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1461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采用先造球后结焦个方法来完成试样制备工作,通过上、下模杆的相对运动来完成造球过程,通过调节中模板高度来改变煤粉料层厚度,保证煤粉密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的制备工艺,克服了原焦炭块需经破碎机、筛分机、整粒机、磨样机等繁琐的样品制备工艺和试样粒度不均匀的现象,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试样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炭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
【背景技术】
[0002]小型试验焦炉是依照相似原理的原则,在炼焦生产炭化室焦饼中,取一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单元体做为研究对象,模拟炼焦生产过程中的系列参数,进行结焦机理、焦炭物化性能、等相关指标的试验研究,从中探索试验规律,总结出最佳原料配比,以优质、低耗的原料配方指导现场生产。该试验焦炉应以科学、严谨、精密设计保证该炼焦实验模拟现场的真实性、准确性、平行样的重现性,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为配比优化,参数调整提供依据,为推动炼焦生产向高产、优质、低耗方向迅猛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要求严格,试样制备是以结焦成型的焦炭块为原料,由于焦炭硬度大、制备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而且制成的试样形体不规整,每批制备的试样比表面积有很大差异,导致实验结果偏差较大,模拟效果差,很难为指导炼焦生产提供真实、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采用先造球后结焦个方法来完成试样制备工作,通过上、下模杆的相对运动来完成造球过程,通过调节中模板高度来改变煤粉料层厚度,保证煤粉密度。具有试样粒度均匀、节省时间和劳动强度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包括下气缸、下模杆、下模板、中模板、中模板套、上模杆、滑杆、上模板、上模板套、上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杆、滑杆与下气缸固定在下模板上,中模板和中模板套在下气缸推动下沿滑杆上下移动,上模板在上气缸推动下带动上模板套、上模杆沿滑杆上下移动。
[000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的制备工艺,克服了原焦炭块需经破碎机、筛分机、整粒机、磨样机等繁琐的样品制备工艺和试样粒度不均匀的现象,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试样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杆向下移动时压球的结构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杆向上抬起时的结构图。
[0011]1-下气缸2-下缸杆3-下模杆4-下模板5-中模板6-中模板套7_煤粉料8-上模杆9-滑杆10-上模板11-上模板套12-固板13-连杆14-上缸杆15-上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由下气缸1、下缸杆2、下模杆3、下模板4、中模板5、中模板套6、煤粉料7、上模杆8、滑杆9、上模板10、上模板套
11、固板12、连杆13、上缸杆14和上气缸15组成,下模杆3、滑杆9与下气缸2固定在下模板上4,中模板5和中模板套6在下气缸I推动下沿滑杆9上下移动,上模板10在上气缸14推动下带动上模板套11、上模杆8沿滑杆9上下移动。
[0014]如图2所示,将中模板5与下模杆3组合的空腔内填满混合好的煤粉料7并刮平,启动上气缸15,带动上模板10、上模杆8、上模板套11向下运动至下止点位置后即返回到上止点位置完成压球过程。
[0015]如图3所示,启动下气缸I带动中模板5、中模板套6、下移到下止点,使压好的煤粉球外露,脱模后将得到直径为Φ25_αιπιπι、体积为8.1Scm3的煤粉球体。用电子称称量该球重量,计算该球密度,密度不符可通过旋转下气缸I以调节中模板5的高度来调节装料量来保证需要的球体密度(仅调解一次),重复以上过程将得到多个煤粉球体,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约需要30个球,5?8分钟内即可完成煤粉球制备工作。
[0016]将制备好的煤粉球放在实验焦炉内完成结焦过程,结焦结束后煤粉球经高温干馏变成形体规整、直径一致的焦炭球,该球即可作为高质量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实验用试样。
【权利要求】
1.一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试样用制样机,包括下气缸、下模杆、下模板、中模板、中模板套、上模杆、滑杆、上模板、上模板套、上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杆、滑杆与下气缸固定在下模板上,中模板和中模板套在下气缸推动下沿滑杆上下移动,上模板在上气缸推动下带动上模板套、上模杆沿滑杆上下移动。
【文档编号】G01N1/28GK203519390SQ20132062448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王辉, 杨迪光 申请人:辽宁同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