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167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具体是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网已进入大电网、特高压、远距离的时代,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环节——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在电网管理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发现故障位置、了解故障情况并及时解决故障既能提高电网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节约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能为用户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但目前输电线路安全报警一直沿用传统方式,大量依靠人工巡检、人工定位的报警模式,缺乏对输电线路安全自动化的报警方式、可视化的监控管理及精准的处理指挥手段,随着国家的发展,输电线路遍布全国甚至地球的各个角落,出现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水平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单片机、光电耦合电路、扩展接口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电耦合电路、无线发射电路、无线接收模块、声光报警电路、人机交互模块和V/F变换器,所述光电耦合电路另一端依次连接扩展接口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选频放大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另一端连接V/F变换器另一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发射信号到无线接收报警电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发送模块连接故障检测模块;所述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2,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源VCC,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Vi和电位器RP1一端,电位器RP1滑片连接电容C6,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和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电容C3,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阻R5,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电容C4、电位器RP2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7,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电阻R8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型号为 PCA82C25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V/F变换器型号为AD654,所述单片机型号为P87C59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展接口电路采用芯片MAX306。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发射电路为GSM无线发射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P87C591单片机与若干集成电路芯片组成最小系统,其全部电路集中在一块印刷线路板上,结构紧凑,体积小,工艺简单。(2)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巡回监测抗干扰能力。(3)与传统的数字式电路相比,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性能好,合理实现了巡回检测直流系统各条支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定位接地支路编号和极性,并采用无线报警方式提示运行人员及时发现接地故障;(4)在控制中心设置有声光报警电路和人机交互模块,可以提醒控制人员故障线路的发生情况,并且在人机交互模块显示输电线路故障信息、线路周边信息,方便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故障线路并作出及时、精准的故障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2为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的主程序框图;

图3为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的报警程序框图;

图4为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中滤波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信息通讯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单片机、光电耦合电路、扩展接口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光电耦合电路、无线发射电路、无线接收模块、声光报警电路、人机交互模块和V/F变换器,所述光电耦合电路另一端依次连接扩展接口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选频放大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另一端连接V/F变换器另一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发射信号到无线接收报警电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发送模块连接故障检测模块;所述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2,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源VCC,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Vi和电位器RP1一端,电位器RP1滑片连接电容C6,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和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电容C3,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阻R5,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电容C4、电位器RP2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7,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电阻R8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无线接收模块型号为 PCA82C250。V/F变换器型号为AD654,单片机型号为P87C591。扩展接口电路采用芯片MAX306。无线发射电路为GSM无线发射电路。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比较,芯片MAX306组成的扩展接口电路给整个检测系统带来转换速度快、无触点、寿命长、控制线路简单等优点。传统的检测方法有抖动脉冲现象,信号跳跃很大,必须在软件上躲过脉冲幅值,这样不但需要增加滤波电路而且延长巡检时间,检测方法有通断次数的寿命问题,一旦某继电器出现故障,该条支路失去检测,整个系统即不能正常工作。发电厂、变电所工作现场有系统内部干扰、外部电场、电磁波干扰等,传感器把各种干扰信号一同送入放大器电路放大,因此滤波成了监测系统正常可靠工作的关键问题,使用普通的运算放大器构成高阶有源滤波电路较为复杂,本发明在硬件电路设计时使用的是芯片MAX306,它可以产生0.1Hz到25kHz的输出频率,使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它的肩特性虽然较为平缓,但通频带的相位特性非常平坦,最适用于失真非常小地传送波形的场合。

图4为滤波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位器RP1、三极管VT1和电位器RP2,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源VCC,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Vi和电位器RP1一端,电位器RP1滑片连接电容C6,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电阻R3和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和电容C3,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阻R5,电容C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基极、电容C4、电位器RP2一端和电位器RP2滑片,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7,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2另一端、电阻R8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电位器RP1另一端,输入端Vi信号通过电位器RP1调节大小后,再通过C6送到三极管VT1基极,音频信号经VT1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经过电容C3,送到三极管VT2基极,放大后从VT2集电极又送到VT3基极,放大后从VT3发射极输出,再经过电容C5输出放大的音频信号;电源VCC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VT2和VT3获得供电会导通进入放大状态,电位器RP2为反馈电阻,不仅可以为VT2基极提供电流,还可以稳定VT2和VT3的静态工作点,C4为旁路电容,可以提高VT2的放大增益。

本发明合理实现了巡回检测直流系统各条支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定位接地支路编号和极性,采用无线报警方式提示运行人员及时发现接地故障,并结合人机交互模块的三维数字沙盘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无线报警所定位的故障线路的故障信息及线路周边信息,及时、精准的处理线路故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