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上盖结构及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9714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电能表上盖结构及电能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上盖结构及电能表。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电能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如通过电炉转换成热能,通过电机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电灯转换成光能等,在这些转换中所消耗的电能为有功电能,而记录这种电能的电表为有功电能表。有些电器装置在作能量转换时先得建立一种转换的环境,如电动机,变压器等要先建立一个磁场才能作能量转换,还有些电器装置是要先建立一个电场才能作能量转换,而建立磁场和电场所需的电能都是无功电能,记录这种电能的电表为无功电能表,无功电能在电器装置本身中是不消耗能量的,但会在电器线路中产生无功电流,该电流在线路中将产生一定的损耗,无功电能表是专门记录这一损耗的,一般只有较大的用电单位才安装这种电表。

目前,现有的电能表结构中,其按键位于电能表的表面,由于经常操作使用,使得电能表外部的水(比如雨水)会通过按键所在位置进入表内,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进水导致内部器件生锈而损坏,这样,降低了电能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上盖结构及电能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表外部水会经按键位置进入表内导致内部器件生锈而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能表上盖结构,所述电能表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按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有挡水筋,所述挡水筋凸出于所述上盖本体表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可将所述凹槽内积水导出的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由所述凹槽槽底向外倾斜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筋包括凸设于所述凹槽顶端边缘的第一挡水筋及凸设于所述凹槽左右两侧边缘的两个第二挡水筋,所述两个第二挡水筋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筋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边缘轮廓呈长方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能表,包括主壳体,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电表组件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表组件的按键,所述主壳体上封盖有电能表上盖结构,所述电能表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按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有挡水筋,所述挡水筋凸出于所述上盖本体表面;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可将所述凹槽内积水导出的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由所述凹槽槽底向外倾斜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筋包括凸设于所述凹槽顶端边缘的第一挡水筋及凸设于所述凹槽左右两侧边缘的两个第二挡水筋,所述两个第二挡水筋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筋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边缘轮廓呈长方形形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能表上盖结构及电能表,通过在上盖本体表面的凹槽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挡水筋,实现了电能表上部雨水的有效遮挡,另外,通过在该凹槽的底端设置导水斜面,实现了凹槽内积水的及时导出,有效提升了按键所在凹槽的防水能力,避免了雨水通过按键进入表内损坏其内部器件,从而延长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能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能表上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能表上盖结构1,其包括上盖本体11,该上盖本体11的表面上凹陷设置有凹槽110,该凹槽110用于容置电能表的按键2。具体地,该凹槽110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上设置有挡水筋111,该挡水筋111凸出于上盖本体11的表面,如此,电能表上部水(比如雨水)顺着上盖本体11表面往下流,在挡水筋111的遮挡作用下,流水避开凹槽110流下,避免了电能表上部水进入凹槽110内;另外,凹槽110的底端设置有导水斜面112,该导水斜面112由凹槽110的槽底沿斜下方向外倾斜伸出,此处,该导水斜面112可将凹槽110内的积水导出,即当外部水从正面喷洒到上盖本体11上而进入到凹槽110内时,在外部水自身重力作用下顺着凹槽110槽底往下流,并在导水斜面112的导流作用下流出凹槽110,如此,避免了外部水从正面喷洒到上盖本体11上而滞留在凹槽11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能表上盖结构,通过在其上盖本体11表面的凹槽110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挡水筋111,实现了电能表上部雨水的有效遮挡,另外,通过在该凹槽110的底端设置导水斜面112,实现了凹槽110内积水的及时导出,有效提升了按键2所在凹槽110的防水能力,避免了雨水通过按键2进入表内损坏其内部器件,从而延长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挡水筋111包括一个第一挡水筋1111和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其中,第一挡水筋1111凸设于上述凹槽110顶端边缘,另外,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分别凸设于凹槽110的左右两侧边缘,这里,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的顶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水筋1111左右两端,如此,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与第一挡水筋1111合围形成倒U形,这样,即可实现电能表上部雨水的有效遮挡。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挡水筋111还可为其他的结构形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凹槽110的边缘轮廓优选呈长方形形状。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凹槽110的边缘轮廓还可为其他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上盖本体11还开设有窗口1100,该窗口1100上通过超声波焊接有透明窗(附图中未标注),此处,该窗口1100配合透明窗以显示电能表显示屏。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上盖本体11还可设置其他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能表,该电能表包括主壳体3,设置于该主壳体3内的电表组件(附图中未画出),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电表组件的按键2,值得注意的是,主壳体3上封盖有电能表上盖结构1,该电能表上盖结构1包括上盖本体11,该上盖本体11的表面上凹陷设置有凹槽110,该凹槽110用于容置电能表的按键2。具体地,该凹槽110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上设置有挡水筋111,该挡水筋111凸出于上盖本体11的表面,如此,电能表上部水(比如雨水)顺着上盖本体11表面往下流,在挡水筋111的遮挡作用下,流水避开凹槽110流下,避免了电能表上部水进入凹槽110内;另外,凹槽110的底端设置有导水斜面112,该导水斜面112由凹槽110的槽底沿斜下方向外倾斜伸出,此处,该导水斜面112可将凹槽110内的积水导出,即当外部水从正面喷洒到上盖本体11上而进入到凹槽110内时,在外部水自身重力作用下顺着凹槽110槽底往下流,并在导水斜面112的导流作用下流出凹槽110,如此,避免了外部水从正面喷洒到上盖本体11上而滞留在凹槽110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能表,通过在上盖本体11表面的凹槽110的顶端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挡水筋111,实现了电能表上部雨水的有效遮挡,并通过在该凹槽110的底端设置导水斜面112,实现了凹槽110内积水的及时导出,有效提升了按键2所在凹槽110的防水能力,避免了雨水通过按键2进入表内损坏其内部器件,从而延长了电能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挡水筋111包括一个第一挡水筋1111和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其中,第一挡水筋1111凸设于上述凹槽110顶端边缘,另外,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分别凸设于凹槽110的左右两侧边缘,这里,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的顶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水筋1111左右两端,如此,两个第二挡水筋1112与第一挡水筋1111合围形成倒U形,这样,即可实现电能表上部雨水的有效遮挡。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110的边缘轮廓优选呈长方形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表组件包括显示屏4,这里,上述上盖本体11还开设有适配于显示屏4轮廓的窗口1100,该窗口1100上通过超声波焊接有透明窗(附图中未标注),此处,显示屏4嵌设于该窗口1100中,且透明窗封盖显示屏4,此处,该窗口1100配合透明窗显示显示屏4以供使用者查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