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900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复合型金属套管,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热电偶的复合金属套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电偶所使用的套管一般为单层结构,套管工作的环境温度为800 1300°C,因此套管的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对于套管的质量尤为重要,但单层结构的套管耐高温及抗腐蚀等性能都很差,严重影响了热电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ー种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都较强的热电偶用复
合金属套管。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都较强的热电偶复合金属套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套装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过盈配合。较佳的,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壁厚与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壁厚之比为1:1 1:4。较佳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之比为I. 13 I. 80。较佳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为12 25mm。较佳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为16 20mm。较佳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7 17mm。较佳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10 13mm。较佳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为18mm,壁厚为2. 5mm ;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Ilmm,壁厚为 Imnin较佳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将两种不同材质的外层金属管和内层金属管复合在一起,使其内外两层成为ー个不可拆卸的紧密实体,因此可利用两层不同材质管体的金属界面阻断晶界的连续扩展,充分发挥内管和外管由于处于不同介质环境在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密封性能方面的各自的优势,从而整体提高了套管的综合性能,进而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0017]如图I所示,一种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包括第一管体I,第一管体I内套装有第ニ管体2,第一管体I与第二管体2过盈配合。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为18mm,壁厚SI为2. 5mm ;第二管体2的内径d为13mm,壁厚S2为1mm。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管体2的第二壁厚S2与第一管体I的第一壁厚SI之比也可为1:1 1:4之间的其他值,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与第二管体2的内径d之比也可为I. 13^1. 80之间的其他值,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管体I的外径D也可为12 25mm之间的其他值,第ニ管体2的内径d也可为7 17mm之间的其他值,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管体(I);所述第一管体(I)内套装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I)与第二管体(2)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管体(2)的第二壁厚(S2)与所述第一管体(I)的第一壁厚(SI)之比为1:1 1:4。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与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径(d)之比为I. 13 I. 80。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为 12 2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为 16 20mm。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径(d)为7 17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径Cd)为 10 13mm。
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体(I)的外径(D)为18mm,壁厚(SI)为2. 5mm ;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径(d)为11mm,壁厚(S2)为imnin
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体(I)和第ニ管体(2)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电偶用复合金属套管,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内套装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整体上提高了套管的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进而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1K7/02GK202661193SQ2012201994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周洪琴, 刘仁聪, 曾杰 申请人:重庆市大正温度仪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