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744阅读:2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网的智能化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提出推动了电网各个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

目前已经出现一次设备中含有部分二次设备智能单元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内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将市场主攻方向从专注于传统的发电和输电领域,转而投向智能变电站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风力及光伏发电技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技术以及一、二次设备的融合等方面的转型;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投入研发各种类型的保护测控装置;近年来,电力行业,尤其是新能源电力,随着投资规模逐年加大,保护测控装置的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包括测量、保护、开入、开出、远方操作、通讯转换等;通常保护测控装置的生产检测是装置质量检验、投入应用的关键一环,如何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安全、快速、有效地检验装置的性能,确保产品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出厂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保护测控装置的主要功能包括测量、开入、开出、保护、通信四个方面,以SR-600光伏箱变保护测控装置为例,其功能包含:2路模拟量测量、40路遥信量测量、9路开出、2路串口、非电量保护等功能,在测试过程中模拟量和串口功能测试比较简单,然而在开入、开出、非电量保护功能测试时,在投入保护压板后通常采用导线的两端依次按顺序的插入保护测控装置的开入端子,再看保护装置的显示主屏的显示分合状态,及其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将表笔依次按顺序的插入保护测控装置的开出端子,听万用表的通断报警声来确定保护测控装置的开出和保护动作是否到位。由于其开入、开出路数多,测试过程非常麻烦,效率低下,还常常伴有安全隐患,容易导致测试人员触电事故,这种测试方法非常不适合用于批量生产及其检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检测效率高的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个开入回路和多个开出回路,所述开入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时间继电器、开入指示灯、第一开关、第一电源以及旋转开关组件,所述旋转开关组件用于依次与保护测控装置中各路开入检测点相连,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一开入蜂鸣器串联后再与所述时间继电器并联;多个开出回路的公共侧串联有开出指示灯、开出蜂鸣器、第二开关和第二电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同一空气开关,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为同一共用电源。

优选地,所述旋转开关组件包括多个旋转开关,每个旋转开关包括多个档位。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开入指示灯、开出指示灯以及旋转开关组件均分布在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旋转开关组件以及开出回路均通过电缆伸出通孔,各电缆均分为多组,每组对应连接有凤凰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通过开入回路和开出回路分别检测保护测控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检测原理简单,而且检测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入检测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出检测流程图。

图中标号表示:1、箱体;2、开入回路;21、时间继电器;22、开入指示灯;23、空气开关;24、共用电源;25、旋转开关;26、开入蜂鸣器;3、开出回路;31、开出蜂鸣器;32、开出指示灯;4、保护测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一个开入回路2和多个开出回路3,开入回路2包括依次串联的时间继电器21、开入指示灯22、第一开关、第一电源以及旋转开关组件,旋转开关组件用于依次与保护测控装置4中各路开入检测点相连,时间继电器21的常闭触点与一开入蜂鸣器26串联后再与时间继电器21并联;多个开出回路3的公共侧串联有开出指示灯32、开出蜂鸣器31、第二开关和第二电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测控装置开入开出检测装置,通过开入回路2和开出回路3检测保护测控装置4,不仅结构简单、检测原理简单,而且检测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同一空气开关23,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为同一共用电源24,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旋转开关组件包括多个旋转开关25,每个旋转开关25包括多个档位;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开入指示灯22、开出指示灯32以及旋转开关组件均分布在箱体1的前面板上;箱体1的后面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旋转开关组件以及开出回路3均通过电缆伸出通孔,各电缆均分为多组,每组对应连接有凤凰端子。

本实施例中,开入回路2和开出回路3的中指示灯、旋钮开关、空开等通过开孔的方式安装在前面板,元器件走线在箱体1内部。每个器件在前面板的布置图如图2所示,共四个旋钮开关,每个开关分八个档位,每个档位控制一路开入量的分合,用一个指示灯来显示旋钮开关的状态;开出为9路开出,包括合一路、分一路、跳一路、合二路、分二路、跳二路、合三路、分三路、跳三路,每路开出通过相应的指示灯来检验其通断状态;空气开关23安装在前面板的上部,控制整个箱体1的共用电源24。

如图4所示,时间继电器21,蜂鸣器都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两侧,通过卡口方式安装,并且在两侧预留走线槽;如图3所示,箱体1背面为开入、开出及其共用电源24出线孔,通过开孔将32路开入接线和9路开出接线及其电源线引出;其中32路开入接线共33个出线孔(包括一个公共端),分四组固定接在外部凤凰端子上,9路开出接线共18个出线孔,分三组固定接在外部凤凰端子上;由于工装的开入开出接线固定在凤凰端子上,因此在测试时候不需要接线,只需要将凤凰端子插在保护测控装置4的端子上即可,上电后就可以开始测量。

如图1所示,以一个三档位的旋钮开关和一路开出回路3为例。保护测控装置4开入端子与箱体1外部的凤凰端子相衔接;时间继电器21延时时间设置为1秒,一旦回路通电后,时间继电器21延时得电,因此蜂鸣器在前一秒钟是得电状态,发出声响,一秒钟后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蜂鸣器停止声响表示旋钮开关切换结束。开出回路3包括串接的蜂蜜器和指示灯,用于提示装置的开出状态。开入回路2和开出回路3通过空气开关23来控制和保护。

通常保护测控装置4的开入或者开出并不只是一路,有些类型的保护装置开入/开出有十几路、二十几路或者更多,如本实施例中的保护测控系列装置最多有32路开入和9路开出,因此需要4个8路旋钮开关开入回路2和9个开出回路3才能满足要求,开入回路2之间是并接的,开出回路3之间也是并接的,每个开入回路2控制8路开入状态的变化,每个开出回路3监测一路开出状态变化,总体原理图可以根据保护测控装置4开入和开出总路数,在图1所示的原理图基础上进行开入/开出路数的并接就可以了。

其中开入检验是为了检验保护测控装置4内的光耦等元器件以及内部电路板是否完好,是装置检验的必要步骤,对判断装置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

装置开入检验电路的原理是看内部和外部电路能否形成完整的通道回路,从而判断装置内部电路板有无损坏,元器件能否正常动作。当插头通电,开关合上,旋转旋钮到某一路开入时,装置内部该开入所对应的光耦导通,装置内部电路可与外部电路形成回路导通,并且检测装置液晶显示屏上显示该路开入为合位置。依据此原理,我们可采用上述的检验工装进行检验,检验员通过查看液晶显示开入路的分合状态来判断装置功能正常与否。

开出检验和开入的检验的电路原理基本类似,在保护装置上手动给出开出状态,开出继电器动作,开出开关合,开出回路3导通,通过判断开出回路3的实际通断状态,来检验装置开出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