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2391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速流态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流速流态测速方法,是通过在水中放置一个水流采集器,通过水流采集器进行测速,其缺点是对测试点的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例如在长江中下流不能全流域进行该测试,或是在岸边设置多个观测点,在河流中放置漂浮物,通过观测点来实测漂浮物经过不同观测点的时间来计算流速流态,其缺点是设置观测点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传统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可进行快速的自然流速流态的测试,其测试的结果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包括漂浮支撑平台,及设在所述漂浮支撑平台的GNSS定位装置;

数据发送器与GNSS定位装置连接。

进一步讲,漂浮支撑平台上设有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端设有十字型支撑架,在十字型支撑架每个端点上各设一个GNSS定位装置。

进一步讲,漂浮支撑平台为橡胶圈,在所述橡胶圈上套有多个固定环,固定环表面设有连接孔,框架通过转轴连接在连接孔上;

所述框架上设有网带。

进一步讲,漂浮支撑平台上还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叶片。

进一步讲,漂浮支撑平台上还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该装置可以直接放置在河流上,让其在河面上自然流动,通过GNSS定位装置对该装置经过的地点进行时实数据采集,即可实现对该河流流速、流态的测定

2、通过设置十字型支撑架,在支撑架四个端点各设一个GNSS定位装置(相当于对该装置整体进行定位),可以测定该装置整体位置变化,特别适用于浪大的区域(浪大时,只有一个数据采集点,易受大浪的影响从而造成数据的失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型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如图中,漂浮支撑平台1、GNSS定位装置2、固定环3、转轴4、框架5、旋转轴6、支撑架7、旋转驱动装置8、叶片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用于测定河流自然流速流态的装置包括漂浮支撑平台1,及设在所述漂支撑平台1的GNSS定位装置2;

数据发送器与GNSS定位装置2连接,工作时,GNSS定位装置2通过数据发送器向后台发送数据,发送的频率可以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进行确定,例如数据发送器与计时器连接,在计时器上设置间隔时间,计时器按设定时间启动数据发送器向外发送数据。

工作时,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测定的河面上,让其顺着河流动,数据发送器将GNSS定位装置2实时采集的数据发送出来,用于流速、流态的计算,计算公式都是本领的公知常识,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优选的,漂浮支撑平1台为橡胶圈,在所述橡胶圈上套有二个固定环3,固定环3表面设有连接孔,框架5通过转轴4连接在连接孔上;

框架5上设有网袋,对于泥沙较大的河流,通过在固定环上连接网袋的框架5,可以增大测试装置与河流的接触面积(含泥沙较大的河流表面层与中层流速是不完成一致的,需要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从技术手段上克服这这种不均匀对最后数据的干扰,当然采用分层测定更为精确,但在长江三峡某些局部段,无法采用分层测定的办法,只能采用该装置来确服以上问题),从而更精确的测定该河流的流速与流态。

如图2中,漂浮支撑平台1上设有旋转轴6,在所述旋转轴6上端设有十字型支撑架7,在十字型支撑架7四个端点上各设一个GNSS定位装置2,因为设置支撑架7增大了漂浮支撑平台1上部的重量,易使支撑平台1重心上移,旋转轴6在外力作用下旋转,从而可以局部克服外力对支撑架7施加的动载,例如风、或浪等,在支撑架7上四个端点上的GNSS定位装置2,实际采集的数据点在坐标上用线连接后,形成一个区域(该区域可以看成该测试装置),在浪较大的河段,无论该测试装置如何翻转,都不会受影响。

如图3、4中,漂浮支撑平1台上还设有旋转驱动装置8,旋转驱动装置8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叶片9,旋转驱动装置8可以通过无线或是有线网进行控制,旋转驱动装置8可带动叶片9正向或反向旋转,从而驱动该漂浮支撑平台1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避免该装置与岸边相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