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50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设备主要服务于对行李物品有安全要求的场合。安全检查设备的CT成像系统是关键,CT成像系统需要高速旋转来扫描行李物品。支撑CT成像系统的固定结构成为关键件,X光机、准直器、探测器等核心电气元件都需要安装在固定结构上。因此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耐用可靠的固定结构成为影响设备成像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安检设备的CT成像系统的固定结构为实体结构,CT成像系统的安装座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到固定结构上。实体结构的固定结构重量较大,高速旋转时可靠性不高。与CT成像系统的安装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固定结构焊接工艺复杂,焊缝质量不易保证,特别是在高速旋转的工况下,焊接件的可靠性差。另外。目前CT成像系统的固定结构尺寸精度较低,X光机、准直器、探测器等核心电气元件安装在固定结构上之后,也很难保证其安装精度,这会直接影响CT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该固定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重量更轻,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同时,该固定装置的尺寸精度高,从而使安装固定在该固定装置上的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安装精度也比较高,进而提高了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安检设备中的射线源和探测器,包括底板和盒体,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相互对合设置,对合为一体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用于使待检物通过,对合为一体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的第一端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射线源,对合为一体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的第二端用于安装固定所述探测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且位于所述检测通道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形状呈扇形;所述盒体的形状呈扇形;所述盒体与所述底板对应扣合连接形成扇形盒;所述盒体包括与所述扇形盒的顶点相对的弧形壁、与所述底板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对两侧边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检测通道为开设在所述扇形盒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射线源用于设置在所述扇形盒的顶点位置,所述底板面对所述盒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与所述盒体的弧形壁相对应,且所述弧形凸台与所述弧形壁之间相互间隔形成缝隙,所述探测器的相对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所述弧形壁和所述弧形凸台上,所述射线源发出的射线处于所述扇形盒内,且所述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透过所述检测通道发射至所述探测器。优选地,所述探测器的分别用于固定在所述弧形壁和所述弧形凸台上的相对两端之间的长度等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所述盒体还包括与所述扇形盒的顶点相对的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弧形壁分别位于所述检测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侧壁用于固定所述射线源;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形成第一对接边,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形成第二对接边,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形成第三对接边,所述弧形壁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形成第四对接边;所述第一对接边、所述第二对接边、所述第三对接边和所述第四对接边中的至少一条对接边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定位件定位连接。优选地,所述射线源包括第一底座和X光机,所述X光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用于发出检测射线;所述第一底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对接边或所述第二对接边上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定位块通过第一调节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能调节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卡板之间的间距,以调节所述X光机与所述第一对接边或所述第二对接边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所述射线源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X光机,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X光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发出检测射线;所述第二底座能相对所述第一底座移动;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形成第五对接边;所述第二底座的对应所述第五对接边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调节孔通过第二调节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能调节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X光机与所述第五对接边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还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底座相对所述第一卡板的移动方向;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贯穿在所述条形孔中,且在所述第一底座相对所述第一卡板位置移动时,所述条形孔能相对所述第二定位件位置移动。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且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盒体的弧形壁的延伸方向排布。优选地,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边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对应侧边相贴合,且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底板分别相接触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盒体和所述底板分别连接。优选地,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盒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呈网格状分布,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底板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背向所述底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网格状分布,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盒体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弧形壁的边缘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盒体的弧形壁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底板的背向所述盒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扇形的所述底板的顶点位置处和弧形边缘侧。优选地,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的背向所述底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分别位于扇形的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点位置处和弧形边缘侧。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面向所述盒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面向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布满所述底板的整个内侧面和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整个内侧面,用于防止所述射线源发出的射线透出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外。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弧形边缘侧沿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盒体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弧形边缘侧沿所述第一侧壁所在平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用于安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盖合在所述扇形盒的弧形面外侧,以将所述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壁、所述探测器和所述电路板盖合在所述扇形盒内;所述盖板的面向所述扇形盒内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用于防止所述射线源发出的射线透出所述盖板外。优选地,所述射线源还包括准直器,所述准直器用于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上,且对应位于所述X光机的下方,用于限定所述X光机发出射线的照射范围;所述第四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准直器限定的射线的照射范围相同。优选地,所述准直器通过第三定位件定位在所述第四侧壁上,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四侧壁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盒体均为铝铸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检设备,包括上述固定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将底板和盒体对合为一体,实现了对安检设备中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安装固定,该固定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重量更轻,从而提高了安检设备检测的可靠性;同时,该固定装置的尺寸精度高,从而使安装固定在该固定装置上的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安装精度也比较高,进而提高了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本发明所提供的安检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固定装置,不仅使该安检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重量更轻,提高了该安检设备检测的可靠性;而且使安检设备的安装精度比较高,提高了该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从盒体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从底板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盒体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盒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固定装置对射线源进行固定的结构俯视图;图6为图1中固定装置对射线源进行固定的结构仰视图;图7为图1中射线源中的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底板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底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弧形凸台;12.加强筋;13.第二凹槽;14.第一延伸部;100.缝隙;2.盒体;21.弧形壁;22.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4.第三侧壁;29.第四侧壁;290.透光孔;25.第二加强筋;26.第一凹槽;27.第三凹槽;28.第二延伸部;200.第一卡板;201.第一对接边;202.第二对接边;203.第三对接边;204.第四对接边;205.第五对接边;206.第一调节件;207.第二卡板;208.第二调节件;3.检测通道;4.射线源;41.第一底座;410.条形孔;411.定位块;42.X光机;43.第二底座;44.准直器;440.第一定位孔;441.第一连接孔;5.探测器;6.支撑件;7.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固定安检设备中的射线源和探测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和盒体2,底板1和盒体2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相互对合设置,对合为一体的底板1和盒体2上设置有检测通道3,检测通道3用于使待检物通过,对合为一体的底板1和盒体2的第一端用于安装固定射线源4,对合为一体的底板1和盒体2的第二端用于安装固定探测器5,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且位于检测通道3的相对两侧。通过将底板1和盒体2对合为一体,实现对安检设备中射线源4和探测器5的安装固定,使该固定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同时,由于对合的底板1和盒体2内部形成空间,所以使固定装置的重量大大减轻。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形状呈扇形;盒体2的形状呈扇形;盒体2与底板1对应扣合连接形成扇形盒。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2包括与扇形盒的顶点相对的弧形壁21、与底板1相对的第一侧壁22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22的相对两侧边的第二侧壁23和第三侧壁24;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通道3为开设在扇形盒上的通孔,通孔贯通底板1和盒体2的第一侧壁22。射线源4用于设置在扇形盒的顶点位置,底板1面对盒体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台11,弧形凸台11与盒体2的弧形壁21相对应,且弧形凸台11与弧形壁21之间相互间隔形成缝隙100,探测器5的相对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弧形壁21和弧形凸台11上,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处于扇形盒内,且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能透过检测通道3发射至探测器5。缝隙100的设置,能够确保位于扇形盒顶点位置处的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在透过检测通道3以及从检测通道3中通过的待检物之后,能发射到探测器5上,从而使探测器5能接收到透过待检物的射线,进而实现对待检物的安全检测。由于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通常呈扇形分布,所以将射线源4和探测器5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扇形盒上能够对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更加有效地利用,同时还能提高待检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扇形盒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大大方便了对射线源4和探测器5的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探测器5的分别用于固定在弧形壁21和弧形凸台11上的相对两端之间的长度等于底板1和盒体2的第一侧壁22之间的间距。如此设置,减少了扇形盒内壁上用于防止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透出扇形盒外的屏蔽片(如屏蔽铅)的设置面积,从而降低了该固定装置的整体重量,使该固定装置在旋转检测过程中更加轻便灵活。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2还包括与扇形盒的顶点相对的第四侧壁29,第四侧壁29和弧形壁21分别位于检测通道3的相对两侧,第四侧壁29与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和第三侧壁24分别连接;第四侧壁29用于固定射线源4。第四侧壁29与第二侧壁23连接形成第一对接边201,第四侧壁29与第三侧壁24连接形成第二对接边202,弧形壁21与第二侧壁23连接形成第三对接边203,弧形壁21与第三侧壁24连接形成第四对接边204;第一对接边201、第二对接边202、第三对接边203和第四对接边204中的至少一条对接边与底板1通过第一定位件定位连接。优选地,第一对接边201、第二对接边202、第三对接边203和第四对接边204均分别通过第一定位件与底板1定位连接。如此设置,能使底板1与盒体2的对位更加精确,从而使底板1与盒体2的对应扣合更加精准,底板1和盒体2对应扣合后形成的扇形盒尺寸精度更高,从而保证了采用该固定装置的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采用定位销,第一对接边201、第二对接边202、第三对接边203、第四对接边204上以及底板1上与各个对接边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销插入到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对对应扣合后的底板1和盒体2进行对位。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射线源4包括第一底座41和X光机42,X光机42固定在第一底座41上,用于发出检测射线;第一底座41活动设置于第四侧壁29上,第一底座41上设置有定位块411。第一对接边201上设置有第一卡板200,第一卡板200与定位块41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卡板200与定位块411通过第一调节件206活动连接,第一调节件206能调节第一底座41与第一卡板200之间的间距,以调节X光机42与第一对接边201之间的间距。其中,第一调节件206采用螺栓,第一卡板200与第一调节件206通过螺纹连接,定位块411与第一调节件206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栓与定位块411上的螺纹的咬合齿数,从而推动第一底座41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卡板200的方向移动,即推动第一底座41向远离或靠近第一对接边201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X光机4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使X光机42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提高了X光机42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板2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对接边202上,同样能够实现X光机4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本实施例中,射线源4还包括第二底座43,第一底座41设置在第四侧壁29上,X光机42固定在第二底座43上,用于发出检测射线;第二底座43能相对第一底座41移动。第四侧壁29与第一侧壁22连接形成第五对接边205;第二底座43的对应第五对接边205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卡板207,第一底座41上开设有调节孔,第二卡板207与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卡板207与调节孔通过第二调节件208活动连接,第二调节件208能调节第二底座43与第一底座4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节X光机42与第五对接边205之间的间距。其中,第二调节件208采用螺栓,第二卡板207与第二调节件208通过螺纹连接,调节孔与第二调节件208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栓与调节孔上的螺纹的咬合齿数,从而推动第二底座43向远离或靠近第二卡板207的方向移动,即推动第二底座43向远离或靠近第五对接边205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X光机4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使X光机42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提高了X光机42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41上还开设有条形孔410,条形孔410的长度方向沿第一底座41相对第一卡板200的移动方向;第四侧壁29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用于贯穿在条形孔410中,且在第一底座41相对第一卡板200位置移动时,条形孔410能相对第二定位件位置移动。其中,第二定位件采用定位销,条形孔410的设置,能使第一底座41在远离或靠近第一对接边201的移动过程中,不会偏离其左右调节方向,从而使X光机42在位置左右调节过程中不会偏离位置调节方向,确保了X光机4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准确,提高了其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底座43相对第一底座41进行位置调节时,即在X光机42位置前后调节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底座41上与第二底座43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导轨,第二底座43在相对第一底座41的位置调节过程中只能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而导轨的延伸方向恰好沿第二底座43远离或靠近第二卡板207的方向,因此,第二底座43不会偏离位置前后调节方向,从而使X光机42在位置前后调节过程中不会偏离位置调节方向,确保了X光机4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准确,提高了其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射线源4还包括准直器44,准直器44用于设置在第四侧壁29上,且对应位于X光机42的下方,用于限定X光机42发出射线的照射范围;第四侧壁29上开设有透光孔290,透光孔290的形状和大小与准直器44限定的射线的照射范围相同。通过准直器44控制X光机42发出的射线透过第四侧壁29上的透光孔290,并在扇形盒范围内照射,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X光机42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进而提高了待检物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准直器44通过第三定位件定位在第四侧壁29上,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四侧壁29连接固定。其中,准直器44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40,第四侧壁29上在对应第一定位孔440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空位孔,第三定位件采用定位销,定位销贯穿在第一定位孔440和第二定位孔中,以将准直器44定位到第四侧壁29上。另外,准直器44上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41,第四侧壁29上在对应第一连接孔441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件采用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贯穿在第一连接孔441和第二连接孔中,以将准直器44连接固定到第四侧壁29上。第三定位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能使准直器44在第四侧壁29上的定位更加精确,与第四侧壁29的连接也更加牢固,从而提高了X光机42在安检过程中的成像质量,进而提高了待检物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件6,多个支撑件6支撑于盒体2的第一侧壁22与底板1之间,且多个支撑件6沿盒体2的弧形壁21的延伸方向排布。支撑件6的设置能够提高扇形盒的强度和刚性。由于在待检物的检测过程中,扇形盒会以检测通道的中心为轴高速旋转,从而实现对通过检测通道3的待检物进行全方位射线扫描,所以支撑件6的设置能使扇形盒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不容易变形,从而确保了待检物检测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支撑件6也可以连接为一体,即多个支撑件6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撑架,同样能对底板1和盒体2的第一侧壁22起到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盒体2的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和第四侧壁29的一侧边分别与底板1的对应侧边相贴合,且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支撑件6的与盒体2的第一侧壁22和底板1分别相接触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盒体2和底板1分别连接。其中,盒体2的第二侧壁23和第三侧壁24的一侧边和底板1的对应侧边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件采用螺钉或螺栓,通过将螺钉或螺栓贯穿在通孔中,从而实现盒体2和底板1之间的连接固定。支撑件6采用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顶到第一侧壁22和底板1上,且支撑杆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通孔,第一侧壁22和底板1的与支撑杆相接触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通过将螺钉或螺栓贯穿到通孔中,从而实现支撑杆与第一侧壁22和底板1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连接件的设置,能够增强底板1与盒体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对合后的底板1和盒体2不容易在扇形盒的高速旋转过程中分离,从而确保了该固定装置对射线源4和探测器5的可靠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底板1的背向盒体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2。第一加强筋12能够加强底板1的强度和刚性,使底板1在扇形盒高速旋转过程中不容易变形或损坏,从而提高了待检物检测的准确性。其中,第一加强筋12呈网格状分布,且第一加强筋12与底板1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如此设置,使第一加强筋12能增强底板1的整体强度和刚性,从而使底板1不容易变形或损坏。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和第三侧壁24的背向底板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5。第二加强筋25能加强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和第三侧壁24的强度和刚性,使盒体2的各个侧壁在扇形盒高速旋转过程中都不容易变形或损坏,从而确保待检物检测的准确性。其中,第二加强筋25呈网格状分布,且第二加强筋25与盒体2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如此设置,使第二加强筋25能增强盒体2各个侧壁的整体强度和刚性,从而使盒体2不容易变形或损坏。本实施例中,盒体2的弧形壁21的边缘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6,第一凹槽26与盒体2的弧形壁21采用相同材料且为一体结构。第一凹槽26的设置,能够增大弧形壁21的表面积,从而使探测器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快地排放出去,进而确保探测器5的正常运作。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背向盒体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3,多个第二凹槽13分别位于扇形的底板1的顶点位置处和弧形边缘侧。多个第二凹槽13的设置,能够大大减轻底板1的重量,使底板1在高速旋转时更加轻便,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底板1在高速旋转时重量太大所导致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从而使待检物的检测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的背向底板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27,多个第三凹槽27分别位于扇形的第一侧壁22的顶点位置处和弧形边缘侧。多个第三凹槽27的设置,能够大大减轻盒体2的重量,使盒体2在高速旋转时更加轻便,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盒体2在高速旋转时重量太大所导致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从而使待检物的检测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面向盒体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和第四侧壁29的面向底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屏蔽片布满底板1的整个内侧面和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和第四侧壁29的整个内侧面,用于防止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透出底板1和盒体2外。其中,屏蔽片采用铅板,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无法透过铅板,从而能够对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开设在扇形盒中的检测通道3的侧壁上未设置屏蔽片,因为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需要透过检测通道3的侧壁照射到待检物上,从而实现对待检物的扫描检测。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弧形边缘侧沿底板1所在平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4,盒体2的第一侧壁22的弧形边缘侧沿第一侧壁22所在平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28,第一延伸部14和第二延伸部28位置相对应;第一延伸部14和第二延伸部28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用于安置电路板,电路板与探测器5电连接。探测器5能够将接收到的射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电路板,电路板将电信号传送给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根据探测器5该电信号对待检物进行成像,以实现对待检物的扫描成像检测。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盖板7,盖板7用于盖合在扇形盒的弧形面外侧,以将弧形凸台11、弧形壁21、探测器5和电路板盖合在扇形盒内;盖板7的面向扇形盒内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屏蔽片,用于防止射线源发出的射线透出盖板7外。盖板7的设置,能使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不会从扇形盒弧形面上的缝隙100中泄漏出来,从而防止射线源4发出的射线对外部环境中人的损伤。本实施例中,底板1和盒体2均为铝铸件。铝材质能使底板1和盒体2对合形成的扇形盒重量较轻,这使检测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扇形盒可靠性较高,同时,由于底板1和盒体2均为铸造件,铸造件结构牢固,不容易变形,从而使扇形盒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结构稳固,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固定装置,通过将底板和盒体对合为一体,实现了对安检设备中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安装固定,该固定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重量更轻,从而提高了安检设备检测的可靠性;同时,该固定装置的尺寸精度高,从而使安装固定在该固定装置上的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安装精度也比较高,进而提高了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通过采用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不仅使该安检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重量更轻,提高了该安检设备检测的可靠性;而且使安检设备的安装精度比较高,提高了该安检设备的检测质量。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