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647阅读:2764来源:国知局
岩心夹持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心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心夹持器。



背景技术:

在对岩心进行油水驱替实验和测量岩心渗透率等实验中,岩心夹持器是常用的关键设备。将圆柱状的岩心轴向夹持在岩心夹持器内,并在岩心的圆柱面上充入液体并施加围压,围压达到一定的值时,即可进行油水驱替实验和测量岩心渗透率试验。为了模拟井下的温度状况,上述实验中通常需要对岩心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加热方法为:将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一并置于烘箱中,用烘箱中的热气体对岩心进行加热,在烘箱外进行数据读取。该种形式的岩心夹持器对岩心不能直接进行加热,使得对于岩心的温度把握不准确,同时该加热过程缓慢,加热时间长,效率低,耗能大,加大了实验成本,还不能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心夹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堵头、压盖、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堵头和压盖各有两个,分设在筒体的两端,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直接夹持岩心的夹持端,夹持端被堵头和压盖封装在筒体内,岩心夹持在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之间,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内设置有导热油,筒体的侧面设置有围压入口管,所述的岩心的外侧套有胶筒,胶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为围压腔,围压腔与围压入口管连通,胶筒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夹持端的外侧为锥面结构,锥面与胶筒配合实现围压腔与岩心的密封隔离,所述的活动夹持件内设置有介质进入通道,所述的固定夹持件内设置有介质排出通道,所述的活动夹持件所在一侧的压盖上设置有夹紧丝杠,夹紧丝杠通过连接套连接在活动夹持件的端部。

所述的加热套内设置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通电后实现对导热油的加热。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凹槽,胶筒上与该环形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的形状相适应的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岩心夹持器的筒体外设置了加热套,加热套通过导热油对筒体进行加热,使用导热油可将加热温度限制在较低范围内(通常为150℃左右),既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加热,又可避免加热温度过高破坏岩心的组分。

2、本实用新型并不是通过热油循环使筒体周围的导热油保持温度,而是通过直接加热导热油的方式来维持导热油的温度,与热油循环的方式相比,结构大大简化。

3、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凹槽,胶筒上与该环形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的形状相适应的环形凸起。通过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的配合,胶筒的密封可靠性大大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围压腔与岩心之间的隔离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夹紧丝杠,2-活动夹持件,3-压盖,4-筒体,5-岩心,6-胶筒,7-堵头,8-固定夹持件,9-介质排出通道,10-加热套,11-围压入口管,12-围压腔,13-介质进入通道,14-连接套,15-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筒体4、堵头7、压盖3、固定夹持件8和活动夹持件2,堵头7和压盖3各有两个,分设在筒体4的两端,固定夹持件8和活动夹持件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直接夹持岩心5的夹持端,夹持端被堵头7和压盖3封装在筒体4内,岩心5夹持在固定夹持件8和活动夹持件2之间。

所述筒体4的外侧设置有加热套10,加热套10内设置有导热油,加热套10通过导热油对筒体4进行加热,使用导热油可将加热温度限制在较低范围内(通常为150℃左右),既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加热,又可避免加热温度过高破坏岩心的组分。

所述的加热套10内设置有电热装置,电热装置通电后实现对导热油的加热。本实用新型并不是通过热油循环使筒体4周围的导热油保持温度,而是通过直接加热导热油的方式来维持导热油的温度,与热油循环的方式相比,结构大大简化。

筒体4的侧面设置有围压入口管11,所述的岩心5的外侧套有胶筒6,胶筒6与筒体4内壁之间的空间为围压腔12,围压腔12与围压入口管11连通,胶筒6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夹持端的外侧为锥面结构,锥面与胶筒6配合实现围压腔12与岩心5的密封隔离,隔离效果显著。所述的夹持端的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凹槽,胶筒6上与该环形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的形状相适应的环形凸起15。通过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15的配合,胶筒6的密封可靠性大大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围压腔12与岩心5之间的隔离的有效性。

所述的活动夹持件2内设置有介质进入通道13,所述的固定夹持件8内设置有介质排出通道9。

所述的活动夹持件2所在一侧的压盖3上设置有夹紧丝杠1,夹紧丝杠1通过连接套14连接在活动夹持件2的端部,所述的连接套14使得夹紧丝杠1的端部与活动夹持件2的端部保持对中,从而使夹紧丝杠的运动更平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