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

文档序号:625027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
【专利摘要】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现有的安全阀试验系统均采用一台蓄热器与试验安全阀直接螺栓相连的型式。由锅炉向蓄热器内通入蒸汽,使蓄热器内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后,试验安全阀开启。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组成包括:试验安全阀管座( 5 ),所述的试验安全阀管座与法兰( 4 )连接,所述的法兰与壳体( 6 )连接,所述的壳体分别与支座( 11 )、人孔座( 7 )连接,所述的人孔座连接有人孔( 8 ),所述的壳体内部安装有汽水分离器( 1 )、配汽装置( 2 )、多孔管分散器( 3 ),所述的多孔管分散器上加工有一组分散孔。本发明应用于锅炉蓄热器。
【专利说明】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应用于常规火电安全阀试验领域。
[0002]【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阀试验系统均采用一台蓄热器与试验安全阀直接螺栓相连的型式。由锅炉向蓄热器内通入蒸汽,使蓄热器内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后,试验安全阀开启。利用上述试验系统,试验安全阀的排量一般不超过300t/h,并且没有安全阀排放时间的要求,试验安全阀达到全行程就可以满足试验要求。
[0003]核电机组用主蒸汽超大排量安全阀要求排量为1000t/h,试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阀达到全行程,并稳定排放6s,安全阀的开启时间为0.056s,试验安全阀的排放压力为8.5MPa (g),试验过程中计算需要排放的蒸汽量为1668kg。采用现有的安全阀试验系统需要设置一个非常巨大的蓄热器,此蓄热器的结构尺寸在现有的条件下不容易实现,同时如设计、制造此蓄热器的投资成本会十分巨大。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
[0005]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组成包括:高压蓄热器,所述的高压蓄热器经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连接双用途蓄热器,所述的调节阀试验安全阀安装在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上,所述的试验安全阀管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对应位置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下部对应位置装有配汽装置、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和配汽装置之间装有多孔管分散器,所述的多孔分散器上加工有一组分散孔,所述的壳体装有支座和人孔。
[0006]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壳体具有与排气口、小口径蒸汽进口、大口径蒸汽进口。
[0007]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试验安全阀通过螺柱连接在设备上部的法兰上。
[0008]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壳体上部具有安装超大排量试验安全阀,转换接头连接快拆法兰。
[0009]一种利用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的蓄热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锅炉向高压蓄热器内通入蒸汽,高压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当达到试验所需的压力后,迅速开启高压蓄热器和双用途蓄热器之间的调节阀,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迅速上升,到达核电用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后,超大排量安全阀达到持续全开启,顺着安全阀排放的持续,双用途蓄热器和高压蓄热器内压力会降低,通过调节阀开度,保证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高于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实现安全阀全开启,当作为常规安全阀试验的蓄热器使用时,锅炉来的加热蒸汽经配汽装置进入设备内部水下,加热储水,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便可以进行常规安全阀的试验。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既能作为缓冲罐与高压蓄热器和调节阀等附件用于核电机组用主蒸汽安全阀性能试验,又能单独作为蓄热器用于常规火电安全阀性能试验,在常规火电安全阀性能试验中作为蓄热器使用,在大排量安全阀性能试验中,作为缓冲罐使用,减小了试验系统体积,节约了制造成本。
[0011]本发明设置有多孔管,在进行超大排量安全阀试验时,用于分散高压蓄热器来汽,防止大量蒸汽直接冲击到罐体上,同时此多孔管也起到了汽水分离的作用,保证了从安全阀排出蒸汽的干度,在双用途蓄热器内侧上部蒸汽出口处设置了汽水分离器,提高了外供汽的干度,减小了汽水对试验安全阀的冲击。
[0012]本发明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选取与高压蓄热器一致,保证了调节阀卡死时双用途蓄热器的安全性。
[0013]本发明既能用于超大排量安全阀性能试验,又能用于常规安全阀性能试验,减小了设备体积,节约了制造成本。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组成包括:高压蓄热器,所述的高压蓄热器经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连接双用途蓄热器,所述的调节阀试验安全阀安装在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上,所述的试验安全阀管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上部装有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对应位置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下部对应位置装有配汽装置、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和配汽装置之间的空间位置装有多孔管分散器,所述的多孔分散器上加工有一组分散孔,所述的壳体装有支座和人孔。
[0017]距离连接为,试验安全阀管座5与法兰4连接,所述的法兰与壳体6连接,所述的壳体分别与支座11、人孔座7连接,所述的人孔座连接有人孔8,所述的壳体内部安装有汽水分离器1、配汽装置2、多孔管分散器3,所述的多孔分散器上加工有一组分散孔。
[0018]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壳体分别与排气口 12、小口径蒸汽进口 9、大口径蒸汽进口 10连接。
[0019]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试验安全阀通过螺柱连接在设备上部的法兰上,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实现不同规格安全阀性能试验。
[0020]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壳体上部安装有试验安全阀管座及法兰,用于安装超大排量试验安全阀,常规安全阀试验时可通过转换接头连接其他规格的安全阀。
[0021]实施例5: 一种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当作为常规安全阀试验的蓄热器使用时,锅炉来的加热蒸汽经配汽装置进入设备内部水下,力口热储水,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便可以进行常规安全阀的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将与高压蓄热器连接的管路关断,防止蒸汽流入高压蓄热器。
[0022]实施例6:
一种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所述的壳体上部安装有1500#,8”规格的试验安全阀管座及法兰,用于安装超大排量试验安全阀。
[0023]实施例7:
一种利用实施例1一6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及蓄热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锅炉向高压蓄热器内通入蒸汽,高压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当达到试验所需的压力后,迅速开启高压蓄热器和双用途蓄热器之间的调节阀,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迅速上升,到达核电用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后,超大排量安全阀达到持续全开启,顺着安全阀排放的持续,双用途蓄热器和高压蓄热器内压力会降低,通过调节阀开度,保证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高于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实现安全阀全开启。当作为常规安全阀试验的蓄热器使用时,锅炉来的加热蒸汽经配汽装置进入设备内部水下,加热储水,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便可以进行常规安全阀的试验。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组成包括:高压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压蓄热器经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连接双用途蓄热器,所述的调节阀试验安全阀安装在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上,所述的试验安全阀管与壳体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调节阀试验安全阀管对应位置安装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下部对应位置装有配汽装置,所述的汽水分离器和配汽装置之间装有多孔管分散器,所述的多孔分散器上加工有一组分散孔,所述的壳体装有支座和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具有与排气口、小口径蒸汽进口、大口径蒸汽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试验安全阀通过螺柱连接在设备上部的法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上部具有安装超大排量试验安全阀,转换接头连接快拆法兰。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一4所述的具备超大排量安全阀和常规安全阀双用蓄热器的蓄热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锅炉向高压蓄热器内通入蒸汽,高压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当达到试验所需的压力后,迅速开启高压蓄热器和双用途蓄热器之间的调节阀,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迅速上升,到达核电用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后,超大排量安全阀达到持续全开启,顺着安全阀排放的持续,双用途蓄热器和高压蓄热器内压力会降低,通过调节阀开度,保证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高于超大排量安全阀开启压力,实现安全阀全开启,当作为常规安全阀试验的蓄热器使用时,锅炉来的加热蒸汽经配汽装置进入设备内部水下,加热储水,双用途蓄热器内压力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安全阀开启压力,便可以进行常规安全阀的试验。
【文档编号】G01M13/00GK104359669SQ20141069636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刘庆江, 唐卉, 张明宝, 张福君, 孙同英, 国金莲, 杨军, 邓剑虹 申请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