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510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载板和下载板,所述上载板的下表面开有用于放置柔性线路板的凹槽I,所述凹槽I的深度小于柔性线路板的厚度,所述下载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待测功能片的凹槽II,所述凹槽II的深度小于待测功能片的厚度,所述凹槽I与凹槽II相互对应。本发明测试装置能够使柔性线路板与待检测的功能片精确对位,并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极大的保证了后续对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的功能进行可靠而准确地测试,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施。
【专利说明】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的测试装置,具体是涉及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柔性线路板和功能片是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的主要材料,在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sensor)的产品检验过程中,对其功能的要求,尤其是对其电性能的要求是衡量其是否合格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进行客制化对位,目前主流是通过探针或使用硅胶进行FPC假压接触,利用检测驱动板对传感器功能片加载探测信号并接受反馈信息,以达到对功能片测试的目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常见因加工精度要求高而造成本身短路、断路的情况比较多,如不加测试就直接上线,会导致TP不良,物料及人工浪费比较大。
[0003]当使用探针对功能片进行测试时,探针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加工比较难,导致测试装置的成本比较昂贵,探针实现的是柔性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和功能片上的金手指一一对应。当设计功能片上的金手指特别多(达到100多个)、特别细的时候,由于探针利用的是外形定位,探针的本身也受最小直径的限制(太细的针易断和变形),对位精度较差。由于外形定位和PIN脚细小的原因,导致测试的准确性很低,另外由于多次使用,其探针容易损坏,造成测试成本地提高。
[0004]当使用硅胶假压FPC对功能片进行测试时,由于多次的使用,硅胶变形弹性不足,导致FPC与传感器功能片容易接触不良,同时在假压的过程中,容易偏位,无法保证测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因此一种测试准度高、精确高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的开发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的测试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施。
[0006]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0007]—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载板和下载板,所述上载板的下表面开有用于放置柔性线路板的凹槽I,所述凹槽I的深度小于柔性线路板的厚度,所述下载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待测功能片的凹槽II,所述凹槽II的深度小于待测功能片的厚度,所述凹槽I与凹槽II相互对应。
[0008]其中,所述抽真空装置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抽真空装置与盖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能起到进一步防止抽真空装置与外界的空气对流。
[0009]其中,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为气缸,驱动结构用于为抽真空装置提供动力。
[0010]其中,所述上载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下载板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槽,真空吸合后,每个限位柱紧紧嵌入与其对应的限位槽中。
[0011]其中,所述凹槽I的形状呈T型,所述凹槽II的形状为长方形。
[0012]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使柔性线路板与待检测的功能片精确对位,并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极大的保证了后续对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的功能进行可靠而准确地测试,另外,本发明测试装置还设有限位柱和限位槽,通过限位柱和限位槽的限位作用(限位柱和限位槽是否对接紧密)可以准确观察到柔性线路板与传感器功能片是否准确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随时调整柔性线路板与功能片的对位准确度以及避免其对位不准确时进行的测试,最后,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实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中真空吸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真空吸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3中,测试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载板I和下载板2,上载板I的下表面开有用于放置柔性线路板的凹槽111,凹槽Ill用于放置和固定柔性线路板,在开槽的过程中,不能过深,凹槽Ill的深度略小于柔性线路板的厚度,从而保证柔性线路板能够凸出上载板I下表面的水平面;下载板2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待测功能片的凹槽1121,凹槽1121用于放置和固定待测功能片,在开槽的过程中,同样不能过深,凹槽1121的深度略小于待测功能片的厚度,从而保证待测功能片能够凸出下载板上表面的水平面,凹槽Ill与凹槽Π21相互对应;
[0017]上载板I和下载板2为柔性接触,上载板I和下载板2闭合后,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的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3中,抽真空装置3通过动力驱动装置6气缸提供的动力使本发明测试装置置于真空环境中,由于压强差(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间隙内的压强大于上载板I和下载板2外部真空环境的压强),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的空气会跑出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形成真空状态,从而使柔性线路板与传感器功能片准确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0018]其中,上载板I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限位柱12,下载板2上表面设有多个与限位柱12匹配的限位槽22,在真空吸合时,每个限位柱12能够卡进与其对应的限位槽22中,限位柱12和限位槽22的限位作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准确观察到柔性线路板与传感器功能片是否准确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随时调整柔性线路板与功能片的对位准确度以及避免了其对位不准确时进行的测试。
[0019]上载板I和下载板2采用透明且有弹性的塑料制成,上载板I与下载板2为柔性接触。
[0020]抽真空装置3顶部设有盖板4,抽真空装置3与盖板4的连接处(闭合处)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能起到进一步防止抽真空装置3与外界的空气对流,抽真空装置3与动力驱动结构6连接,动力驱动结构6为气缸,动力驱动结构6用于为抽真空装置3提供动力。
[0021]其中,凹槽Ill的形状呈T型,凹槽1121的形状为长方形。
[0022]本发明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的测试装置适用于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功能片的测试,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3]在测试前,将测试装置置于抽真空装置3中,将上载板I和下载板2按顺序贴合在一起,上载板I的凹槽111内固定放置有测试用的柔性线路板,凹槽Ill的形状呈T型(柔性线路板横着的部分与待检测功能片贴合),下载板2的凹槽1121内固定放置有待测试功能片,上载板I的限位柱12插入下载板2的限位槽22中,柔性线路板与待检测功能片相互对应放置(柔性线路板与待检测功能片为柔性接触),此时上载板I和下载板2相互闭合在一起,但是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仍有空气,结合不紧密;开始测试时,启动动力驱动装置6,动力驱动装置6给抽真空装置3提供动力,抽真空装置3使本发明测试装置置于真空环境中,由于压强差(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间隙内的压强大于上载板I和下载板2外部真空环境的压强),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的空气会跑出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的间隙,进而上载板I和下载板2紧密贴合在一起,上载板I上的限位柱12紧紧嵌入下载板2的限位槽22中,柔性线路板(横着的部分)与待检测功能片紧密贴合在一起;打开抽真空装置3的盖板4,将本发明测试装置置于空气中,此时测试装置外部的压强大于上载板I和下载板2之间的压强,因此更进一步使上载板I和下载板2紧密贴合在一起。
[0024]柔性线路板与待检测功能片紧密贴合在一起后,利用柔性线路板对与其精确对位的待检测功能片进行后续检测(即利用与柔性线路板连接的检测驱动板对功能片传感器加载探测信号并接受反馈信息,以达到对功能片功能测试的目的)。
[0025]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位于抽真空装置中,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相互对应设置的上载板和下载板,所述上载板的下表面开有用于放置柔性线路板的凹槽I,所述凹槽I的深度小于柔性线路板的厚度,所述下载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待测功能片的凹槽II,所述凹槽II的深度小于待测功能片的厚度,所述凹槽I与凹槽II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抽真空装置与盖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为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下载板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I的形状呈T型,所述凹槽II的形状为长方形。
【文档编号】G01R31/00GK104407251SQ20141071533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潘兴修, 陶春霞, 刘晶晶 申请人:南京点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