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537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架和扫描仪,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扫描仪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及时剔除问题罐,避免产生倒罐、混罐等质量事件,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行业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印铁制罐行业中通常是先在马口铁上印刷版图案后再裁剪制罐,在实际印刷生产中还会有不同类型、不同产品的拼版印刷。如果在裁剪小片后搬运过程中不小心混错放倒,就难免生产中会倒罐、混罐的现象。倒罐、混罐一旦产生轻则报废,重则引发市场重大投诉。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对倒罐、混罐进行识别检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架和扫描仪,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扫描仪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或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
[0005]优选地,所述扫描仪为条形码扫描仪。
[0006]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所述扫描仪连接的报警装置及剔除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及时剔除问题罐,避免产生倒罐、混罐等质量事件,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支架2和条形码扫描仪3,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所述扫描仪3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
[0015]罐体4立在所述的传送带I上,由于罐体4上的图案带有商品的条形码,且每一批罐子4上印刷的条形码位置固定,只需在使用前,将对所述扫描仪3进行调整,使其对准条形码经过的位置,即可对在所述传送带I上运输的罐体4进行扫描,通过扫描条形码来确认商品信息,由此确认罐体4是否正确。若条码信息与设定信息不一致的就可以认定为混罐(其他产品混入),若读不到条码信息的就可以认定为倒罐(上下方向相反),由于所述传送带I上设有与所述扫描仪3连接的报警装置,只要识别出来的信息与设置的条码信息不一致时就由控制器输出信号来报警提示,由此剔除问题罐身。
[0016]实施例2
[0017]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带1、支架2和条形码扫描仪3,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所述扫描仪3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I的上方。罐体4躺在所述的传送带I上,其他与实施例1所述一致。
[0018]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I)、支架(2)和扫描仪(3),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所述扫描仪(3)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I)的上方或位于所述传送带(I)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3)为条形码扫描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倒罐、混罐识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I)上设有与所述扫描仪(3)连接的报警装置及剔除装置。
【文档编号】G01D21/00GK203405225SQ20132048536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徐红喜 申请人: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