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621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包括:实地获取三维地震资料,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的数据获取装置;计算机;识别隐蔽圈闭边界、以图样形式输出的隐蔽圈闭边界识别与输出装置;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与计算机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隐蔽圈闭边界识别与输出装置与计算机的输出端口相连。可以对超剥线进行快速、客观、精细的刻画,有效规避了不同人员解释的主观性。
【专利说明】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剥点外推技术的复杂盆 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层超覆点是盆地沉积区与盆外侵蚀或无沉积区之间的分界点,受构造抬升、海 平面下降或二者共同作用影响,盆缘地层超覆点常常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在沉积倾向剖 面上地层原始沉积厚度的分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常见于拗陷型盆地,从盆地边缘至 盆地中心依次增大;第二种情况常见于于被动大陆边缘或大型三角洲沉积区,在无剥蚀情 况下,地层厚度大致在顶积层与前积层之间的分界点即前积坡折附近取得最大值,由该处 向陆、海(湖)两侧均呈递减趋势,即地层厚度自盆地边缘朝盆地中心先增大,后减小。传统 识别方法为:假定地层沉积后,未经受显著构造活动的改造,地层的剥蚀作用仅由基准面或 相对海平面的下降作用(决定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地表的沉降作用)引起,则地层的剥蚀作 用一般始于盆地边缘,并逐渐向盆地中心推进,未经受剥蚀作用的地区的地层厚度称为有 效厚度。为确定原始地层超覆点的位置,依据有效厚度变化趋势,将地层剥蚀量大小分为 两种情况,第一种为小剥蚀量情况,即有效厚度从盆地边缘朝盆地中心方向逐渐增大,或先 增大后减小;第二种为大剥蚀量情形有效厚度向盆地方向递减。在小剥蚀量情形下,有效 地层厚度从其最大值点开始,朝陆地或盆地边缘方向依次减小,选取倾向地层剖面靠陆地 侧的端点为坐标原点,X轴沿剖面延伸方向布置,其正方向指向盆地中心,y轴代表地层厚 度,建立坐标系,选用指数函数作为有效厚度拟合的基本函数,并假定有效厚度从其最大值 (记为)开始朝陆地方向减薄至某一临界厚度(记为)后,即在接近地层超覆点 附近,地层厚度近似服从线性分布,建立分段函数模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地获取三维地震资料,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的数据获取装置; 计算机; 识别隐蔽圈闭边界、以图样形式输出的隐蔽圈闭边界识别与输出装置; 所述数据获取装置与计算机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隐蔽圈闭边界识别与输出装置与计 算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文档编号】G01V1/30GK204241700SQ20142036920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肖雄飞, 周健, 宋梅远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