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98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表箱。



背景技术:

电表是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电表箱是用来装电表和控制电能表开关的工具,电表箱内通常有电表安装槽和保安器安装槽。很多住宅的电表箱都有老化、线路凌乱的问题,由电表箱引发的火灾大多数集中在夏季的凌晨或傍晚,因为这个时候属于用电高峰期,一旦电气线路老化,电线会因为过热烧焦绝缘皮,因线路短路发生自燃,则整个表箱内的电表和保安器都会烧坏,甚至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在电表箱内起火后第一时间扑灭火源的电表箱,这样火源才不会损害到电表及保安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预防因电表箱起火而引发火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电表箱内起火后第一时间扑灭火源的电表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表箱包括箱体、电表放置槽、保安器放置槽、控制装置、灭火装置、烟雾感应器、温度传感器、报警装置、通风孔、通风孔挡板、透明视窗、锁;其中,所述电表放置槽与保安器放置槽相对应设置在箱体下方内部;所述灭火装置相对应设置在箱体上方内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方外部;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方外部;所述透明视窗相对应设置在电表放置槽上方;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箱体的锁;所述灭火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通风孔挡板与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电表放置槽相连;所述烟雾感应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保安器放置槽相连。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表面涂敷有抗静电涂层。

进一步,所述电表放置槽和保安器放置槽由箱体内中空部分充当。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处理器、继电器。

进一步,所述灭火装置为干粉灭火器。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包含报警灯和蜂鸣器或者语音提示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是直径为1~5mm的圆孔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挡板由控制装置控制,可上下活动。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为:快速扑灭火源,避免火灾发生;保护电表箱内部电表及保安器不被烧坏;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报警。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电表箱结构示意图:箱体1、电表放置槽2、保安器放置槽3、控制装置4、灭火装置5、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报警装置8、通风孔9、通风孔挡板10、透明视窗11、锁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预防因电表箱起火而引发火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电表箱内起火后第一时间扑灭火源的电表箱,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表箱包括箱体(1)、电表放置槽(2)、保安器放置槽(3)、控制装置(4)、灭火装置(5)、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报警装置(8)、通风孔(9)、通风孔挡板(10)、透明视窗(11)、锁(12);其中,所述电表放置槽(2)与保安器放置槽(3)相对应设置在箱体(1)下方内部;所述灭火装置(5)相对应设置在箱体(1)上方内部;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箱体(1)上方外部;所述报警装置(8)设置在箱体(1)上方外部;所述透明视窗(11)相对应设置在电表放置槽(2)上方;所述箱体(1)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箱体(1)的锁(12);所述灭火装置(5)与控制装置(4)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装置(4)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报警装置(8)与控制装置(4)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通风孔挡板(10)与控制装置(4)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分别与电表放置槽(2)相连;所述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分别与保安器放置槽(3)相连。

进一步,所述箱体(1)内表面涂敷有抗静电涂层。

进一步,所述电表放置槽(2)和保安器放置槽(3)由箱体(1)内中空部分充当。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开关、处理器、继电器。

进一步,所述灭火装置(5)为干粉灭火器。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8)包含报警灯和蜂鸣器或者语音提示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是直径为1~5mm的圆孔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挡板由控制装置(4)控制,可上下活动。

平时通风孔(9)是打开的,方便电表箱内部散热,当烟雾感应器(6)、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电表箱发生火灾时,通风孔挡板(10)在控制装置(4)的控制下向下滑动封闭通风孔(9),切断电表箱内部的空气来源。灭火装置(5)和报警装置(8)在控制装置(4)的控制下同时启动。报警装置(8)的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灭火装置(5)灭火成功后需要人工检查线路损坏情况以及打扫电表箱内部的干粉;第二,若灭火不成功,报警装置(8)可以警示人员继续实施第二轮灭火。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