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568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交通标志安全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



背景技术: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是用来测量交通标志材料逆反射系数的专用仪器,适用于材料生产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工程施工和监理单位等对逆反射标志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申请号为20142023497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逆反射测量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光学暗箱、光源和光探测器,光源和光探测器均设置在光学暗箱内,光学暗箱的表面设置有开口,试样放置在开口处,通过试样遮挡开口,光探测器用于对试样反射的光进行检测。该实用新型通过将光探测器和光源放入光学暗箱中,并将逆反射材料放在光学暗箱的开口处,使得光探测器在光学暗箱内只能检测到逆反射材料对光源反射的光线,并且通过固定光源、逆反射材料和光探测器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能够为实际中支座逆反射产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由于测量时对箱体内光线路程的要求,该逆反射标志测量装置的体积呈长筒形,其长度大致为光路的长度,这样的逆反射标志测量装置因其体积过大而导致操作起来不方便,同时也不方便手持。

鉴于此,发明人认为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其能够在减小测量仪体积时,依然能保证光路的长度,确保测量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通过机箱内部反射镜对光源光线的反射,在达到测量光线路程要求的基础上,缩短了机箱的长度,从而解决了装置操作不方便手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光筒和底座b,导光筒上安装有半透镜;机箱的右侧壁上安装有底座a和试样筒,其中底座a和导光筒、底座b和试样筒互对应;底座a和底座b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射镜a、反射镜b,反射镜a和反射镜b相互平行且与机箱的侧壁均形成一倾角α;机箱顶壁与半透镜对应处开设有通光孔;当光源光线从导光筒透过半透镜射入机箱后,可经过反射镜a和反射镜b反射从试样筒射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源光线从导光筒透过半透镜射入机箱后,到达反射镜a表面,经反射到达反射镜b表面,然后经进一步反射进入试样筒,照射到试样筒口处固定的试样上,随后光线依次经试样、反射镜b、反射镜a反射后到达半透镜表面,经半透镜反射后,光线进入通光孔,通光孔外连接的探测器对透出通光孔的光线进行检测。通过反射镜a和反射镜b对进入机箱的光线的反射,在保证光线路程的基础上,缩短了机箱的长度,同时适当扩大了机箱的宽度,从而解决了装置操作不方便手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试样筒与机箱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试样不同角度的逆反射系数时,只需将角度对应的试样筒安装在机箱上即可,拆卸方便,测量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试样筒与机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使用广泛,用在这里使试样筒的更换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箱上可拆卸连接有遮光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遮光罩与机箱密封连接,使得外部光线无法进入机箱内对光源光线造成干扰,这样有光或者无光的场合对试样的测量都没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箱顶壁均匀开设有凹槽,相邻凹槽之间形成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有的凹槽不仅减轻了机箱的重量,使得携带更加便捷,同时凹槽之间形成有加强筋,还能保证机箱侧壁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机箱内部反射镜对光源光线的反射,在达到测量光线路程要求的基础上,缩短了机箱的长度,同时适当扩大了机箱的宽度,机箱整体呈长方体形,从而解决了装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中:1、机箱;11、导光筒;111、半透镜;12、底座a;121、反射镜a;13、底座b;131、反射镜b;14、试样筒;15、通光孔;16、凹槽;17、加强筋;2、遮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手持式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包括机箱1,机箱1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光筒11 和底座b13,导光筒11上安装有半透镜111;机箱1的右侧壁上安装有底座a12和试样筒14,其中底座a12和导光筒11、底座b13和试样筒14是相互对应的,如图2和图3所示。

底座a12和底座b1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射镜a121、反射镜b131,反射镜a121和反射镜b131相互平行且与机箱1的侧壁均形成一倾角α,如图2所示。机箱1顶壁上开设有通光孔15,通光孔15与半透镜111的位置相对应。

光源光线从导光筒11透过半透镜111射入机箱1后,到达反射镜a121表面,光线经反射镜a121反射到达反射镜b131表面,然后经反射镜b131进一步反射进入试样筒14,照射到试样筒14口处固定的试样上,随后光线依次经试样、反射镜b131、反射镜a121反射后到达半透镜111表面,经半透镜111反射后,光线进入通光孔15,通光孔外连接的探测器对透出通光孔的光线进行检测。通过反射镜a121和反射镜b131对进入机箱1的光线的反射,在保证光线路程的基础上,缩短了机箱1的长度,从而解决了装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完成对试样的多角度测量,将试样筒14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机箱1上。测量试样不同角度的逆反射系数时,只需将角度对应的试样筒14安装在机箱1上即可,拆卸方便,测量准确。

前述实施例中,试样筒14与机箱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使用广泛,用在这里使试样筒14的更换更为便捷。

考虑到对试样进行测量时,机箱1内光源光线不能受到其他光线的影响,因此在机箱1上可拆卸连接有遮光罩2,如图1所示。由于遮光罩2与机箱1密封连接,使得外部光线无法进入机箱1内对光源光线造成干扰,这样有光或者无光的场合对试样的测量都没有影响。

为了减轻机箱1重量,使携带更加便捷,在机箱1顶壁开有凹槽16,如图2、图3所示。开有的凹槽16不仅减轻了机箱1的重量,使得携带更加便捷,同时相邻凹槽16之间还可以形成加强筋17,在降低整个机箱1重量的同时,也能保证机箱1侧壁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