容器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境亮度采样电路包括光敏电阻CDS1、电阻R13、和可调电位器VRl ;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入端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控制脚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串接可调电位器VRl后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采样放电电路包括采样电路、一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拨档开关电路包括延时拨档开关和红外传感灵敏度调节拨档开关。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过零采样电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人体感应和自然光亮度的基础上开启和关闭照明系统,可以在自然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防止灯光开启,并在传感器检测到感应物的情况下保持开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紧凑合理,其继电器驱动电路能够长期可靠稳定工作,并能够在过零时切断被控负载电源,有效保证负载电源的电寿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见图I所示,包括设有菲涅尔透镜的面板和设有智能控制模块的安装座;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探头、用于控制负载电源电路的继电器、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红外采样放大电路、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拨档开关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输出一个供给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较高直流电压和一个供给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红外采样放大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本实施例中,较高直流电压是10V,较低直流电压是3. 3V。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3,所述电路R25串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中一个信号输出端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电阻R23和电阻R24则依次串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且电阻R23和电阻R24的接点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高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则与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一端相连,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则在串接一个电解电容器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优选接地。所述环境亮度采样电路包括光敏电阻⑶SI、电阻R13、和可调电位器VRl ;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入端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控制脚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串接可调电位器VRl后接地。所述红外采样放电电路包括采样电路、一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拨档开关电路包括延时拨档开关和红外传感灵敏度调节拨档开关。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过零采样电路。本实施例可实现在人体感应和自然光亮度的基础上开启和关闭照明系统,可以在自然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防止灯光开启,并在传感器检测到感应物的情况下保持开启。本实施例结构较为紧凑合理,其继电器驱动电路能够长期可靠稳定工作,并能够在过零时切断被控负载电源,有效保证负载电源的电寿命。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设有菲涅尔透镜的面板和设有智能控制模块的安装座;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探头、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红外采样放大电路、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和拨档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负载电源电路的继电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继电器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输出一个供给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较高直流电压和一个供给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红外采样放大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NPN型三极管Q2、NPN型三极管Q4和PNP型三极管Q3,所述电路R25串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中一个信号输出端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则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电阻R23和电阻R24则依次串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且电阻R23和电阻R24的接点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高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则与继电器中电磁线圈的一端相连,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则在串接一个电解电容器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亮度采样电路包括光敏电阻CDS1、电阻R13、和可调电位器VRl ;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入端与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的较低直流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光敏电阻CDSl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控制脚以及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l3的另一端串接可调电位器VRl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样放电电路包括采样电路、一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兀电路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档开关电路包括延时拨档开关和红外传感灵敏度调节拨档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过零采样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顶式无源被动红外人体感应器,包括设有菲涅尔透镜的面板和设有智能控制模块的安装座;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探头、用于控制负载电源电路的继电器、中央处理单元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路相连的红外采样放大电路、双电压输出稳压直流电源电路、环境亮度采样电路、拨档开关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人体感应和自然光亮度的基础上开启和关闭照明系统,可以在自然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防止灯光开启,并在传感器检测到感应物的情况下保持开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紧凑合理,其继电器驱动电路能够长期可靠稳定工作,并能够在过零时切断被控负载电源,有效保证负载电源的电寿命。
文档编号G01J5/10GK202602968SQ2012200061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陈福华 申请人:温州市麦特力克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