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13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电源测试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接口丰富,占用空间小,内部集成度高,接线方便的电源测试台。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气设备测试时,需要为测试设备提供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 AC/DC电压、电流源等,当供电接口种类不能满足测试所需时,会造成部分测试过程无法继续进行,同时由于供电接口分散,易造成测试设备与供电接口之间接线不便,并占用测试空间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可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AC/DC电压、可调电压、可调电流源等,接口丰富;占用空间小,内部集成度高,与电气设备之间接线方便;解决由于供电接口种类不足引起的部分测试过程无法继续进行,同时避免由于供电接口分散引起的与测试设备之间接线不便、占用测试空间等问题。

电源测试台内部设计有不同的电气回路与控制回路,以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AC/DC电压、可调电压、可调电流源等,可在操作面板上方便的控制接口输出及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进行紧急停止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口丰富,占用空间小,内部集成度高,接线方便的电源测试台。

电源测试台,包括:

台架,所述台架为设有电源接口的台架式,上部设有仪表面,底部设有支撑腿,前面设有前门,后面设有后门,内部设有电压转换装置,所述仪表面的下方设有工作台;

所述电压转换装置一端通过电源接口连接电源线,另一端连接电压源,所述电压源为交流380V、220V、110V、24V电压源,直流110V、24V、12V 电压源,0~220V可调单相交流电压源,0~690V可调三相交流电压源,0~ 5V可调电流源,0~9V可调电流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每个电压源分别连接指示灯,电压表,插口和开关,所述指示灯,电压表,插口和开关设置在仪表面上。

所述前门和后门为双开门。

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抽屉。

所述支撑腿为四个,分布在台架的底部四角。

所述仪表面为倾斜式,由上到下依次为电压表,指示灯,开关和插口。

本实用新型台架为设有电源接口的台架式,上部设有仪表面,底部设有支撑腿,前面设有前门,后面设有后门,内部设有电压转换装置,仪表面的下方设有工作台;电压转换装置一端通过电源接口连接电源线,另一端连接电压源,所述电压源为交流380V、220V、110V、24V电压源,直流 110V、24V、12V电压源,0~220V可调单相交流电压源,0~690V可调三相交流电压源,0~5V可调电流源,0~9V可调电流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每个电压源分别连接指示灯,电压表,插口和开关,指示灯,电压表,插口和开关设置在仪表面上。优化设计电源测试台内部电气回路与控制回路,并增加急停保护功能,同时在操作面板上合理布置操作元件及供电接口位置,以便于测试人员操作与接线。本实用新型接口丰富,占用空间小,内部集成度高,接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向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主视向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台架,2、工作台,3、前门,4、支撑腿,5、后门,6、仪表面, 7、电源接口,8、电压转换装置,11、指示灯,12、电压表,13、插口, 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电源测试台,包括:台架1,台架1为设有电源接口7的台架式,上部设有仪表面6,底部设有支撑腿4,前面设有前门3,后面设有后门5,内部设有电压转换装置8,仪表面6的下方设有工作台2;电压转换装置8一端通过电源接口7连接电源线,另一端连接电压源,电压源为交流380V、 220V、110V、24V电压源,直流110V、24V、12V电压源,0~220V可调单相交流电压源,0~690V可调三相交流电压源,0~5V可调电流源,0~9V 可调电流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每个电压源分别连接指示灯11,电压表12,插口13和开关14,指示灯11,电压表12,插口13和开关14设置在仪表面6上。

前门3和后门5为双开门。工作台2下方设有抽屉。支撑腿4为四个,分布在台架1的底部四角。仪表面6为倾斜式,由上到下依次为电压表12,指示灯11,开关14和插口13。

优化设计电源测试台内部电气回路与控制回路,并增加急停保护功能,同时在操作面板上合理布置操作元件及供电接口位置,以便于测试人员操作与接线

电源测试台面板上可提供如下的供电接口及相应输出显示

1.交流380V,220V,110V,24V电压;

2.直流110V,24V,12V电压;

3.0~220V可调单相交流电压;

4.0~690V可调三相交流电压;

5.0~5/9V可调电流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