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06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国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滑坡体裂缝监测的仪器设备较多。裂缝监测的设备有五种,一种为人工埋桩测量方式,通过人工测量裂缝两侧的埋桩,来监测裂缝的变化;第二种为采用激光测距法,在裂缝的两侧安装,通过定时通过激光测量来监测裂缝变化;第三种为简易自动裂缝监测设备,安装在野外滑坡体裂缝上或是室内裂缝处,均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裂缝变化;第四种是极限报警设备,其一般直接装在滑坡体建筑物裂缝上,一旦裂缝变化,立刻在现场报警;第五种为根据极限设定进行报警。一般用在建筑物室内裂缝上,精度高,达到±0.006mm,分辨率0.001mm,量程一般在±12.5mm,记录的数据定期用数据线下载到终端设备上。

在以上裂缝监测设备及方法中,埋桩法测量投入最低,方法简单,但数据精度差,数据收集、处理麻烦;激光测距测量精度相对高,投入较大,但存在雨雾天测量不准确,数据上传需配备手机,将数据手动输入到相应的APP软件;自动裂缝报警设备精度高,不受天气影响,数据自动上传,但建设成本高,不是所有的监测点都配备的起;室内裂缝监测的两种设备均不能自动上传数据、量程小,局限在室内使用。除自动裂缝报警设备外,其余设备数据的采集均无法实现消除人为误差,数据采集麻烦;报警只能实现现场报警,无法让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测量精度低、误差大且监测数据不能及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包括手持采集发送端和现场终端,手持采集发送端包括集成在PCB板件上的CPU,CPU分别与IC读卡器、ADC模数转换器、GPRS模块和LED液晶屏连接,现场终端包括安装在被测点稳定端的传感器装置,传感器装置连接的拉线固定在拉线固定端,传感器装置通过ADC接口及卡片信息端与ADC模数转换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传感器装置具体结构为:包括电位器,电位器上连接有信号线,通过信号线与CPU连接,电位器还与导丝轮连接,导丝轮外部设置有导丝轮外壳,导丝轮外壳还与卷簧外壳相接,卷簧外壳内部设置有卷簧,导丝轮上缠绕有涂塑不锈钢钢丝绳,涂塑不锈钢钢丝绳穿过导丝套、减震棒穿入测头中,并用堵头压死,堵头又与拉线连接。

电位器外部设置有外罩,电位器安装在电位器固定板上,电位器固定板与导丝轮外壳连接。

卷簧与卷簧外壳之间还设置有衬垫。

信号线外部还设置有过线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通过在在滑坡体裂缝的两端安装监测终端,传感器装置安装在滑坡体的稳定端,在裂缝的另一侧将传感器装置的拉线固定在拉线固定端上,当滑坡体裂缝发生变化时,传感器装置的电位器电位值会同时发生变化,相应的将数据传递到远程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手持采集发送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现场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手持采集发送端的模块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传感器装置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的传感器装置侧视图。

图中,1.堵头,2.LED液晶屏,3.CPU,4.IC读卡器,5.ADC模数转换器,6.GPRS模块,7.ADC接口及卡片信息端,8.传感器装置,9.拉线,10.拉线固定端,11.外罩,12.电位器固定板,13.导丝轮,14.导丝轮外壳,15.卷簧,16.衬垫,17.卷簧外壳,18.导丝套,19.涂塑不锈钢钢丝绳,20.减震棒,21.测头,22.电位器,23.过线套,24.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包括手持采集发送端和现场终端,如图1、图3所示,手持采集发送端包括集成在PCB板件上的CPU3,CPU3分别与IC读卡器4、ADC模数转换器5、GPRS模块6和LED液晶屏2连接,如图2所示,现场终端包括安装在被测点稳定端的传感器装置8,传感器装置8连接的拉线9固定在拉线固定端10,传感器装置8通过ADC接口及卡片信息端7与ADC模数转换器5连接。

其中,如图4、图5所示,传感器装置8具体结构为:包括电位器22,电位器22上连接有信号线24,信号线24外部还设置有过线套23,电位器22通过信号线24与CPU3连接,电位器22还与导丝轮13连接,导丝轮13外部设置有导丝轮外壳14,导丝轮外壳14还与卷簧外壳17相接,卷簧外壳17内部设置有卷簧15,卷簧15与卷簧外壳17之间还设置有衬垫16,导丝轮13上缠绕有涂塑不锈钢钢丝绳19,涂塑不锈钢钢丝绳19穿过导丝套18、减震棒20穿入测头21中,并用堵头1压死,堵头1又与拉线9连接,其中,电位器22外部设置有外罩11,电位器22安装在电位器固定板12上,电位器固定板12与导丝轮外壳14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滑坡体裂缝的两端安装监测终端,如图2,通常将传感器装置8安装在滑坡体的稳定端,在裂缝的另一侧将传感器装置8的拉线9固定在拉线固定端10上,当滑坡体裂缝发生变化时,测头21安装在裂缝的另一侧,当测头21被滑坡体拉动时,拉线9拉动涂塑不锈钢钢丝绳19进而拉动导丝轮13转动,导丝轮13带动电位器22的轴转动,电位器22电位值会同时发生变化;监测员进入监测点后,将ADC模数转换器5接口接上现场固定ADC接口及卡片信息端7,点击按键唤醒CPU3,CPU3启动IC读卡器4,读取本测点的IP号,CPU3计算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显示在液晶屏2,同时保存在flash中,数据通过GPRS模块6上传至远程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具体工作步骤为:

到达监测终端前后,将手持采集发送机ADC模数转换器5与固定ADC接口及卡片信息端7用串口线连接,按下启动按钮,唤醒CPU3,启动IC读卡器4,读取测站的地址、名称、站号,CPU3读取传感器装置8的数据并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显示在液晶屏2上,数据同时通过GPRS模块6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并在现地保存在flash中;发送接结束后,液晶屏显示发送已完成,关机字样,持续3秒后手持采集发送机黑屏关机,操作人员将连线从终端上取下,然后去采集下一个终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裂缝监测仪,直接提高了监测精度,数据在第一时间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便于主管部门及时做出趋势预测,降低了操作难度,降低监测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由于本设备造价低,监测精度高,功能强,可大面积在各个监测点进行布设,增强了国土部门对滑坡体的监控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