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5329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针对导航技术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室外导航,而对于室内,如商场、办公楼内部的导航研究依然较薄弱。现有的室外导航系统一般通过GPS原理来实现导航。然而,当用户进入到室内时,用户的终端无法收到GPS卫星信号,因此通过GPS定位来实现导航的方法不能发挥作用。然而现有的室内导航技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用户想要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时,由于通信时的信号强度不稳定以及多径、穿墙所产生的测量误差的影响,导致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导航不准确、导航功能在使用中不方便,使得用户不能准确获知自己所需的物品的位置或者用户需要到达的位置。因此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导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导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起始位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标记单元,用于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通过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并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后;再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最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通过精确的定位,从而使得获取的导航路径为最佳路径,以使用户能够按照该路径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导航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导航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图。该室内导航系统100包括射频标签110、射频天线120、集线器130、读写器140、终端170、服务器150、路由器160和无线信号发射器1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标签110与所述射频天线120耦合,所述射频天线120与所述读写器140连接,所述读写器140与所述服务器1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标签110用于放置在室内的固定物品上,以便测定时所测物品的信息不会发生错乱的现象。其中,每个射频标签110都具有一个固定的标识信息。例如,将所述射频标签110贴在超市的货架上,则所述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种类一致,不同货架上所贴的射频标签110均不同,即在A货架上所贴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为A,也可以为A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的种类信息。在即在B货架上所贴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为B,同样也可以为B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的种类信息。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射频标签110来判断不同的物品的具体位置。当贴有射频标签110的物品或者是固定所述射频标签110的载体发生位置变化时,射频标签110会跟随固定该射频标签110的载体一起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标签110可以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其中,RFID标签是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天线120用于采集所述射频标签110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射频标签110的强度值。其中,通过射频天线采集不同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射频标签110的强度值,其中,射频标签110的强度值通过射频天线120所采集到射频标签110的信号的强度进行判断。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标签110的信号的强度可以采用RI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来表示射频标签110的强度。即通过预先将射频标签110设置在不同的载体上,以使各个射频标签110离射频天线120的距离不一样,从而导致射频天线120接收到的射频标签110的信号的强度不一样,从而获得射频标签110的位置,进而获得射频标签110对应的载体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线器130用于提供射频天线120与所述读写器140之间的连接媒介,以使所述射频天线120采集到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与强度值能够通过该集线器130发送到所述读写器140。其中,所述集线器130可以通过提供2.4G的无线通道将射频天线120采集到的每个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强度值传输到读写器140。即所述读写器140通过集线器130提供的2.4G的无线通道获取射频天线120采集到的每个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强度值。例如,通过集线器130的2.4G无线通道将射频天线120采集到的每个RFID标签的ID和RSSI值传输到读写器140。

需要说明的是,2.4G是一种无线技术,是由于其频段处于2.400GHz与2.4835GHz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读写器140用于将所述射频天线120采集到的每个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强度值通过集线器130发送到服务器150,以使服务器150将每个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以及强度值存储。例如,读写器140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通信模式和电脑连接,然后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以使终端170能够利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网络通信与数据库连接,从而将数据包下载到终端17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50用于存储读写器140发送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与强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50可以是数据库。例如,将读写器140发送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与强度值存储在数据库里面,以使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取存储在数据库里面的射频标签110的标识信息与强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商品的位置信息变更并非频繁,即射频标签110的位置信息也不会随着变动,所以设定数据库或者是服务器150每天更新一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160用于提供无线信号,以供终端170与服务器150连接。

所述终端170用于定位以及通过定位实现导航,通过导航寻找到用户需要寻找的物品或者是位置。其中,所述终端170与所述服务器150通过所述路由器160连接,即所述终端170通过所述路由器160发出的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150。所述终端170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80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70包括无线传感器、控制器、显示装置、无线连接器和数据存储器。所述无线传感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80无线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无线传感器、所述数据存储器和所述无线连接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耦合,所述无线连接器与所述服务器150通过所述路由器160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器与所述路由器160无线连接。即所述无线连接器通过所述路由器160发出的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服务器150。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传感器可以为WiFi(WirelessFidelity)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发射器180用于提供无线信号,以使终端170能够根据采集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值判断该终端170在室内的具体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发射器180可以是AP(AccessPoint)发射器。

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

其中,所述基准信号是指通过第一次获取到的强度值最大的无线信号,并且将该无线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用户手持终端进入预先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室内时,用户的终端进入无线信号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的接收范围时,终端能够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建立通信连接,终端能够接收已经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当用户手持的终端进入到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就建立了与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通信连接,由此,终端能够接收到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而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中包括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设备ID,因此,终端能够将接收到的每个无线信号与发出该无线信号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设备ID对应。

终端内设有信号分析软件,该信号分析软件能够分析所接收到的每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并显示给用户查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终端内安装有应用程序,终端用于通过该应用程序与无线信号发射器连接,并对所接收的每个无线信号进行强度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和该无线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设备ID。例如,在第一层界面上显示不同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值,点击某一个强度值,弹出第二层界面,在该第二层界面上,显示该强度值的无线信号对应的设备ID。当然,也可以是,在一个界面上同时显示设备ID和信号强度,还可以是,按照信号强度由高到底的方式将设备ID排序显示。

终端与无线信号发射器建立通信连接,表明用户位于该无线信号发射器附近,而所接收到的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无线信号的强度能够说明用户与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信号强度越高与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距离越近,由此,就能够确定用户的大概位置。

将无线信号强度相对较高的无线信号所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其中,基准点能够表示终端与该基准点的大致距离,其中,所述大致距离是指通过该基准点可以确定终端离基准点的一个范围坐标。

步骤S202: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

其中,服务器内存储有每个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标识信息,位置坐标是预先采集的。标识信息是指无线信号发射器所对应的设备ID。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基准点以及参考区域的面积,从而求出参考区域的各边界点上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坐标,根据所求出的坐标求出位于参考区域内的所有无线信号发射器。例如,基准点的坐标为(0,0),边界点的坐标为(2,0),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坐标为(1,0),,根据各个坐标值,得出该无线信号发射器位于该参考区域内。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法,还可以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该参考区域根据预设规则以基准点为圆心,以预设长度为半径,设定圆形区域,则该圆形区域为所述参考区域,通过获取到的无线信号发射器到该基准点的距离与该参考区域的半径的大小进行比对,当无线信号发射器到该基准点的距离小于半径时,则该无线信号发射器位于该参考区域内,否则就不再该参考区域。其中,还可以是以基准点为中心,以预设长度为轴,设定一个大致区域,所述区域可以是矩形,或者是其他形状。

然后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所有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信息,通过标识信息以获得所有无线信号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坐标信息。

步骤S203: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

其中,位置对应表是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的,位置对应表内存储了每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以及所在室内的位置坐标。通过每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信息可以通过位置对应表找到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

步骤S204: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

其中,通过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信号强度获得该信号发射器到用户的距离,从而根据获得的距离与每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坐标获得用户的坐标,即起始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法,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强度获得该无线信号发射器到用户的距离,再利用三角定位法获得用户的位置坐标,即起始位置信息。其中,用户的位置坐标是指终端当前的位置,即为起始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三角定位法是指:利用2台或者2台以上的探测器在不同位置探测目标方位,然后运用三角几何原理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终端到参考区域内的各个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距离,然后运用三角定位法获取终端的坐标。例如,在参考区域内有三个点,分别为A(2,2)、B(0,1)、C(-2,-2),基准点为D(0,0),终端的坐标为(x,y)。通过基准点的信号的强度可以获得终端到基准点的大致距离,从而获得终端的坐标的x值与y值,然后再通过三角定位算法技术出终端的具体坐标,从而实现精确定位的效果。

步骤S205: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其中,通过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的室内所有商品的位置坐标信息,将其中一件商品选定为待选定商品,该商品的位置即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例,当用户进入商场时,通过商场的局域网自动获取存储有商品的坐标信息的数据包,当用户需要从所有商品中选出一件商品进行购买时,可以通过终端输入该商品的标识信息,从而获取该商品的位置坐标,则该位置坐标即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步骤S206: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其中,导航路径是指通过将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的坐标连接起来形成的路径。其中,根据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的坐标可能会出现多条路径,然后将多条路径按照行程长短排序,以使用户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并且在形成路径时,会通过检测该路径之间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检测出有障碍物时,该路径则会由起始位置绕过障碍物后再抵达目的地位置。其中,检测障碍物是通过检测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的坐标之间是否还存在其他物体,通过判断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的坐标之间其他物体的坐标是否在该路径上,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例如,A为起始点,B为目的地位置,在A与B之间形成的路径上存在一个大型的货架,那么当从A到底B处时,则需要绕过所述的货架,从而到达B处。所以此时的导航路径虽然也是从A处到B处,但是在导航路径之间会绕过AB之间的货架从而到达B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航路径由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的坐标之间的路径形成。其中,所述导航路径是一个实时路径,例如,当用户选定一件商品为目的地位置时,通过提取该商品处的射频标签的信息,获得该商品的位置信息,将该商品的位置信息映射在电子地图上,然后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即用户的起始位置信息,采用同样的方式将起始位置信息映射在电子地图上,从而通过电子地图上的起始位置与目的地位置,确定导航路径。并且当用户手持终端从起始位置到目的地位置的过程中,起始位置会随着用户的运动而发生改变,即在用户从第一次的起始位置到目的地位置之间是通过多个中间位置形成,即通过多个中间位置点,然后将多个中间位置点用线连接从而形成了起始位置到目的地位置的导航路径。

请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导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

步骤S3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

步骤S3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3: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

步骤S3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4: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

步骤S30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5: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步骤S305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5,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6: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步骤S306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2对应的步骤S20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7:获取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指令,所述更新指令包括更新后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

其中,只有当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发生改变时,服务器会自动将更改后的坐标信息发送到终端,以使用户能够获取最新的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最新的坐标快速地找到目标位置处的商品。例如,可以设定为每天更新一次信息。

步骤S308: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所述导航路径。

其中,当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发生改变后,终端通过采集到的新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后,会重新生成导航路径,以使用户能够根据该导航路径快速地找到目的地位置处的商品。

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系统400,所述系统以终端为执行主体,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410、查找单元420、匹配单元430、起始位置获取单元440、标记单元450和第一生成单元460。

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

查找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

匹配单元430,用于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

起始位置获取单元440,用于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

标记单元450,用于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460,用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请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室内导航系统,所述系统以终端为执行主体,所述系统包括:获取单元510、查找单元520、匹配单元530、起始位置获取单元540、标记单元550、第一生成单元560、更新单元570和第二生成单元580。

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

查找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

匹配单元530,用于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其中,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

起始位置获取单元540,用于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

标记单元550,用于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560,用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

更新单元570,用于获取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指令,所述更新指令包括更新后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

第二生成单元580,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所述导航路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导航方法及室内导航系统,通过获取多个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无线信号,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多个无线信号的强度值获得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作为基准点;并根据所述基准点设定参考区域,查找所述参考区域内的预设数量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后;再根据预先获得的位置对应表获取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标识对应的位置坐标,所述位置对应表包括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对应的位置坐标;根据所查找的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所述无线信号对应的强度获取起始位置信息;获取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将所获取的待选定商品的位置坐标作为目的地位置信息;最后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信息和所述目的地位置信息生成导航路径。通过精确的定位,从而使得获取的导航路径为最佳路径,以使用户能够按照该路径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