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元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928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单元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尤其涉一种基于单元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单元制供电即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配电网单元作为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最小逻辑单元,通过单元制规划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供电分区,以配电网现状评估分析为基础,按照供电区域差异化的规划标准,确定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接线模式,科学的将各供电分区划分为若干供电逻辑单元,以供电逻辑单元作为中压配电网规划、项目管理、用户接入、运行控制的基本单位,满足配电网建设、用户接入的高可靠运行需求。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基本上应用于“手拉手”单一网架,难以满足单元制配电网单元化、多环网、多重构的特点,无法精确定位故障,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针对“单元制”供电构架的故障定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计算量少,分析速度快,故障定位准确的基于单元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体定位方法如下:

(1)当供电开关发生故障后,供电开关相连的开关电流也为零,定位故障发生在供电开关上。

(2)当用户开关发生故障断开后,用户开关上的开关电流为零;但该用户开关所在的逻辑单元其它开关上的电流正常,定位故障发生在该用户开关上。

(3)当联络开关LK1和联络开关LK2之间连线发生故障后,联络开关LK1短路,电流值上升,发生过流;与LK1相连的联络开关LK2没有过流;通过联络开关LK1与LK2的通讯,定位故障发生在联络开关LK1和联络开关LK2之间。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能够针对“单元制”供电构架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检测到逻辑单元存在电流过流或电流异常情况后,通过与该逻辑单元相连的逻辑单元通讯分析,自动识别和定位故障点,能有效地对单元制配电网故障点进行定位,便于调度员在故障处理时,只需关注本单元内的线路和负荷,无需过多关注供电单元外的其他信息,极大提升事故处理效率,其具有计算量少,分析速度快,故障定位准确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常运行方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定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断线故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短路故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SK,是指供电开关,这种开关连接到变电站,由变电站输出供电。

UK,是指用户开关,这种开关连接到用户侧负载或压变。

LK,是指联络开关,这种开关连接到其它开闭所或开闭所之间互连开关。

BK,是指母线开关,这种开关在某一开闭所内部母线分段开关。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故障前开闭所2中的母线段2由开闭所1中的母线段1供电,线路中没有过流现象。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遍历用电负荷表和供电负荷表,判断用电负荷与供电负荷是否相等。

其中,在用电负荷与供电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结束;在用电负荷与供电负荷不相同的情况下,执行步骤(2)。

步骤(2):遍历开关表,检查开关功率和过流情况。

步骤(3):在LK1过流的情况下,获取对端LK2的过流情况。

其中,在LK2过流的情况下,执行步骤(4);在不过流的情况下,执行步骤(5)。

步骤(4):在LK2过流的情况下,UK也过流,判断故障点在UK。

步骤(5):在LK2不过流且功率为零的情况下,判断故障点在LK1和LK2之间。

步骤(6):将故障定位信息上报主站。

遍历到结尾即可结束。

若发生联络开关LK1和联络开关LK2之间断线的故障,如图3所示,此时LK1接地短路,LK1开关电流值上升,出现过流;LK2断路,LK2开关电流值为0。

根据本发明方法,通过网络通讯,比较两端(LK1和LK2)的电流值,判断故障发生在LK1和LK2之间。

若通过网络通讯,检测到LK1和LK2同时过流,分析故障不在LK1和LK2支路上。继续排查,发现UK过流,定位故障在UK。

本实施例中,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配电网单元作为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最小逻辑单元,通过单元制规划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供电分区,以配电网现状评估分析为基础,按照供电区域差异化的规划标准,确定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接线模式,将各供电分区划分为若干供电逻辑单元,以供电逻辑单元作为中压配电网规划、项目管理、用户接入、运行控制的基本单位,满足配电网建设、用户接入的高可靠运行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