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6524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运动测量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可穿戴式智能穿戴设备已逐渐成为下一个发展热点,其中,谷歌眼镜、苹果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智能穿戴设备已相继问世。以智能手环为例,该智能手环需用户在运动过程中佩戴以获取使用者的运动距离,但是,智能手环是根据人手臂的摆动来记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手环存在误差等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

该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

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以及

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之前包括:

获取用户的信息,其中用户的信息包括:身高信息和体重信息;

根据用户的身高信息和第一固定系数,确定用户的步长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包括:

根据步长信息和运动步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运动状态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运动状态包括:散步、步行、快步、疾步、慢跑、或跑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包括:

在运动状态为散步的情况下,散步所对应的第一运动参数为3;

在运动状态为步行的情况下,步行所对应的第二运动参数为4;

在运动状态为快步的情况下,快步所对应的第三运动参数为5;

在运动状态为疾步的情况下,疾步所对应的第四运动参数为6;

在运动状态为慢跑的情况下,慢跑所对应的第五运动参数为7;以及

在运动状态为跑步的情况下,跑步所对应的第六运动参数为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进一步包括:

根据运动距离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运动时间、第二固定系数、第三固定系数、运动参数和体重信息,确定用户运动所消耗的能量。

本发明通过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随后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以及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运动距离的精确度,同时,还能够准确地获取用户的运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卓手机在手中时,测得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的曲线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卓手机置于口袋时,测得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的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其中,运动步数是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确定的,上述装置可确定用户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用户手臂摆动而运动距离未发生改变的情况;

步骤S103,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以及

步骤S105,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随后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以及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运动距离的精确度,同时,还能够准确地获取用户的运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之前包括:获取用户的信息,其中用户的信息包括:身高信息和体重信息;根据用户的身高信息和第一固定系数,确定用户的步长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在安卓手机或者检测装置中输入自身的身高和体重,其中,第一固定系数为0.45,该第一固定系数是通过机器学习法得到的,具体的,用户步长信息由如下公式获得:

步长(cm)=身高(cm)×0.45,其中,步长和身高的单位为厘米,当然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步长或身高的单位进行更换,例如:将身高的单位设置为米(m),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包括:根据步长信息和运动步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用户的运动步数后,同时,根据上述方法获取了用户的步长,具体的,用户的运动距离可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距离(cm)=步长(cm)×步数,其中,步长和运动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当然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步长和运动距离的单位进行更换,例如:将步长的单位设置为米(m),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运动状态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安卓手机中安装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从而通过安卓手机测得相关数据时,无需额外的安装,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当然可以理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相关的检测装置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2所示,该安卓手机被握在手中,其中,图2中的x轴代表时间(ms,毫秒),y轴代表相应方向的加速度(m/s^2,米每平方秒),通过安卓手机中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得的3条曲线表示了3个轴(X轴、Y轴和Z轴)的数据变化,根据3种数据变换可以获得用户的运动状态,此外,根据上述的数据变换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确定用户的摆动周期,从而确定用户走路的步数,进一步,如图3所示,该安卓手机被装在口袋中,其中,图3中的x轴代表时间(ms,,毫秒),y轴代表相应方向的加速度(m/s^2,米每平方秒),通过安卓手机中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得的3条曲线表示了3个轴(X轴、Y轴和Z轴)的数据变化,可以根据如上述数据变化获得用户的用户状态,本发明中的对于安卓手机或检测装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可根据用户的舒适度,将安卓手机或检测装置进选择性的位置的佩戴,这样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穿戴智能设备佩戴位置单一的问题,进而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性,当然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获取用户运动状态的方式进行变化,例如:用户在安卓手机或检测装置中直接输入用户的运动状态,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运动状态包括:散步、步行、快步、疾步、慢跑、或跑步,本发明详细地对用户的运动状态进行上述分类,从而使得测量的范围更加广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包括:在运动状态为散步的情况下,散步所对应的第一运动参数为3;在运动状态为步行的情况下,步行所对应的第二运动参数为4;在运动状态为快步的情况下,快步所对应的第三运动参数为5;在运动状态为疾步的情况下,疾步所对应的第四运动参数为6;在运动状态为慢跑的情况下,慢跑所对应的第五运动参数为7;以及在运动状态为跑步的情况下,跑步所对应的第六运动参数为8,本发明通过机器学习法,获取了用户不同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从而增强了运动测量的精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进一步包括:根据运动距离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方法获取用户的运动距离和不同运动状态所对应的运动参数,具体地,运动时间可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时间(min)=距离(cm)/运动参数,其中,时间的单位为分钟,距离的单位为厘米,而运动参数可根据用户的运动状态确定,例如:当用户的运动状态为散步时,运动时间(min)=距离(cm)/3,即运动时间为运动距离和3的比值,当然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时间或运动距离的单位进行更换,例如:将时间的单位设置为秒(s),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根据运动时间、第二固定系数、第三固定系数、运动参数和体重信息,确定用户运动所消耗的能量。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用户的运动时间,以及用户的运动状态所对应的运动参数,此外,用户可在安卓手机或检测装置中输入用户的体重,而第二固定系数和第三运动系数是通过机器学习法获得的,其中,第二固定系数为3.5,第三固定系数为200,具体地,用户所消耗的能力可用如下公式得到:

消耗能量(千卡)=3.5×运动参数×运动时间(min)×体重(kg)/200,其中,运动时间的单位为分钟,体重的单位为千克,当然可以理解,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消耗能量、运动时间或体重的单位进行更换,例如:将运动时间的单位设置为秒(s),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装置。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

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43,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运动时长和距离的检测装置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检测装置为安卓手机,由于安卓手机中安装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从而无需用户的额外安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用户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步数,其中,运动步数为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获取,随后根据运动状态,确定运动状态对应的运动参数,以及根据运动步数和运动参数,确定用户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运动距离的精确度,同时,还能够准确地获取用户的运动时间,此外,由于采用了安卓手机和/或检测装置,上述装置易被用户携带,无需额外的佩戴,从而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