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57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生态系统观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领域的沉降是指大气中各种物质的自然沉降,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湿沉降指发生降水事件时,高空雨滴吸收和冲刷大气中物质降到地面的沉降过程。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湿沉降的野外系统观测,揭示湿沉降物的组分构成,对于探讨森林生态系统湿沉降中物质量的变化规律、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使用的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调节不便、携带不便、不适合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使用等问题,并且不能满足平行实验的实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高度调节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湿沉降监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可以满足平行实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包括圆盘、支撑杆、升降装置、多个排水管和多个收集瓶;

所述圆盘均匀设有多个锥形的通孔,其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的直径,通孔的底部开口与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收集瓶连接;每个通孔对应设有一个排水管和一个收集瓶;

支撑杆的顶端与圆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底端与升降装置的可伸缩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圆盘设置多个通孔,使用时,降雨从通孔中经过,通过排水管进入到收集瓶中,可以实现在同一时间段同时采集多个样品,满足平行实验的实验要求。

通孔的形状为锥形,顶部开口大,底部开口小,便于采集样品。

通过升降装置,可以方便调节圆盘的高度,从而调整采样的高度,满足不同高度样品采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高度调节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湿沉降监测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可以满足平行实验的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和底座,所述液压泵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液压泵的可伸缩端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液压泵方便调节圆盘的高度,设置底座,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固性。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多个圆形的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雨水落入通孔口容易发生飞溅的现象,采用凸起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飞溅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圆盘水平设置,支撑杆竖直设置,支撑杆与圆盘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固性。

进一步,所述收集瓶的瓶壁上设有标签。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对收集瓶进行分类,避免采集的样品弄混。

进一步,通孔的顶部开口的直径为20-30cm。

进一步,通孔的厚度为5-1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顶部开口直径过小,不利于收集样品,如果顶部开口过大会导致圆盘较大,不利于携带。合适的通孔高度可以满足采样的要求,如果高度过大,整个圆盘的厚度增加,不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盘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圆盘,110、通孔,120、凸起,2、支撑杆,3、液压泵,4、底座,5、排水管,6、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林内湿沉降的采集装置,包括圆盘1、支撑杆2、升降装置、多个排水管5和多个收集瓶6;圆盘1在水平方向布置。

如图3所示,所述圆盘1均匀设有多个锥形的通孔110,其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的直径,通孔110的底部开口与排水管5的一端连接,排水管5的另一端与收集瓶6连接;每个通孔110对应设有一个排水管5和一个收集瓶6;所述收集瓶6的瓶壁上设有标签,用于标记采集的不同样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孔110的顶部开口的直径为20-30cm。通孔110的厚度为5-10cm。

支撑杆2的顶端与圆盘1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底端与升降装置的可伸缩端固定连接。为了保持整个装置的稳固性,所述圆盘1水平设置,支撑杆2竖直设置,支撑杆2与圆盘1底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3和底座4,所述液压泵3固定在底座4的上表面,液压泵3的可伸缩端与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降雨发生飞溅的现象,通孔110的内壁还设有多个圆形的凸起1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