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的旋转机械伪次同步故障全息诊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6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模型的旋转机械伪次同步故障全息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由轴向振动诱发的转子伪次同步振动模型,该模型包括A转子与B转子,A转子是驱动单元,B转子是被驱动单元,两转子均采用滑动轴承支撑,A转子由1#、2#轴承支撑,B转子由3#、4#轴承支撑,两根转子通过刚性联轴器C联接,联轴器C处于2#、3#轴承的中间,3#轴承处的测振带设置在B转子的一个轴肩上,该测振带表面上存在一个“V型槽”的环状、微小缺陷,该“V型槽”的左侧斜面a与B转子轴心线的夹角为β,在3#轴承的测振带处安装两个相互垂直的电涡流传感器X、Y用于测量3#轴承处的振动,电涡流传感器X、Y正对“V型槽”的左侧斜面a,在A转子的2#轴承处安装一个键相传感器K,在A转子1#轴承的轴向方向设置一个刚度为Kz的弹簧D,在B转子自由端的轴向施加轴向激励时,A、B两转子均允许沿轴向方向进行小幅串动,3#轴承处测振带上的“V型槽”左侧斜面a足够宽使电涡流传感器X、Y始终正对该斜面,忽略3#轴承处测振带沿圆周方向的机械、电气不圆度;

2)在A转子的驱动下,B转子以转频ω1进行转动,B转子在不平衡激振力作用发生径向同步振动,电涡流传感器X、Y产生的同步振动分量为Arx=A1sin(ω1t+α1)/2、Ary=A2sin(ω1t+α1+π/2)/2,其中A1、A2表示同步振动的幅值,t为时间参数,α1表示同步振动的相位;

3)在B转子自由端的轴向施加激励力Fz,使B转子沿轴向发生轴向振动Az,激励力Fz中的轴向激振频率ωi小于转频ω1,其中i取2,3,..N,轴向振动诱发电涡流传感器X、Y产生的径向伪次同步振动分量为Azx、Azy

4)利用振动监测设备接键相传感器及3#轴承处的电涡流传感器X、Y,实时采集键相信号与3#轴承处的振动信号,电涡流传感器X得到振动信号是同步振动分量、伪次同步振动分量的叠加,其表达式为Ax=Arx+Azx,电涡流传感器Y得到振动信号为Ay=Ary+Azy

5)对振动监测设备采集的B转子3#轴承处的振动信号进行全息谱分析,构建全息谱特征,得到该轴承截面的二维全息谱,其中次同步振动频率处的进动轨迹形状表现为“直线状”,这是区别转子伪次同步振动故障与其它次同步振动故障的主要特征,根据该特征与由轴向振动诱发的转子伪次同步振动模型,实现对旋转机械伪次同步振动故障的精确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的旋转机械伪次同步故障全息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β为0°到9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的旋转机械伪次同步故障全息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Fz为单频率激振力或多个单频率激振力的线性组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