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225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检测用的装置,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环境、水产养殖等行业常需要对不同深度水体开展现场分析测试工作,通常情况下,限于技术、水下环境的复杂性等原因无法将仪器探头直接放至几十甚至数百米深度处开展原位监测,而需要采集待测深度水体至地面开展测试工作,但水样采集后在近地面测试过程中,其理化性质会直接受近地面环境因素(如光照、气温、风等)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现场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因此需要一种能最大程度减缓水体理化性质变化的装置,但当前尚无此类装置,这正是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出发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避光隔热流通池以及利用该流通池对水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主要由盖体、池体两部分组成,该流通池能很好地满足水体野外现场测定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盖体和池体,在所述的盖体具有一定厚度并部分地嵌入池体内;在所述的盖体上设有多个直径大于探头外径的探头孔,在所述的探头孔上部连接有探头固定装置,探头穿过探头固定装置、探头孔插入到池体内;所述的盖体及池体设有隔热层,在所述的隔热层外设置有避光层;在所述的池体底部设有进/排水口,在进/排水口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设有多个探头孔,可将多个探头插入池内,实现多个指标的同时测试,最大限度减少检测用水量,取水量相应减少,达到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一个中空螺栓柱,中空螺栓柱的内径与探头孔直径一致,螺栓柱上端设有与其规格相适应的异径中空紧固螺帽;中空紧固螺帽顶部内径与探头孔直径及螺栓柱内径一致;中空紧固螺帽中下部内径与螺栓柱外径一致。

进一步的,在螺栓柱顶端与紧固螺帽之间设具有一定伸缩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环;为避免池体内水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在螺栓柱顶端与紧固螺帽之间设具有一定伸缩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环。具体使用方法为:探头插入到既定位置,池体内水体充满后用力拧紧紧固螺帽以压缩垫环,使垫环变形挤压探头外壁,从而达到密封池体内水体,隔绝池体内外物质、能量交换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主体为一个底部为半球形、上部为圆筒形的结构,此结构可实现用较少水量即可满足仪器正常检测的要求,以减轻深处取水工作量;同时,该结构也便于对池体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进/排水口位于球形底的最低处,此结构在进水时可保证水位缓慢上升,避免上部进水带来的跌水曝气效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待测水样的原真性;排水时则可保证池体内水体最大限度地排出,避免残留水样对之后样品测试结果的影响。

进一步的,在池体的底部设有环形柱脚,所述的环形柱脚为池体外壁圆筒结构的向下延伸结构,延伸长度以超过进/排水口一定高度、方便其与取水容器排水管的连接、拔除操作为限。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排水口与以一定角度由池底到池壁方向向下倾斜的进/排水通道相连,以防止水体在通道内滞积,实现顺利排水。进/排水口位置高于环形柱脚底一定高度,进/排水控制采用直通式阀门,以便于与取水容器排水管的连接、拔除操作。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池体外设有挂钩式把手,挂钩式把手与池主体连接处设在池体中上部,至少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作把手,便于携带;二是在需要时可以将流通池挂在一定高度处,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体和池体外部用搭扣连接,搭扣挂钩设在盖体上,搭扣主体设在池体上部近边缘处。盖体和池体之间设具有一定弹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圈,以增强连接后的密封性。搭扣地设置方便了流通池两大组成部分的拆装,便于清理池内壁及探头等工作。

具体的,利用所述的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对待测水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如下,

使用时,先用待测水样将探头及池体内部所有会与待测水样接触部位冲洗三遍,将盖体、池主体连接,然后将探头插入池体内,探头底端的测试部位距池体内壁、池体底部均有一定距离,且垫环处于原始状态;

将取水容器排水管与进/排水口连接,打开阀门,使待测水体缓缓流入池体内直至从探头孔溢出,关闭阀门,拧紧探头孔上部紧固螺帽,压缩垫环,使池体内外环境隔绝,将除有探头插入外的其它探头孔以与螺栓柱规格相匹配、化学性质稳定的堵头密封,即可开始测试工作;可选择的,在取水容器排水管与进/排水口之间可增加过滤装置,以去除与测试指标无关的杂物,可减少池体内部清理工作量。

测试完成后,拧松紧固螺帽或拔除堵头,打开进/排水口阀门将水样排出;亦可打开盖体直接将水样倾倒,倾倒前应打开进/排水阀门,以保证倾倒的彻底性。

若某探头工作过程中会对别的探头测试产生干扰,则可用三通构件将两池进水口联通,干扰探头与弱/非干扰探头分别放置在不同池体内开展测试工作,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有避光隔热层及密封构件,可使待测水体在检测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与外界环境(光、热等)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处于无光、恒温状态,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配有挂钩式把手,不仅便于携带,还能在需要时悬挂固定,实现多种使用情境下的便捷检测。再者,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探头孔,能同时插入多个探头,实现多个指标的同时测试,可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池体为半球形底上接圆筒形结构,此结构可最大限度减少检测用水量,也方便池内清理。本实用新型盖体、池体间以搭扣连接,拆装方便。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效,用水量少,能很好地满足水体野外现场测定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图

图3为二池联通模式结构图;

图中:Ⅰ为盖体,Ⅱ为池体。1:中空紧固螺帽;2:垫环;3:中空螺栓柱;4:探头孔;5:挂钩式把手;6:内壁;7:隔热层;8:避光层;9:环形柱脚;10:搭扣;11:探头;12:阀门;13:进/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水样采集后在近地面测试过程中,其理化性质会直接受近地面环境因素(如光照、气温、风等)地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现场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因此需要一种能最大程度减缓水体理化性质变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如图1、2所示的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盖体I和池体II,(本实用新型的盖体I和池体II外部用搭扣10连接,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连接,只要能保证密封性即可),在所述的盖体I具有一定厚度并部分地嵌入池体II内;在盖体I上设有多个直径大于探头外径的探头孔4,多个探头孔,可将多个探头插入池内,实现多个指标的同时测试,最大限度减少检测用水量,取水量相应减少,达到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在所述的探头孔4上部连接有探头固定装置,探头11穿过探头固定装置、探头孔4插入到池体II内;所述的池体II外设有隔热层7,在所述的隔热层7外设置有避光层8;在所述的池体底部设有进/排水口13,在进/排水口13设有阀门12。

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中的进/排水口13是指进水口和排水口为同一个口,当进水时,此口为进水口,在排水时,此口为排水口,进/排水口13与一个进/排水通道相连,阀门12安装在该通道上。

该实用新型的进/排水口13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口,一个口作为进水口,另一个口作为排水口;此时,每个口均连接一个通道,每个通道上均安装有一个阀门。

进一步的,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一个中空螺栓柱3,中空螺栓柱3的内经与探头孔直径一致,螺栓柱上端设有与其规格相适应的异径中空紧固螺帽1;中空紧固螺帽1顶部内径与探头孔直径及螺栓柱内径一致;中空紧固螺帽1中下部内径与螺栓柱外径一致。

中空紧固螺帽1、螺栓柱、探头孔三者自上而下形成直径一致的筒体,可保证探头在池体内处于近乎垂直状态而与池体内其余探头保持一定距离,尽可能减小不同探头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

进一步的,在螺栓柱顶端与紧固螺帽1之间设具有一定伸缩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环2;为避免池体内水体与外界大气的直接接触,在螺栓柱顶端与紧固螺帽1之间设具有一定伸缩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环2,探头11插入到既定位置,池体内水体充满后用力拧紧紧固螺帽1压缩垫环,使垫环2变形挤压探头11外壁,从而达到密封池体内水体,隔绝池体内外物质、能量交换的目的。

这里所述的具有一定伸缩性是指垫环2有一定的弹性,在其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可以伸缩;所述的化学性质稳定是指在整个装置测试过程中,垫环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的弹性等性能;进而保证装置密封性。

进一步的,在测试时,如果探头孔数量多于探头数量,多余孔可用内径与孔直径一致的堵头密封,进而保证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该装置中的探头孔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探头11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具体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池体由池主体、环形柱脚9、进/排水口13与通道及阀门12、挂钩式把手5等部分组成。

池主体底部为半球形、上部为圆筒结构,此结构便于对池内部进行清理,其包括内壁6和外壁,在内壁6和外壁之间设有隔热层7,外壁层为避光层8;这里所述的隔热层7的功能主要是隔热,避光层8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光,因为水样采集后在近地面测试过程中,其理化性质会直接受近地面环境因素(如光照、气温、风等)地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现场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因此该装置需要进行隔热和避光设计。

进/排水口13位于球形底最低部,此结构在进水时可保证水位缓慢上升,避免上部进水带来的跌水曝气效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待测水样的原真性;排水时则可保证池内水体最大限度地排出,避免残留水样对之后样品测试结果的影响。

环形柱脚9为池体外壁圆筒结构的向下延伸,延伸长度以超过进/排水口一定高度、方便其与取水容器排水管的连接、拔除操作为为限。

进/排水通道以一定角度由池底到池壁方向向下倾斜,以防止水体在通道内滞积,实现顺利排水。进/排水口位置高于环形柱脚底一定高度,进/排水控制采用直通式阀门,以便于与取水容器排水管的连接、拔除操作。

挂钩式把手5与池主体连接处设在池体中上部,至少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作把手,便于携带;二是在需要时可以将流通池挂在一定高度处,便于操作。

盖体I和池体II外部用搭扣10连接,搭扣挂钩设在盖体上,搭扣主体设在池体上部近边缘处。盖体和池体之间设具有一定弹性、化学性质稳定的垫圈,以增强连接后的密封性。搭扣地设置方便了流通池两大组成部分的拆装,便于清理池内壁及探头等工作。具体的,利用所述的便携式多通道避光隔热流通池对待测水体进行检测方法,如下,

使用时,先用待测水样将探头及池体内部所有会与待测水样接触部位冲洗三遍,用搭扣将盖体、池主体连接,然后将探头依次经由中空紧固螺帽、垫环、中空螺栓柱、探头孔插入池体内,探头底端测试部位距池体内壁、池底均有一定距离,此时垫环处于原始状态。

将取水容器排水管与进/排水口连接,打开阀门,使待测水体缓缓流入池体内直至从探头孔溢出,关闭阀门,拧紧探头孔上部紧固螺帽,压缩垫环,使池体内外环境隔绝,将除有探头插入外的其它探头孔以与螺栓柱规格相匹配、化学性质稳定的堵头密封,即可开始测试工作;可选择的,在取水容器排水管与进/排水口之间可增加过滤装置,以去除与测试指标无关的杂物,可减少池体内部清理工作量。

测试完成后,拧松紧固螺帽或拔除堵头,打开进/排水口阀门将水样排出;亦可打开盖体直接将水样倾倒,倾倒前应打开进/排水阀门,以保证倾倒的彻底性。

此外,如图3所示,当某探头工作过程中会对别的探头产生干扰,则可用三通构件将两池体进水口联通,干扰探头与弱/非干扰探头分别放置在不同池体内开展测试工作,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