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15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领域,涉及一种流量仪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污流量计。



背景技术:

流量仪表是过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中的大类仪表之一,它被广泛适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工、石油、交通、建筑、轻纺、食品、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发展工农业生产,节约能源,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流量计是用以测量管路中流体流量的仪表,分为电磁流量计和机械流量计。其中,机械流量计由于造价低,结构简单,应用较为广泛。机械流量计采用液压推动流量计内部的叶轮带动各个相互配合的齿轮旋转,流量计的计数机构用来记录齿轮的转数从而换算成流体的流量显示在流量计的表盘上,现有技术中,位于计量机构中的叶轮和齿轮位于一个腔中,由于流体中有时参杂杂质,会随着叶轮进入到齿轮附近,最终增大齿轮旋转的摩擦力,严重时导致齿轮卡死从而降低流量计的精确度,降低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流体中杂质进入到齿轮等精密部件的防污流量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流量计,包括用于流通液体的流体腔壳、与流体腔壳配合且带有计数机构的计数腔壳,所述流体腔壳内设置有可被液体驱动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腔壳与计数腔壳装配之后于计数腔壳的底部形成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上部由横板将空腔与计数腔壳隔开,所述空腔内带有可将叶轮的转动圈数传递至至计数腔壳的计数腔中的计数机构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受叶轮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穿过流体腔壳的顶板之后进入所述空腔与横板相接,并且转轴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3-0.5毫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流体腔壳直接与计数腔壳相接,工作时流体易进入计数机构中,流体中的杂质易滞留在计数机构内部,造成计数机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下降,本实用新型在流体腔壳下端设置一个空腔,在空腔中设置传动机构,将叶轮的转数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计数机构,空腔和计数腔壳用横板隔开,避免流体进入计数腔壳中影响技术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工作时,由于转轴与顶板之间间隙配合,间隙小于0.3毫米时可隔绝流体,但制造难度较大,0.3至0.5毫米时,流体可正常进入至空腔,但流体中的杂质能被隔绝在流体腔壳中,故本实用新型中顶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设置在0.3-0.5毫米之间,从而避免杂质进入空腔中的传动机构,防止传动机构堵死,从而提高整体计数机构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空腔中的转轴上设置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第二齿轮和计数机构之间能够带动计数机构随着第二齿轮一起转动的磁性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机构设置的第二齿轮与叶轮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后,其转动圈数与叶轮转动圈数一致,通过第二齿轮和计数机构之间相互配合的磁性结构,在横板的间隔下,两者之间的磁性结构配合后,计数机构与第二齿轮同步运转计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传导圈上方且受第二齿轮驱动的下磁传圈和受所述下磁传圈驱动位于计数腔的计数机构底部的上磁传圈,所述计数机构受上磁传圈驱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在空腔和计数腔壳隔离开的同时确保空腔中的第二齿轮旋转时,传导圈上的下磁传圈和计数机构底端的上磁传圈隔着横板相互配合计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体腔壳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上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位于流体腔壳的一侧下端,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端,该设置当进水口进水后,液压带动流体腔壳中的叶轮转动,叶轮带动转轴和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和与之磁性配合的计数机构运作,且液压自下而上作用到整个叶轮,驱动完叶轮后的水在液压作用下从位于进水口上端的出水口流出,若反向设置时,液压只驱动叶轮的上部使驱动力大大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环状凸棱,所述进水口外设置有过滤网与环状凸棱卡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在流体进入至流量计之前将较大的杂质隔离开来,防止大颗粒杂质堵塞流量计,可拆卸结构可更换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截面为“U”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截面“U”形设置方便与环状凸棱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状凸棱的下端间隔设置有卡凸,所述过滤网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卡凸配合卡接的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安装和拆卸方便,由于通过流量计的流体中会带有杂质,过滤网需时常更换。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计数腔壳下端增设空腔,其中设置的第二齿轮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其水平设置并与第一齿轮啮合,提高空腔的空间利用率,在竖直方向,其设置有传导圈和下磁传圈与计数腔壳底部的上磁传圈相互配合,驱动计数机构的正常运作,顶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配合,能将流体中的杂质隔离在流体腔壳中,确保空腔中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流畅,从而确保与第二齿轮磁性配合的计数机构运转流畅,提高计数机构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提高流量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污流量计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环状凸棱和过滤网的卡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数腔壳;2、流体腔壳;201、环状凸棱;2011、卡凸;3、过滤网;301、卡槽;4、进水口;5、出水口;6、叶轮;7、流体腔;8、转轴; 9、第一齿轮;10、顶板;11、第二齿轮;1101、传导圈;1102、下磁传圈;12、空腔;13、计数机构;1301、上磁传圈;14、计数腔;15、横板;16、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污流量计,包括用于流通液体的流体腔壳2、与流体腔壳2配合且带有计数机构13的计数腔壳1,流体腔壳2内的流体腔7中设置有可被液体驱动的叶轮6,流体腔壳2与计数腔壳1装配之后于计数腔壳1的底部形成有一空腔12,空腔12上部由横板15将空腔12与计数腔14隔开,空腔12内带有可将叶轮6的转动圈数传递至计数机构13的传动机构,整个传动机构受叶轮6的转轴8驱动,转轴8穿过流体腔壳2的顶板10之后进入所述空腔12与横板15相接,并且转轴8与顶板10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3-0.5毫米。位于空腔12中的转轴8上水平设置有与转轴8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9,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8一侧与第一齿轮9水平啮合的第二齿轮11以及与计数机构13相配合的磁性结构,第二齿轮11通过第二转轴168固定在顶板10 和横板15之间,磁性结构包括位于第二齿轮11上设置的向上凸起的传导圈1101顶端的下磁传圈1102和位于计数机构13底端与所述下磁传圈1102相对配合的上磁传圈1301,在流体腔壳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状凸棱201,流体腔壳2的一侧环状凸棱201的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出水口5和进水口4,环状凸棱201的下端间隔设置有卡凸2011,出水口5外设有与卡凸2011卡接的带有卡槽301且截面为“U”形的过滤网3。

工作时,流体经过流体腔壳2上设置的过滤网3自进水口4进入到流体腔 7中,液压自下而上带动叶轮6快速旋转,叶轮6驱动转轴8和第一齿轮9运动,由于转轴8和顶板10之间间隙配合,流体中剩余的杂质被隔离在流体腔7 中无法进入到空腔12,在液压作用下,驱动叶轮6上方的流体在出水口5流出,此时,第一齿轮9驱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传导圈 1101上的下磁传圈1102在第二齿轮11的旋转下同时旋转,与下磁传圈1102 隔着第二横板15相对设置的上磁传圈1301在磁力作用下也和第二齿轮11一起旋转,上磁传圈1301带动计数机构13旋转计数,从而使位于计数腔14中的计数机构13准确运作,计数腔14中无流体进入,确保技术机构在无污环境中运作,空腔12由于顶板10和转轴8间隙配合使流体能进入空腔12而流体中的剩余杂质无法进入,从而保证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之间的流畅啮合,从而提高整个技术机构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而使整个流量计的使用寿命增加。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