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6570发布日期:2018-07-08 07: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该技术属于线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核电站的主要设备和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压力边界,其压力边界面积占一回路边界的70%以上。由于传热管均为1mm左右的薄壁管,而且运行工况十分恶劣,所以传热管一直是一回路压力边界最为薄弱的环节。国际核电运行资料统计表明,约为50%以上的在用蒸汽发生器均发生传热管不同程度的破损。国内外各核电国家均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定期实施役前检查和在役检查。

vver-1000m机组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的卧式双集流管结构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采用水平布置,称为卧式蒸汽发生器。10000多根传热管通过内径φ834mm,壁厚171mm两个立式集流管将传热管分成冷热两大部分,并利用液压和机械胀接在集流管上。

鉴于卧式蒸汽发生器结构的特殊性,所用探头定位及推拔装置与立式蒸汽发生器完全不同。涡流检查装置需要先穿过φ500mm的人孔,再进入内径φ834mm、高5m的集流管内,进行涡流检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避免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线缆缠绕的问题,提高线缆的安全性,采用了线缆结构,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装置,包括上端的旋转平台,双立柱导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升降平台搭载双推拔装置沿着双立柱导轨上下运动,而旋转平台带动双立柱导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转动;双推拔装置4驱动涡流探头的运动;

所述旋转平台中,上层法兰通过支柱与下层法兰固定;大齿轮固定在上层法兰上;电气盒a则固定在下层法兰上;线缆旋转机构布置在下层法兰、上层法兰之间;支撑座固定在旋转环上,电气盒b和双立柱导轨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电机安装座也固定在旋转环上,在电机安装座的上方固定有电机,下方安装有小齿轮;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环带动双立柱导轨旋转。

所述线缆旋转机构包括外圈,内圈,支撑板,挡板和旋转拖链;外圈与下层法兰固定,内圈上方的支架与旋转环固定;支撑板固定在外圈上,挡板则固定在支撑板上,挡板的底面与内圈的底部存在一定的间隙,不接触;旋转拖链两端的接头a、接头b分别与内圈和外圈固定;在内圈中开孔,使得旋转拖链中的线缆能够从内圈中穿出;双立柱导轨内部是中空结构,与内圈中的孔对应的面开孔,使得线缆能从内圈中直接穿过双立柱导轨,最后连接电气盒b。

所述内圈上方的支架与旋转环用螺钉固定。

升降拖链的上接头固定在支撑座上,下接头固定在升降平台上,线缆包络在升降拖链内部。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在涡流检测装置中增加,将线缆分成几段,便于设备的拆装及电缆的维修和更换。

2)采用电缆旋转结构的方案,解决了设备在旋转过程中电缆缠绕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电缆旋转结构布置在上下两层法兰之间,避免异物进入电缆旋转结构中,引起电缆的故障。

4)在线缆旋转结构的内圈和立柱上开孔,使得线缆能从拖链中穿过中空的立柱,连接电气盒,保证了电缆不会与其它零件的缠绕、刮蹭问题,对线缆进行了保护。

5)在线缆旋转结构中,使用支撑板固定在外圈上,在拖链的旋转过程中,对旋转拖链进行引导,保证拖链的安全。

6)升降拖链应用于长行程竖直站立的环境下。线缆包络在升降拖链中,避免线缆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在运动中发生缠绕和刮蹭,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旋转平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升降拖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

图中:1旋转平台、2双立柱导轨,3升降平台、4双推拔装置、5下层法兰、6上层法兰、7支柱、8大齿轮、9电气盒a、10电缆旋转结构、11旋转环、12支撑座、13电气盒b、14电机安装座、15电机、16小齿轮、17外圈、18内圈、19支撑板、20挡板、21旋转拖链、22接头a、23支架、24升降拖链、25上接头、26下接头、27接头b、28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装置包括上端的旋转平台1,双立柱导轨2,升降平台3和双推拔装置4。升降平台3搭载双推拔装置4沿着双立柱导轨2上下运动,而旋转平台1带动双立柱导轨(2)、升降平台3和双推拔装置4转动。双推拔装置4驱动涡流探头的运动。

旋转平台1包括下层法兰5、上层法兰6、支柱7、大齿轮8、电气盒a9、线缆旋转机构10、旋转环11、支撑座12、电气盒b13、电机安装座14、电机15、小齿轮16、立柱2。

上层法兰6通过支柱7与下层法兰5固定。大齿轮8固定在上层法兰6上。电气盒a9则固定在下层法兰5上。线缆旋转机构10布置在下层法兰5、上层法兰6之间。支撑座12固定在旋转环11上,电气盒b13和双立柱导轨2均固定在支撑座12上。电机安装座14也固定在旋转环11上,在电机安装座14的上方固定有电机15,下方安装有小齿轮16。通过电机15的驱动,旋转环11带动双立柱导轨2旋转。

线缆旋转机构10包括外圈17,内圈18,支撑板19,挡板20和旋转拖链21。外圈17与下层法兰5固定,内圈18上方的支架23与旋转环11用螺钉固定。支撑板19固定在外圈17上,挡板20则固定在支撑板19上,挡板20的底面与内圈18的底部存在一定的间隙,不接触。旋转拖链21两端的接头a(22)、接头b27分别与内圈18和外圈17固定。在内圈18中开孔28,使得旋转拖链21中的线缆能够从内圈18中穿出。双立柱导轨2内部是中空结构,与内圈18中的孔28对应的面开孔,使得线缆能从内圈18中直接穿过双立柱导轨2,最后连接电气盒b13。

升降拖链24的上接头25固定在支撑座12上,下接头26固定在升降平台3上,线缆包络在升降拖链24内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线缆装置,包括上端的旋转平台,双立柱导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升降平台搭载双推拔装置沿着双立柱导轨上下运动,而旋转平台带动双立柱导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转动;双推拔装置4驱动涡流探头的运动;所述旋转平台中,上层法兰通过支柱与下层法兰固定;大齿轮固定在上层法兰上;电气盒A则固定在下层法兰上;线缆旋转机构布置在下层法兰、上层法兰之间;支撑座固定在旋转环上,电气盒B和双立柱导轨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电机安装座也固定在旋转环上,在电机安装座的上方固定有电机,下方安装有小齿轮;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环带动双立柱导轨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秦华容;陈川;吴海林;王家建;施春丰;马连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