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可控渡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727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可控渡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水流动能 转化为运行动力的渡船。
背景技术
渡船是解决江河沿岸人民出行、运输问题的重要工具,而目前普 通的渡船大多是自身携带动力,或者由人工撑动。对于一些贫困山区 的宽河流,由于山势落差较大,河流的流速较大,人工撑划船只十分 危险,渡船很容易被水流冲走或冲翻。而这些河流由于其自身的地理 位置影响,对建桥的工程术和资金要求高,建桥的可能性较小,这些 河流本身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则没有得以利用,而由机械驱动的船只又 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环保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 环保、经济可行的无动力可控渡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无动力可控渡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是在船体1的底面设
置有三个轴承2,在三个轴承2中分别设有轴3,挡水板4中部与轴3 连接,其外侧与外轴5连接,三根外轴5共同连接到连接板6上,在 连接板6上设有插销孔7,在船底前后端分别固定活页8,并在活页8 上固定两条长板9,长板9的外端部设置两轴承10,轴11于轴承10 固定,并在轴11上固定螺旋桨12与划水桨13,船体l中部设有一支 架14,支架14上设双槽滑轮15,在船体1的前后端均设有滑轮16, 绳索17与船体1前后的两条长板9相连,并绕过滑轮16和双槽滑轮 15。
本实用新型直接以天然河流动力作为动力来源,实现渡河的目的, 并可以通过改变挡水板方向,交替使用螺旋桨,从而往返于两岸之间 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安全性高,由于钢丝绳与船体铰接,即使 水位变化,船体依然能保持与水面平行,不至于侧翻;二、环保性高, 船的动力完全由源源不断的水流提供,不需消耗常规能源;三、经济 可行性好,制造时仅需木材和钢材,造价低廉,特别适用于那些由于 河流急而造成出行困难的欠发达山区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 2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船体1的底面设置有三个轴承2,在三个轴承2中 分别设有轴3,挡水板4中部与轴3连接,其外侧与外轴5连接,三 根外轴5共同连接到连接板6上,以实现挡水板4与水流方向夹角的 改变。在连接板6上设有插销孔7,通过在插销孔7中插入插销以固 定挡水板4与水流方向的夹角。在船体1的前后端均设有滑轮16,绳 索17与船体1前后的两条长板9相连,并绕过滑轮16和双槽滑轮15。 本实用新型在船体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活页8,在活页8上固定 两条长板9,在长板9的末端固定两轴承,螺旋桨12与划水桨13固 定于轴11上,并与轴承连接。在船体1中部设一支架14,并在上端 固定一双槽滑轮15,在船体1前后两侧的长板9上系一绳索17,通过 双槽滑轮15的摇动控制绳索17,进而控制两个螺旋桨12的升降。在 两岸设置立柱,立柱上固定上钢丝绳,钢丝绳上设置滑轮,滑轮与在 船身迎水侧固定,以使船体可沿钢丝绳的方向平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需要不断对挡水板4和螺旋桨12做出调整,
使之与水流方方向夹角不同,挡水板4所受与河岸垂直的分力的方向 不同,由于船体1前后的两螺旋桨转向相反,故在船行驶时只能有其 中一个放入水中,当水流带动螺旋桨转向相反,故在船行驶时只能有
其中一个放入水中,当水流带动螺旋桨时,带动与其同轴转动的划水 桨转动,从而带动桨板划水,给船一个与前进方向相同的力,同时考 虑到船的行进受水流大小的影响,为了保持船体的平稳,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在必要时刻配重。
具体过程如下
船的初始位置设置在码头后,首先转动双槽滑轮,船头的螺旋桨 系统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放入水中,将双槽滑轮15顺时针转动,船的右 边螺旋桨由于其重力作用放入到水中,左边的螺旋桨的便被吊起露出 水面。双槽滑轮15转到适当的位置后,插上插销以固定双槽滑轮15。 然后拨出固定船侧摆板的插销后,转动摆板,摆板将带动船底的挡水 板转过规定角度,并且最终紧靠船的侧面板,插上插销使其固定。经 上述操作后,船体在螺旋桨和船底挡水板的共同作用下受到指向对岸 的力,在钢丝绳的引导下,船便平稳地向对岸驶去。当船到达对岸后, 沿反方向转动双槽滑轮,将螺旋桨的入水状态做以交换,并在滑轮转 动到规定位置后插入插销使双槽滑轮得以固定。此时,然后拨出用以 固定船侧摆板的插销,推动摆板使其绕首船底的轴转过规定的角度并 紧靠在船侧,插上插销固定,此时船体受到指向对岸的力,从而返回 初始位置。重复以上操作,船便可以往返于两岸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可控渡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是在船体(1)的底面设置有三个轴承(2),在三个轴承(2)中分别设有轴(3),挡水板(4)中部与轴(3)连接,其外侧与外轴(5)连接,三根外轴(5)共同连接到连接板(6)上,在连接板(6)上设有插销孔(7),在船底前后端分别固定活页(8),并在活页(8)上固定两条长板(9),长板(9)的外端部设置两轴承(10),轴(11)于轴承(10)固定,并在轴(11)上固定螺旋桨(12)与划水桨(13),船体(1)中部设有一支架(14),支架(14)上设双槽滑轮(15),在船体(1)的前后端均设有滑轮(16),绳索(17)与船体(1)前后的两条长板(9)相连,并绕过滑轮(16)和双槽滑轮(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可控渡船,其特征是在船体(1)的底面设置有三个轴承(2),挡水板(4)中部与轴(3)连接,其外侧与外轴(5)连接,三根外轴(5)共同连接到连接板(6)上,在船底前后端分别固定活页(8),在活页(8)上固定两条长板(9),长板(9)的外端部设置两轴承(10),轴(11)上固定有螺旋桨(12)与划水桨(13),船体(1)上设有支架(14)和双槽滑轮(15),在船体(1)的前后端均设有滑轮(16),绳索(17)与船体(1)前后的两条长板(9)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将水力转化为渡船行进的动力,操作过程简单,可以经济、环保地实现安全渡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B63B35/00GK201179960SQ20082003382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吴方宁, 强继峰, 金建城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