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雨量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465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量感应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无线雨量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一个主要又发原因便是降雨,因此,如何实时、准确的获取降雨资料,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雨量装置受降雨强度的限制,雨越大,测量越不准,且测量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雨量感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雨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雨槽、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竖直设置在集雨槽中心,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雨槽侧壁上端,所述集雨槽底部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中部设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道出水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电磁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外红信号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集雨槽、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的设计,在测量过程中,雨水进入集水槽,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集水槽底面积、压力大小等数据计算出雨量,然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编辑、发射信号,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翻译信号内容,实现无线测量;当集水槽内的液位升高到设定高度时,此时集水槽内的雨水体积为V,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电磁阀打开,开始排出雨水,排水管道出口处的流量传感器记录数据,当排出的雨水量体积达到V时,流量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电磁阀关闭。在排水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集水槽内压力传感器记录的雨水的体积和V的差值与单位时间内流量传感器记录的雨水体积的差值,即为单位时间内集水槽内雨水增加的体积,根据此数据,进一步计算排水过程中每一时刻的雨量大小。

进一步的,集雨槽顶端开口处设有集雨漏斗,所述集雨漏斗下方设有两个出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集雨漏斗的设计,增大了样本采集量,提高了雨量测量精度,两个出口的设计,加快了雨水下流速度。

进一步的,排水管道底部设有流速限制管道,所述流速限制管道半径为排水管道半径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采用流速限制管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排水量的精度,提高整体雨量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集雨槽、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的设计,精度更高,测量更加准确,且无线模式,实现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雨槽; 2、压力传感器;3、液位传感器;4、PLC控制器;5、红外线发射器;6、红外线接收器;7、排水管道;8、电磁阀;9、流量传感器;10、流速限制管道;11、集雨漏斗;1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雨量感应装置,包括集雨槽1、压力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PLC控制器4、红外线发射器5和红外线接收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2竖直设置在集雨槽1中心,所述液位传感器3设置在集雨槽1侧壁上端,所述集雨槽1底部设有排水管道7,所述排水管道7中部设有电磁阀8,所述排水管道7出水口处设有流量传感器9,所述电磁阀8、流量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红外线发射器5分别与PLC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6与红外线发射器5通过外红信号相连接。

对于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说明:

1)集雨槽1顶端开口处设有集雨漏斗11,所述集雨漏斗11下方设有两个出口12。

2)排水管道7底部设有流速限制管道10,所述流速限制管道10半径为排水管道7半径的三分之一。

工作原理:

在测量过程中,雨水进入集水槽,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集水槽底面积、压力大小等数据计算出雨量,然后通过红外线发射器编辑、发射信号,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翻译信号内容,实现无线测量;当集水槽内的液位升高到设定高度时,此时集水槽内的雨水体积为V,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电磁阀打开,开始排出雨水,排水管道出口处的流量传感器记录数据,当排出的雨水量体积达到V时,流量传感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电磁阀关闭。在排水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集水槽内压力传感器记录的雨水的体积和V的差值与单位时间内流量传感器记录的雨水体积的差值,即为单位时间内集水槽内雨水增加的体积,根据此数据,进一步计算排水过程中每一时刻的雨量大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