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79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全站仪支撑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站仪支撑架。



背景技术:

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全站仪使用时要放置在全站仪支撑架上,通过调节全站仪支撑架能使全站仪保持水平,进而使其具有合适的观察基准。

全站仪支撑架包括支撑台和铰接在支撑台下方的三条支撑腿。当全站仪支撑架架设在水平地面上时,只要保证三条支撑腿叉开的角度相等就能使全站仪支撑架上的支撑台保持水平,进而使得全站仪保持水平。但在实际使用中,地面往往是不平整的,同时同一区域内的地面的松软程度也不一致,支撑腿放到地面上后三条支撑腿的下陷程度不统一,这时工作人员要弯腰整理支撑腿下方的地面,重新调整支撑腿的位置,然后站起来观察全站仪的水平度,然后再弯腰整理地面,再观察全站仪的水平度,多次重复调整、观察使支撑台保持水平。

这样多次的重复步骤很耗费操作人员的体力,给人们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站仪支撑架,它具有调节支撑台水平时较为省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站仪支撑架,包括支撑台,铰接于支撑台下方的三条支撑腿,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台上的万向调节装置,所述万向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支撑台上的底座,竖直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架,转动连接支架的吊架,转动连接吊架的连接架,转动连接连接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能在3个方向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能在3个方向上转动,全站仪安装于安装架上,进而能在3个方向上转动。当支撑台不处于水平位置时,全站仪也不处于水平位置,这时通过调节安装架在三个方向上的转动就能将全站仪调节到水平位置。工作人员无需再重复的弯腰平整地面,以站立姿势就能完成全站仪的调节工作,进而节省了体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呈“C”字形且下端连接于底座,吊架呈“C”字形且其上端转动连接支架,连接架呈“C”字形且其中部转动连接于吊架下端,安装架呈“U”字形且连接于连接架两端之间,吊架能在Y轴方向上转动,连接架能在Z轴方向上转动,安装架能在X轴方向上转动,吊架与支架,连接架与吊架,安装架与连接架均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吊架能够实现安装架在Y轴上的调节,转动连接架能够实现安装架在Z轴上的调节,这样安装架就能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调节,安装架在每个方向上的调节都是相互独立的,调节较为方便、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上的齿轮以及套筒、固定在转轴一端的挡板、固定于挡板上的限位座、连接于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齿轮转动的卡位件,所述齿轮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套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和套筒在转轴上同步转动,挡板用于防止齿轮和套筒在转轴上滑移出界,限位座和卡位件的配合对齿轮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定,进而限定安装座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件包括推杆,套设于推杆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推杆上用于挡住第一弹簧的环形凸缘,限位座上开设有连通内侧的通孔,推杆一端呈楔形且穿过所述通孔插入齿轮上当前的两齿之间,所述卡位件还包括套设于推杆用于向通孔内部挤压第一弹簧的压圈,压圈的外圈与通孔过盈配合,内圈和推杆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圈向通孔内部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作用于环形凸缘上促使推杆顶入通孔内部,推杆伸入通孔的一端呈楔形,在第一弹簧的挤压下,推杆的楔形端抵设于齿轮上的两个牙齿之间,进行阻止安装架的转动。要转动安装架时,人力提起推杆克服第一弹簧弹性力使得推杆的楔形端脱离齿轮,这时可以随意调节安装架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包括外节、滑移连接外节的中间节以及滑移连接中间节的内节,所述外节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挡边,挡边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中间节包括滑盒,滑盒一侧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边,另一侧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齿条,在挡边背离支撑台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用于限定中间节在外节中滑移位置的定位件,滑盒内部中空且在背离支撑台的一侧开有连通内部的开口,所述内节穿设于所述滑盒中,滑盒背离外节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内节在滑盒内的滑移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腿设置成外节、中间节、内节共三节,这样外节、中间节、内节在0.5米左右,加上支撑台的高度,全站仪支架收缩后的高度在0.55米左右,而现有的全站仪支架收缩后的高度在0.8米左右,设计后的全站仪支架缩短了0.25米,尺寸更短,通过狭小空间时更为方便,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顶杆,套设于顶杆上的第二弹簧,设置于顶杆上用于挡住第二弹簧的环形凸棱,挡边上开设有连通内侧的定位孔,顶杆一端呈楔形且穿过所述定位孔插入齿条上当前的两齿之间,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套设于顶杆用于向定位孔内部挤压第二弹簧的压环,压环的外圈与定位孔过盈配合,内圈和顶杆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环向定位孔内部挤压弹簧,弹簧作用于环形凸棱促使顶杆顶入定位孔内部,顶杆伸入定位孔的一端呈楔形,在弹簧挤压下,顶杆的楔形端会抵设于齿条的两个牙齿之间,进行阻止中间节在外节上滑移。要拉出或者缩回中间节时,人力提起顶杆克服弹簧弹性力使得顶杆的楔形端脱离齿条,这时可以随意调节中间节在外节上的滑移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于滑盒侧壁上的螺纹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钉,当螺钉深入螺纹孔中时,其小端抵压在内节的侧壁上,限制内节的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和螺纹孔的加工较为方便,同时操作也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通过铰接件与支撑台铰接,所述铰接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侧连接两条挡边,另一侧设置有连接销,支撑台中部开设有连接全站仪的连接孔,周边以连接孔的中心为圆心周向阵列有三个凸台,三个凸台相互间隔120度,凸台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压板,在压板和凸台两侧的接缝处开设有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和压板的接缝处开设有销孔,凸台和压板上分别有半个缺口。安装支撑腿和支撑台时,将连接销放入相邻两个凸台的缺口中,然后盖合压板,再将压板和凸台连接,这样支撑腿和支撑台就连接完成了。支撑腿和支撑台的安装、拆卸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节伸出中间节的一端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包括用于插入地面的顶尖,水平连接在顶尖上方的托板以及连接在挡板和顶尖之间的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顶尖插入地面,对支撑腿起到定位作用,同时挡板可以防止土壤松软时,支撑腿继续下馅,有利于全站仪支架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位于定位孔外的一端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力通过拉动拉环就可以使得顶杆的楔形端远离齿条,操作简单、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架能在3个方向上转动,全站仪安装于安装架上,进而能在3个方向上转动。当支撑台不处于水平位置时,全站仪也不处于水平位置,这时通过调节安装架在三个方向上的转动就能将全站仪调节到水平位置。工作人员无需再重复的弯腰平整地面,以站立姿势就能完成全站仪的调节工作,进而节省了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全站仪支撑架与全站仪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万向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万向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万向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B部的放大图 ;

图6为全站仪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全站仪支撑架的支撑腿伸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支撑腿;200、外节;2000、挡边;2001、滑槽;201、中间节;2010、滑盒;2011、滑边;2012、齿条;202、内节;3、支脚;300、顶尖;301、托板;302、肋板;4、定位件;400、顶杆;401、第二弹簧;402、环形凸棱;403、压环;404、定位孔;405、拉环;5、限位件;500、螺钉;501、把手;6、铰接件;600、连接板;601、销孔;602、凸台;603、压板;604、连接销;7、全站仪;8、万向调节装置;800、底座;801、支架;802、吊架;803、连接架;804、安装架;9、转动连接件;900、转轴;901、齿轮;902、套筒;903、挡板;904、限位座;905、卡位件;9050、推杆;9051、第一弹簧;9052、环形凸缘;9053、通孔;9054、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全站仪7支撑架,参照图1、图2、图3,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台1、铰接在支撑台1下方的三条支撑腿2以及连接在支撑台1上方的万向调节装置8,万向调节装置8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台1上的底座800,竖直设置且下端一体连接底座800的“C”字形支架801,上端转动连接“C”形支架801的吊架802,吊架802呈“C”字形且能在Y轴(以图3中建立的坐标系为基准)方向上转动。吊架80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架803,连接架803呈“C”字形且能在Z轴方向上转动。连接架803的开口端部连接有安装架804,安装架804呈“U”字形且能在X轴方向上转动。吊架802与支架801,连接架803与支架801,安装架804与连接架803均是由转动连接组件实现连接。

参照图4,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转轴900、套设于转轴900上的齿轮901以及套筒902、固定在转轴900一端的挡板903、固定于挡板903上的限位座904、连接于所述限位座904用于限制齿轮901转动的卡位件905,所述齿轮901和套筒90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804与套筒902固定连接。

参照图5,卡位件905包括推杆9050,套设于推杆9050上的第一弹簧9051,设置于推杆9050上用于挡住第一弹簧9051的环形凸缘9052,限位座904上开设有连通内侧的通孔9053,推杆9050一端呈楔形且穿过所述通孔9053插入齿轮901上当前的两齿之间,所述卡位件905还包括套设于推杆9050用于向通孔9053内部挤压第一弹簧9051的压圈9054,压圈9054的外圈与通孔9053过盈配合,内圈和推杆9050间隙配合。

安装架804和连接架803通过两个转动连接组件连接,转动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架803的两端,转动连接组件中的转轴900一端连接挡板903,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803上面。齿轮901和套筒902套设于转轴900上,安装架80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套筒902上。

吊架802和连接架803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组件连接,转动连接组件位于连接架803的中部,转轴900背离挡板903的一端固定连接吊架802,连接架803套设于转轴900上且齿轮901、套筒902固定连接于连接架803。

吊架802和支架801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组件连接,转动连接组件位于吊架802的上端,转轴900背离挡板90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架801,齿轮901和套筒902套设于转轴900上,吊架802的上端与套筒902固定连接。

参照图6、图7,全站仪7支撑架的三条支撑腿2相互之间间隔120度,且每条支撑腿2都可以伸缩。

支撑腿2包括外节200、滑移连接外节200的中间节201以及滑移连接中间节201的内节202,内节202伸出中间节201的一端连接有支脚3,外节200、中间节201以及内节202三者的长度近似相等。

参照图8,外节2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挡边2000,挡边2000采用铝合金制造,在挡边2000相对的一侧开设滑槽2001。中间节201包括滑盒2010,滑盒2010内部中空且在背离支撑台1的一侧开有连通内部的开口,滑盒2010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能嵌入滑槽2001的滑边2011,另一侧一体设置能嵌入滑槽2001的齿条2012。在挡边2000背离支撑台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限定中间节201在外节200中滑移位置的定位件4。

结合图9,定位件4包括顶杆400,套设于顶杆400上的第二弹簧401,顶杆400接近挡边20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挡住第二弹簧401的环形凸棱402,定位件4还包括用于向定位孔404内部挤压第二弹簧401的压环403,压环403的外壁与定位孔404过盈配合,内圈和顶杆400间隙配合。挡边2000上开设有连通内侧的定位孔404,顶杆400接近挡边2000的一端呈楔形且插入所述定位孔404中,压环403套设于顶杆400上且向定位孔404内部挤压第二弹簧401,顶杆400的楔形端在第二弹簧401作用下插入齿条2012当前对应定位孔404的两齿之间,进行对中间节201在外节200上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在顶杆400处于定位孔404外部的一端还连接有拉环405。人力通过拉动拉环405可以使得顶杆400的楔形端远离中间节201上的齿条2012,这时可以对中间节201在外节200上的滑移位置进行调节。

参照图8,内节202用铝合金制造,其插入滑盒2010中,滑盒2010背离外节200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件5用于限制内节202在滑盒2010内的滑移位置,限位件5包括开设于滑盒2010侧壁上的螺纹孔,配合螺纹孔的螺钉500,连接于螺钉500大端的把手501。当螺钉500深入螺纹孔中时,其小端抵压在内节202的侧壁上,限制内节202的滑移。

内节202伸出中间节20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支脚3,支脚3包括用于插入地面的顶尖300,水平连接在顶尖300上方的托板301以及连接在托板301和顶尖300之间的肋板302。使用时,顶尖300插入地面,托板301可以防止土壤松软时,支撑腿2继续下馅,有利于保持整个全站仪7支撑架的平衡。

参照图10,外节200通过铰接件6连接在支撑台1上,铰接件6包括连接板600,连接板600一侧设置有连接销604,另一侧固定连接两条挡边2000。支撑台1中部开设有连接全站仪7的连接孔,周边以连接孔的中心为圆心周向阵列有三个凸台602,三个凸台602相互间隔120度,凸台602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压板603,压板603和凸台602采用螺栓连接,在压板603和凸台602两侧的接缝处开设有销孔601。相邻两个销孔601配合连接连接销604。通过连接销604和销孔601的配合,支撑腿2和支撑台1连接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