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918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压气密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
背景技术
快开门式结构的设备能够实现频繁的罐体的加压、保压、降压及釜盖的关闭开启过程,是实现试验件反复进入罐体的理想设备。若将此大型快开门结构用于外压气密试验罐,将拓宽压力容器行业的设计领域,但现有设计中存在着主要设计问题如下:(I)防静电设计,设备上不允许安装电器设备;(2)釜盖、釜体法兰强度要求问题;(3)罐内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的技术要求问题;(4)三支座的强度及安装问题;(5)釜盖与釜体法兰的密封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压气密试验罐无法采用快开门式结构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釜类卧式快开门结构,釜体的下部设置支座;釜体的一端设置活动釜盖,活动釜盖上设有采用液压马达为动力的釜盖开启系统;釜体的内部安装釜体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所述的活动釜盖与釜体通过釜盖法兰、釜体法兰直接咬合方式连接,釜盖法兰、釜体法兰采用密封圈承压密封的密封结构,密封圈材料采用丁晴橡胶。所述的釜盖开启系统为安全联锁装置,其结构包括锁紧机构和控制机构,锁紧机构设置在手摇减速器上,控制机构设置在釜盖上;所述的锁紧机构为,套筒的一端设置在接管内腔中,并与提升盘相连;套筒的另一端伸出接管,并与锁板相连;止动销设置在套筒内;所述的控制机构为,球阀及限位挡块设置在釜盖上,安全手柄、挡板及球阀同轴设置,安全手柄和球阀分别设置在轴的两端,挡板设置在临近安全手柄的一端。所述的套筒与提升盘之间设有密封垫;套筒与接管之间通过法兰固定。所述的釜体包括椭圆形封头、筒体、釜体法兰。所述的釜体内壁设置导静电接柱。所述的活动釜盖包括球形封头和釜盖法兰;活动釜盖开启方向为周向的旋转和沿侧面的回转。所述的运输轨道采用43号重轨。所述的运输轨道由安装在釜体内均布的支板支撑,支板与支座对应设置,支板两侧设置加强筋板,各支板开槽嵌入槽钢安装在重轨上;运输轨道平行地面安装,运输轨道两侧铺设花纹板形成工作平台,支板与釜体内锁链接触处安装塑料绝缘体。所述的支座采用三鞍座水平安装方式,支座上设置导静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釜类卧式快开门结构的应用,减少了设备的操作空间。由于设计条件不允许安装电器设备,用液压马达提供釜盖开启所需动力,提高了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保证釜盖在零压力状态下安全开启,只采用手动安全联锁装置。为避免试验件由于静电作用产生破坏,在罐内壁设置导静电接柱,罐体支座上设置导静电结构。罐内导轨支板与锁链接触处安装塑料绝缘体。采用三鞍座水平安装方式,避免了因罐体重量不均分布导致的单一支座受局部载荷过大的情况的发生。重轨由安装在罐内均布的支板支撑,运输轨道两侧铺设花纹板形成工作平台,由此保证了运输的安全平稳及罐内操作的方便。釜盖与釜体法兰的密封因采用了密封圈加压密封和丁晴橡胶密封材料,使得釜盖开启和装配更加灵活;配备了安全联锁装置,与同类型产品相比,除了能达到的基本功能外,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了其控制精度,保证了罐体的安全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釜盖与釜体法兰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为锁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紧机构,2、活动釜盖,3、支座,4、釜体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5、筒体,6、控制机构,7、安全阀,8、封头,9、密封圈,10、球阀VI,11、球阀V2 ;101、锁板,102、套筒,103、止动销,104、法兰I,105、法兰II,106、密封垫,107、提升盘,108、接管;601、安全手柄,602、挡板,603、限位挡块,604、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采用釜类卧式快开门结构,釜体包括椭圆形封头8、筒体5、釜体法兰,釜体的下部设置三支座3,三支座3采用三鞍座水平安装方式;釜体的一端设置活动釜盖2,活动釜盖2与釜体通过釜盖法兰、釜体法兰直接咬合方式连接,釜盖法兰、釜体法兰采用密封圈9承压密封的密封结构,密封圈9材料采用丁晴橡胶。活动釜盖2包括球形封头和釜盖法兰,活动釜盖2开启方向为周向的旋转和沿侧面的回转,活动釜盖2上设有采用液压马达为动力的釜盖开启系统,釜盖开启系统为安全联锁装置,其结构包括锁紧机构I和控制机构6,锁紧机构I设置在手摇减速器上,控制机构6设置在活动釜盖2上;所述的锁紧机构I为,套筒102的一端设置在接管108内腔中,并与提升盘107相连,套筒102与提升盘107之间设有密封垫106 ;套筒102的另一端伸出接管108,并与锁板101相连,套筒102与接管108之间通过法兰I 104和法兰II 105固定;止动销103设置在套筒102内;所述的控制机构6为,球阀604及限位挡块603设置在活动釜盖2上,安全手柄601、挡板602及球阀604同轴设置,安全手柄601和球阀604分别设置在轴的两端,挡板602设置在临近安全手柄601的一端。釜体的内部安装釜体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4,运输轨道采用43号重轨,运输轨道由安装在釜体内均布的支板支撑,支板与支座对应设置,支板两侧设置加强筋板,各支板开槽嵌入槽钢安装在重轨上;运输轨道平行地面安装,运输轨道两侧铺设花纹板形成工作平台,支板与釜体内锁链接触处安装塑料绝缘体。 所述的釜体内壁设置导静电接柱,支座上设置导静电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釜盖法兰、釜体法兰各开有40个齿,顺时针旋紧法兰盖时,上下两齿相啮合,通过给密封圈加压达到密封作用。法兰盖反向旋转时,上下齿脱离啮合,通过另一只液压马达带动,实现了釜盖的向侧面的回转。釜盖的开启只有在安全联锁装置完全脱离,釜内压力为零时才能进行,釜内的加压也只有在两法兰完全啮合后才能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I)如图3,泄压,关闭球阀V2,打开b 口球阀VI,旋转手动安全联锁装置手柄,使球阀Vl处于打开状态,观察压力表指针,使釜内压力为零;2)开启活动釜盖,按动周向旋转开关,待活动釜盖开启到合适位置可停止开关使其处于关闭状态;3)装入试验品,在向釜内装入试验品过程中注意要缓速慢行,待试验品遇到缓冲板后即停止用力,不得强力装卸,以免发生设备损坏,缓冲板设置在与活动釜盖相对端的鞍座一侧;4)待釜内导静电装置及其它管线连接完毕后,经全面检查后可关闭釜盖装置,关闭时与打开方向相反,釜盖法兰进入釜体后,启动釜盖反方向旋转开关,待釜盖与釜体法兰完全咬合,停止操作。关闭b 口球阀VI。5)向釜内及密封圈加压重启,待釜体内达到工作压力后停止充气,但球阀V2需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进行试验品耐压气密试验,实验完毕,按釜盖开启操作程序开启釜盖,取出试验品。
权利要求1.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采用釜类卧式快开门结构,釜体的下部设置支座;釜体的一端设置活动釜盖,活动釜盖上设有采用液压马达为动力的釜盖开启系统;釜体的内部安装釜体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釜盖与釜体通过釜盖法兰、釜体法兰直接咬合方式连接,釜盖法兰、釜体法兰采用密封圈承压密封的密封结构,密封圈材料采用丁晴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盖开启系统为安全联锁装置,其结构包括锁紧机构和控制机构,锁紧机构设置在手摇减速器上,控制机构设置在釜盖上;所述的锁紧机构为,套筒的一端设置在接管内腔中,并与提升盘相连;套筒的另一端伸出接管,并与锁板相连;止动销设置在套筒内;所述的控制机构为,球阀及限位挡块设置在釜盖上,安全手柄、挡板及球阀同轴设置,安全手柄和球阀分别设置在轴的两端,挡板设置在临近安全手柄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与提升盘之间设有密封垫;套筒与接管之间通过法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包括椭圆形封头、筒体、釜体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内壁设置导静电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釜盖包括球形封头和釜盖法兰;活动釜盖开启方向为周向的旋转和沿侧面的回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轨道采用43号重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轨道由安装在釜体内均布的支板支撑,支板与支座对应设置,支板两侧设置加强筋板,各支板开槽嵌入槽钢安装在重轨上;运输轨道平行地面安装,运输轨道两侧铺设花纹板形成工作平台,支板与釜体内锁链接触处安装塑料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采用三鞍座水平安装方式,支座上设置导静电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开门式外压气密试验罐。其结构采用釜类卧式快开门结构,釜体的下部设置支座;釜体的一端设置活动釜盖,活动釜盖上设有采用液压马达为动力的釜盖开启系统;釜体的内部安装釜体工作平台及运输轨道。快开门式结构能够实现频繁的釜体的加压、保压、降压及釜盖的关闭开启过程,是实现试验件反复进入釜体的理想设备。采用液压马达代替电气装置及安全联锁装置等,使得气密试验罐可以在频繁开启、不允许打火等苛刻操作环境下使用,而且减小了设备操作空间,提高了设备经济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得气密试验罐应用更为广泛。
文档编号G01M3/02GK202938966SQ2012206187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庄宇, 韩方龙 申请人: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