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949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长度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画直线及量度距离的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计量长度仪器常用于一般日常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而各种测量仪器具有不同的测量功能,例如一支直尺可用于画直线或量度距离,但是若要计量一个待测物的长度、宽度或外径时,该直尺就不适用,此时就需要采用一个可开合移动的光标卡尺来测量,测量时该光标卡尺夹持该待测物的两侧,就能计量出该待测物的尺寸,然而该光标卡尺的构造又过于复杂,且不便于画直线或量度距离。因此,如何设计出可用于画直线、量度距离,及计量该待测物的尺寸等多种测量功能的测量仪器,即成为相关厂商以及研发人员所共同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具有多种测量功能的测量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包含一支第一标尺,及一支第二标尺。该第一标尺包括一个沿着一条测量线长向延伸的第一尺本体、一个形成于该第一尺本体的一顶面的第一刻度线,及一个连接该第一尺本体的一端且往垂直于该测量线的方向突伸的挡杆,该第一尺本体与该挡杆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测量空间,该第一尺本体具有一个界限出该测量空间的一侧且沿着该测量线延伸的第一嵌滑面。该第二标尺包括一个可分离地嵌设于该测量空间内的第二尺本体,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二尺本体的一顶面的第二刻度线,该第二尺本体具有一个沿着该测量线延伸且可相对滑移地邻靠于该第一嵌滑面的第二嵌滑面,该第二标尺可相对于该第一标尺在一个邻靠该挡杆的起始位置,及一个离开该挡杆的测量位置间直线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刻度线形成于该第一尺本体的该顶面邻近该第一嵌滑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二标尺的该第二刻度线形成于该第二尺本体的该顶面远离该第二嵌滑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尺本体的该第一嵌滑面具有一个往内凹入的第一卡嵌部,该第一卡嵌部为一个邻近该第二标尺的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该第二标尺的一侧的宽度的鸠尾槽,该第二标尺的该第二尺本体的该第二嵌滑面具有一个往外突出且可滑移地嵌卡于该第一卡嵌部的第二卡嵌部,该第二卡嵌部为一个配合该第一卡嵌部形状的鸠尾条。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尺本体的该第一嵌滑面具有一个往内凹入的第一卡嵌部,该第一卡嵌部为一个邻近该第二标尺的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该第二标尺的一侧的宽度的V形轨槽,该第二标尺的该第二尺本体的该第二嵌滑面具有一个往外突出且可滑移地嵌卡于该第一卡嵌部的第二卡嵌部,该第二卡嵌部为一个配合该第一卡嵌部形状的V形轨条。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尺本体的该第一嵌滑面为一个平面,该第二标尺的该第二尺本体的该第二嵌滑面为一个可滑移地贴合于该第一嵌滑面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二标尺远离该第二嵌滑面的一侧与该挡杆远离该第一标尺的一侧齐平,且该第二标尺与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尺本体的长度相等,在该起始位置时该第二标尺远离该挡杆的一端与该第一标尺远离该挡杆的一端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标尺的该第一刻度线的标度单位与该第二标尺的该第二刻度线的标度单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器,该第一刻度线的标度单位为厘米,该第二刻度线的标度单位为厘米。

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二标尺与该第一标尺的搭配使用,能用于画直线、量度距离,及计量一个摆放于该挡杆与该第二标尺间的待测物的尺寸。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一支第二标尺相对于一支第一标尺位于一个起始位置;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二标尺相对于该第一标尺移至一个测量位置,可供量度物品宽度;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剖视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一支第一标尺1,及一支第二标尺2。

该第一标尺1包括一个沿着一条测量线3长向延伸的第一尺本体11、一个形成于该第一尺本体11上的第一刻度线12,及一个由该第一尺本体11的一端往垂直于该测量线3的方向突伸的挡杆13。该第一尺本体11与该挡杆13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测量空间14。该第一尺本体11具有一个界限出该测量空间14的一侧且沿着该测量线3延伸的第一嵌滑面111。该挡杆13具有一个界限出该测量空间14的一侧且垂直于该测量线3的挡靠面131。该第一刻度线12形成于该第一尺本体11的一顶面112且位于邻近该第一嵌滑面111的一侧,而且该第一刻度线12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尺本体11邻接该挡杆13的该挡靠面131的起始端点12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刻度线12的标度单位为厘米。

该第二标尺2包括一个可分离地嵌设于该测量空间14内的第二尺本体21,及一个形成于该第二尺本体21上的第二刻度线22。该第二尺本体21具有一个沿着该测量线3延伸且可相对滑移地邻靠于该第一嵌滑面111的第二嵌滑面211,及一个垂直于该第二嵌滑面211且面向该挡杆13的该挡靠面131的标定面212。该第二刻度线22形成于该第二尺本体21的一顶面213且位于远离该第二嵌滑面211的一侧,本第一实施例的该第二刻度线22的标度单位与该第一标尺1的该第一刻度线12的标度单位相同,该第二刻度线22的标度单位为厘米,当然该第二刻度线22的设置位置可以改变,该第二刻度线22与该第一刻度线12的标度单位也可以不同。该第二标尺2远离该第二嵌滑面211的一侧与该挡杆13远离该第一标尺1的一侧齐平,且该第二标尺2与该第一标尺1的该第一尺本体11的长度相等,实施时不以本第一实施例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该第一标尺1与该第二标尺2更为顺畅地相对滑移,该第一尺本体11的该第一嵌滑面111具有一个往内凹入的第一卡嵌部113,该第一卡嵌部113为一个邻近该第二标尺2的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该第二标尺2的一侧的宽度的鸠尾槽。该第二尺本体21的该第二嵌滑面211具有一个往外突出且可滑移地嵌卡于该第一卡嵌部113的第二卡嵌部214,该第二卡嵌部214为一个配合该第一卡嵌部113形状的鸠尾条。通过该第一卡嵌部113与该第二卡嵌部214的滑嵌设计,使得该第二标尺2不能往垂直于该测量线3的方向脱离该第一标尺1。当然该第一卡嵌部113与该第二卡嵌部214的形状也可以互换或改变,例如呈C形…等,所以不受限于本第一实施例。

使用时,该第二标尺2与该第一标尺1可以彼此分离,而能各自成为一个可用于画直线及量度距离的直尺。当然也可以将该第二标尺2与该第一标尺1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类似光标卡尺的尺具组,此时,该第二标尺2可相对于该第一标尺1在一个邻靠该挡杆13的起始位置,及一个离开该挡杆13的测量位置(见图4)间直线滑移,可用于计量一个摆放于该挡杆13与该第二标尺2间的待测物4的长度、宽度或外径。而在该起始位置时该第二标尺2远离该挡杆13的一端与该第一标尺1远离该挡杆13的一端齐平。

参阅图4,须说明的是,于组合测量时,先使该第二标尺2由该起始位置(见图2)往该测量位置直线滑移,并将该待测物4置入该第二标尺2与该挡杆13间,再将该第二标尺2朝向该挡杆13直线推移,直到该第二标尺2邻靠于该待测物4的一侧且该待测物4的另一侧邻靠于该挡杆13为止,此时即能观看该标定面212对准该第一刻度线12的刻度位置,图4中显示为9厘米,如此就能测得该待测物4的尺寸。当然,通过该第二标尺2与该第一标尺1的组合,可以相当于延长直尺的长度,可伸缩改变量度距离以及画直线的长度,使用范围更为广泛。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该第一标尺1的该第一嵌滑面111及该第二标尺2的该第二嵌滑面211的形状不同,该第一嵌滑面111的第一卡嵌部113为一个邻近该第二标尺2的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该第二标尺2的一侧的宽度的V形轨槽,第二嵌滑面211的第二卡嵌部214为一个配合该第一卡嵌部113形状的V形轨条,使得该第二标尺2可往垂直于该第一嵌滑面111的方向脱离该第一标尺1。当然该第一卡嵌部113与该第二卡嵌部214的形状也可以互换或改变,例如呈U形…等,所以不受限于本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一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别在于:该第一标尺1的该第一嵌滑面111为一个平面,该第二标尺2的该第二嵌滑面211为一个可滑移地贴合于该第一嵌滑面111的平面。本第三实施例的构造更为简单,而且该第二标尺2可以采用一般的直尺,当然该第一嵌滑面111与该第二嵌滑面211的形状也可以改变,例如呈斜面…等,所以不受限于本第三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测量仪器的设计,是使该第二标尺2可分离地搭靠于该第一标尺1上,所以除了可以分离以各自作为直尺以外,还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通过该第二标尺2相对于该第一标尺1滑移,可用于画直线、量度距离,及计量该待测物4的长度、宽度或外径,能具有多种测量功能,且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