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567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检验辅助器具,具体是一种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尿液采集的收集装置一般使用试管,密封的试管盖或在试管盖下设置柱状实心密封塞将收集到试管中的尿样留置于试管,避免尿液外漏。但是该方式会造成如下问题:一是在患者在接取尿样后将需要将送检的尿样需加以密封,这会造成尿检工作人员在对试管内的尿液进行检测时,需先将试管盖打开或取出试管塞后才能实施检测,检测完毕后又要按以上方式复原,然后将废弃的尿样和试管集中存放。检测前后每天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给尿检实操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强度。患者在采集尿液时一般都将试管集满,这也导致后续医护人员在实操时尿液由于过满而漏出试管,同时对于某些测试需要再加入其它试剂时尿检操作人员还需将试管盖或试管塞取下并倒掉部分多余尿液后再添加相关试剂进入检测,进一步增加了检测的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可以在试管截取尿液后对试管的开口自行封堵,而且无需取下试管塞即可对试管中的尿样上机或使用尿样试纸条进行检测,另外样采集过程中可阻止尿液在试管内因满溢,方便试剂加入以进行后续检测。

一种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包括试管、试管盖、自闭式密封件,所述试管盖套设在试管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试管盖包括盖帽,盖帽中间贯穿设有插入口,所述盖帽套在试管盖上端开口上,插入口的直径小于试管内径,沿插入口的边缘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管口壁,管口壁的底端开口处套设所述自闭式密封件,所述自闭式密封件可允许导尿管插入穿透,且抽出后自行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自闭式密封件由软体材料制成,包括与管口壁形状匹配的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密封套,所述圆柱形密封套的底壁设有贯穿的切口,切口将自闭式密封件的底壁分割成至少两个瓣膜。

进一步的,所述瓣膜为已切割成片状或切割为封闭式的点式瓣片状。

进一步的,所述软体材料为硅胶或医用橡胶。

本实用新型在试管盖的管口壁下方套设自闭式密封件,在导尿管插入试管内时可将自闭式密封件中的切口分割的至少两个瓣膜分离,以便导尿管伸入试管内导入尿液,而导尿管抽出后至少两个瓣膜可自动闭合实现试管内尿液的密封,相比现有技术无需试管盖或试管塞的来回插拔,另外试管盖的管口壁与自闭式密封件伸入试管中,便于导尿管插入时的固定和插入后提前阻断多余尿液流入试管,保证尿液量合理采集,保证医护人员后续尿液检测试剂加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闭式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2—试管盖,21—盖帽,22—插入口,23—管口壁,3—自闭式密封件,31—圆柱形密封套,32—切口,33—瓣膜,4—导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包括试管1、试管盖2及自闭式密封件3,所述试管1的上端开口,所述试管盖2套设在试管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试管盖2包括中间贯穿设有插入口22的盖帽21,盖帽21套在试管盖2上端开口上,盖帽21的侧边缘与试管盖2上部侧边卡紧。插入口22的直径小于试管1内径,沿插入口22的边缘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管口壁23,管口壁23的底端开口处套设所述自闭式密封件3。

所述自闭式密封件3可由软体材料(例如硅胶)制成,如图2所示,其包括与管口壁23形状匹配的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密封套31,圆柱形密封套31的底壁设有贯穿的切口32,切口32的形状可为多种,例如十字形切口,切口32将自闭式密封件3的底壁分割成至少两个瓣膜33,所述瓣膜33为已切割成片状或切割为封闭式的点式瓣片状。

在安装时,先将自闭式密封件3套在试管盖2的管口壁23底部开口处,自闭式密封件3与管口壁23的外壁紧密卡紧,然后导尿管4自试管1上端开口通过插入口23(如图3所示),穿透自闭式密封件3伸入试管1内,使得管口壁23、自闭式密封件3、导尿管4完全置于试管1内腔,然后将盖帽21与试管1上端外壁采用卡紧或者螺旋连接的方式紧固。

将与尿杯连通的导尿管4从试管盖2的插入口22插入,导尿管4的前端从自闭式密封件3底壁上的切口32穿出,由切口32分割的至少两个瓣膜33在导尿管插入作用下向两侧分离,以给导尿管留出插入空间。

在试管1截取尿液后,导尿管4从插入口23拔出后,该插入口23底部的自闭式密封件3的瓣膜利用材料自然弹性可将底部自行封堵。尿液采集时,尿杯中的尿液会通过导尿管4直接流入试管1中,由于试管盖2的管口壁23与自闭式密封件3伸入试管1中,所以尿液不会占满整个试管1,这样给后续试剂的加入留足了空间,不必将试管1中的尿液倒出一部分后在进行检测;另外,试管1中的尿液采集完成后,可直接将导尿管4拔出即可。导尿管4拔出后,自闭式密封件3的至少两个瓣膜33可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形成由切口32分割的完整的底壁,将底壁下端的尿液密封,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对试管盖或试管塞的来回旋开或插拔,极大地减少了检前、检后的步骤,提高了尿检速度,降低了尿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试管盖2的管口壁23一定长度,对导尿管4插入时具有支撑固定作用,可防止导尿管插入后左右晃动,更方便于尿液的采集;另外在可固定插入的导尿管4的同时,导尿管4穿透软体材料伸入试管内部导入尿液,在流入的尿液到达导尿管4底部时,自闭式密封件3的存在可因空气阻力堵塞导尿管口,而阻止外部尿液流入,防止了尿液将试管占满,避免了医护人员在后续无法加入检测试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