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收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3155发布日期:2019-01-05 08:5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试样收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了保管、收纳多个试样而使用的试样收纳体。试样收纳体例如用于在药物开发领域将药物开发用试样收纳、保管于仓库内,或者在医学领域将保有dna等基因信息的试样、检体收纳、保管于仓库内。由于小容量化的发展,有时也被称为微型管。



背景技术:

在医药品或化学品的研究、开发中,经常将多个试样收纳、保管于冷冻保存容器中。例如,为了进行比较对照实验、研究而制作多个稍微改变条件或配比等的样品,在所需期间内对它们进行管理并收纳、保管等。

作为如上述那样同时对多种样品以单个分开的形式进行收纳、保管的构件,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孔板型的试样收纳管块类型、以及配置多个微型管型的试样收纳管并且排列于收纳架的微型管阵列这两种类型的试样收纳系统。

微型管阵列类型是将一个一个独立的被称为微型管的小试样收纳体排列为阵列状而收纳、保管于收纳架的构件。微型管是高度为几厘米左右的塑料制等的收纳管,一个一个独立存在,可以单独作为试样收纳体使用,也可以通过以将多个排列为阵列状的方式保管于收纳架,从而作为同时收纳、保管多个试样的微型管阵列使用。

微型管的小型化不断发展。通过使用小微型管,能够在架中保存多个微型管,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昂贵的冷藏保存装置或冷冻保存装置的内容积。对于试样的分析技术等提高,保存于内部的试样的量也较少即可,因此微型管小容量化。

作为小型的微型管,具备:在上表面具有开口且能够在内部收纳试样的管主体、以及将收纳有试样的试样收纳体的上表面开口牢固地密封的盖体。螺合型的微型管为盖与主体容器分离的隔离型,两者并不一体化。

盖体有螺合型和按压塞型。

图16是简单地示出以往的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的图。

如图16所示,在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中,按压塞型的盖体14与管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5,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开闭。管主体4与盖体14由铰链17连接,即便在将盖体14从管主体4取下的状态下,盖体14也因铰链17而不分离。

图16的盖体的上表面平坦,但盖体的内表面具有突起,嵌合于管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5。

该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主要通过拇指等手动操作使盖体14的凸缘15弹起,将盖体14推起从而打开管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5,并通过拇指等手动操作从上方按压盖体14从而封闭管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5。

在该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中,也有为了防止按压塞型的盖体14从管主体4的开口5意外脱落而在两者间进行锁定的结构。

该以往的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有多个变化,但作为基本形状在市场上广泛普及,并用于多种多样的研究。

随着该以往的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的普及,收纳架、各种检查装置与该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对应,从而难以替换为与外形不同的其他类型的微型管对应,事实上成为默认标准形状之一。

另外,过去储存的大量的试样收纳体多为该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基于与过去储存的试样的匹配性的关系,预测该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会一直使用下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34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微型管阵列而言,一个一个的微型管为独立的试样收纳体,因此需要单独识地别各个收纳体,近年来,如下技术受到关注:事先在收纳管的侧面或底面写入将试样的管理信息等编码化而成的条形码、二维码等,并在管理的过程中读取该条形码、二维码等而进行管理。

由于也存在误读等风险,因此无法在表面携带数字等能够目视的信息,基本上基于通过激光等写入的印刷码信息的读写来进行信息管理。

在此,对于微型管的自动处理的内容也多样化。微型管从架的取出、微型管的搬运、微型管向架的收纳、向试样分析装置的投入、回收等通过多个自动机来处理。此时必需访问微型管来单独确定。因此,在自动机中若微型管携带信息的写入处理机构无法根据微型管的类型进行应对,则无法通过激光等进行印刷码信息的写入,无法进行利用自动机的信息管理。

一直以来,试样收纳体重视内部的试样的保存性而要求使用在化学方面耐药品性大、且刚性较大的具有热塑性的聚丙烯(pp)等烯烃系材料的透明材料,尤其是具有如图16所示的外形的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为通过手指、机械等将盖体14的凸缘15推起而将盖体14开闭的机构,因此盖体14理所当然地使用为透明材料且刚性较大的聚丙烯(pp)。管主体4也一并由为透明材料且刚性较大的聚丙烯(pp)等形成。因此,在以往的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中没有预先将信息写入的区域,事实上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在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1中利用激光等预先进行了信息的写入的例子。

尤其是,在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类型的微型管由于凹陷较大地存在,因此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写入本身难以实现。

另外,在微型管小型化的过程中,若通过在管主体的侧面粘附贴片等而设置写入区域,则其圆周区域成为不透明区域而无法观察管主体的内部,从而阻碍管内部的易观察性。另外,在粘附有贴片的情况下,也有发生贴片的剥离或脱落的可能性。

另外,在微型管小型化的过程中,即便在盖体表面粘附贴片等而设置写入区域,也存在其区域小从而无法充分确保写入二维码的大小的情况。尤其是,若为如图12那样在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的类型,则难以确保写入二维码的区域,即便想要在盖体表面的凹陷处粘附贴片而用作写入区域,也存在粘附贴片本身难以实现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微型管小型化的过程中,在带铰链的按压塞型的微型管中确保印刷二维码的写入区域。另外,其目的在于利用该写入区域进行无剥离脱落可能的不可逆的信息添加。另外,使盖体的开闭操作容易进行。进一步,其目的还在于提供提高在微型管的内部收纳的试样的可视性的方法、容易获取在微型管的内部收纳的试样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为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其具备:收纳试样的管主体、将所述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密封的按压塞型的盖体、以及将所述管主体与所述盖体连结的连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所述盖体以及所述连结体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其一部分由透光性材料形成,其他部分由能够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形成,至少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管主体的底面设置有所述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至少能够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管主体的底面这两方进行信息的写入。

也就是说,在管主体与盖体由连结体连结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在盖体上表面和管底面设置有写入区域。在以往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不存在像这样将写入区域设置至盖体的上表面的例子,在本发明中初次将写入区域设置至盖体的上表面。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进一步扩大由不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连结部、管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管主体的底面为止而形成为连续体。

像这样,在以往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不存在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连结部、管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管主体的底面为止而将不透明材料设置为连续体的例子,在本发明中初次设置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底面为止连续的写入区域。

在此,连结部能够构成为具备不透明材料与透光性材料的双层结构,弯曲的内侧层为透光性材料而外侧层由不透明材料构成。与将连结体整体设置为柔性的材料相比,通过形成双层结构而形成刚性比较高的层,从而结构强度提高。在此,外侧的弯曲伸缩比例大,因此弯曲的内侧层为透光性材料而外侧层为不透明材料。

作为材料,优选不透明材料为具有弹力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材料,透光性材料为刚性大的热塑性塑料树脂材料。

盖体为按压塞型,因此只要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部分或向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嵌入的盖体的按压塞结构部分的任一方或双方由不透明材料形成,则能够容易进行按压塞结构的嵌入,且容易确保密封状态。

接下来对盖体的结构进行详细观察。

盖体有两种类型。

在第一类型中,盖体的类型为上表面平坦的类型。

也就是说,盖体在其上表面具有平坦的平坦形状,在其底面具备向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嵌入的立体形状。

在该上表面平坦型中,不透明的写入区域部分在盖体的外周缘具备除连结部以外的刚性大的透光性材料以马蹄形的形状伸出而成的部分。另一方面,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设置于盖体的上表面的平坦形状的中央部。也就是说,信息印刷码印刷于盖体上表面的平坦面。

在第二类型中,盖体的类型为在上表面具有凹陷的类型。

也就是说,盖体的上表面呈平坦且在中央部具有凹陷的形状,且盖体在底面具备向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嵌入的圆柱形状。

在该上表面凹陷形状型中,不透明的写入区域部分在盖体的外周缘具备除连结部以外的透光性材料以马蹄形的形状伸出而成的部分。另一方面,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设置于马蹄形的外周缘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印刷码印刷于在盖体的上表面残留的平坦面,或者印刷于盖体的凹陷形状的内底面。

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具有容易观察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视觉性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不透明材料的连续体的区域为一处且呈上下直线状的形状,且其宽度比管主体的内径细。由于液体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处于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上方的空气层不发生大的折射,能够以其原本的宽度观察到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连续体,另一方面,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体的折射率的差异大,观察到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连续体的宽度较大。也就是说,以液面为边界而成为背景的上下直线状的不透明材料的连续体的宽度看起来不同,从而能够得到容易目视确认液面处于何处的效果。

而且,在本发明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除了开闭盖体以外也能够实现来自外部的获取。

例如,若采用在盖体的一部分设置有能够从上表面方向由注射针刺穿至管主体的内部的软质材料部分的结构,则能够经由软质材料部分从外部通过注射针来获取收纳于内部的溶液。

再如,若采用在管主体的底面的一部分设置有能够从底面方向由注射针刺穿至管主体的内部的软质材料部分的结构,则能够经由软质材料部分从外部通过注射针来获取收纳于内部的溶液。

在写入区域写入的信息印刷码被写入盖体上表面、主体侧面、主体底面,能够根据其面积选择信息印刷码的种类。例如,能够对盖体上表面、主体底面等面积小的写入区域选择二维点码,在面积较大的写入区域选择条形码、数字等一维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写入的信息的内容,盖体上表面、主体侧面、主体底面均能够为相同的信息。通过采用相同内容的信息,即便根据在架上的姿态、搬运中的姿态而改变读取部位,也能够读取相同内容的信息。另外,也能够在盖体上表面、主体侧面、主体底面写入不同的信息。若为不同的信息,则能够使一个小的试样收纳体携带多个信息。

接下来,还对在写入区域写入的信息印刷码的组合进行了研究。

本发明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为小型,印刷信息印刷码的不透明材料的写入自由度比较小,因此分散地印刷多个信息印刷码,能够使各信息印刷码具有与写入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外形。

若将印刷码的外形尺寸设为能够写入周边部的写入区域的小型尺寸,则能够将多个独立的印刷码印刷于周边部的写入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印刷码与其外形尺寸相对应,可以使1个印刷码所能够携带的信息量为比赋予试样收纳体的写入信息的信息量小的信息量。在此,若试样收纳体所应携带的写入信息能够以上述的多个印刷码所携带的各个码信息的组合来表现,则即便是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少的印刷码,也能够通过印刷多个来处理。也就是说,若使用印刷码所携带的各个码信息并通过规定的算法所得到的结果为与赋予试样收纳体的写入信息等同的结果,则能够通过使用多个小印刷码来处理较大信息量的写入信息。尤其是在写入空间变小的盖体上表面中央有凹陷的类型中,写入区域成为中央的凹陷的中部或避开中央的凹陷的周围的缘部等,因此若能够使用多个小的印刷码进行印刷,则能够有利于以组合的方式处理大的信息量的写入信息。

例如,采用通用的二维码作为印刷码,即便信息量少但也以分别独立的小型尺寸的印刷码的组合来表现。也就是说,设为多个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少的小型尺寸的印刷码的组合,将各个小型尺寸的印刷码分散地印刷于写入区域内。

在此,小型尺寸的印刷码可以全部是相同类型的二维码,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二维码的组合。

对于印刷码而言,仅二维码就可以有qr码、数字矩阵等各种码。

需要说明的是,将非写入区域设为透明区域,使写入区域能够显色的制作方法可以有多个。

在第一种制作方法中,通过双色成形装置,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管主体中的至少非写入区域,由含有显色剂的有色材料形成写入区域,所述写入区域能够进行印刷码的印刷。

在第二种制作方法中,通过成形装置由透光性材料一体地形成管主体整体,由含有显色剂的有色材料对写入区域进行涂布或印刷,从而能够进行印刷码的印刷。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能够确保非写入区域的透光性,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写入区域的由激光显色进行的印刷码的写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在管主体与盖体由连结体连结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能够在盖体上表面和管底面设置写入区域。而且,也能够将由不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扩大,从而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连结部、管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管主体的底面为止而形成为连续体。在本发明中初次设置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底面为止连续的写入区域。写入区域能够将盖体上表面、主体侧面、主体底面覆盖,信息的读取方向为从上方、从侧方、从下方的多个方向,且能够进行三维的读取控制。

在此,与将连结体整体设置为柔性的材料相比,通过形成双层结构而形成刚性比较高的层,从而结构强度提高。

在盖体的类型为上表面平坦型的情况下,若不透明的写入区域部分在凸缘部至盖体的外周缘具备除连结部以外的刚性大的透光性材料以马蹄形的形状伸出而成的部分,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设置于盖体的上表面的平坦形状的中央部,则能够将盖体的结构强度保持为较高并且将信息印刷码印刷于盖体上表面的平坦面。

在盖体的类型为上表面的中央部具有凹陷的类型的情况下,若不透明的写入区域部分从凸缘部至盖体的外周缘除连结部以外具备透光性材料以马蹄形的形状伸出而成的部分,在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马蹄形的外周缘以外的凹陷形状周围的平面部分或凹陷形状的底面部分设置有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则能够将盖体的结构强度保持为较高并且将信息印刷码印刷于在盖体的上表面残留的平面、或者印刷于盖体的凹陷形状的内底面。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管主体与盖体的密闭性也得到提高。通过双色成形技术,例如,在管主体与盖体的嵌入时的接触部位,具有弹性的材料即不透明材料(tpe等)与刚性较大的透明材料(烯烃系的pp等)紧密接触,从而具有弹性的材料即不透明材料以填埋间隙的方式变形,因此两者间的密闭性得到显著提高。由此得到与设置o型环、密封件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单地示出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由盖体封闭的状态)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的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图。

图3是简单地示出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左视图、纵剖视图的图。

图5是简单地示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信息印刷码印刷于平坦面的一部分的例子)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的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图。

图7是简单地示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左视图、纵剖视图的图。

图9是简单地示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信息印刷码印刷于凹陷中的例子)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的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图。

图11是简单地示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将盖体打开的状态)的左视图、纵剖视图的图。

图13是示出利用折射通过背景的不透明材料产生的对比度提高来提高内部的试样的液面的目视确认性的效果的图。

图14是对在盖体的一部分设置能够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从而能够利用注射器从外部获取试样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对在管主体的底面的一部分设置能够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从而能够利用注射器从外部获取试样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示出以往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的结构例(日本特开2007-153446号公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当然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所示的具体的用途、形状、个数等。

对实施例1至4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实施例1示出第一模式的结构例。第一模式是盖体的类型为上表面平坦的模式。也就是说,盖体的上表面具有平坦的平坦形状,在其底面具备嵌入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的立体形状。

实施例2示出第二模式的结构例。第二模式是盖体类型为上表面平坦类型的模式。也就是说,盖体呈上表面平坦且在中央部具有凹陷的凹陷形状,盖体在底面具备嵌入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状。

实施例3是通过在管主体设置上下方向的不透明材料从而具有容易观察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视觉性效果的例子。

实施例4是在盖体设置有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的例子,以及在管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为管主体通过双色成形制造的例,但并不限定于双色成形。

实施例1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试样收纳体进行说明。

实施例1示出第一模式的结构例。第一模式是盖体的类型为上表面平坦的模式。

图1是简单地示出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的结构的图。

图1是将盖体110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盖体110关闭的状态的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图。

图3是将盖体110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盖体110打开的状态的左视图、纵剖视图的图。

如图1~图4所示,第一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具备管主体120、盖体110、连结体130这三个部件且一体地成形。另外,印刷有信息印刷码140。信息印刷码140印刷于盖体上表面、管主体侧面,但两者为相同的信息内容。

首先,对盖体1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盖体110为对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21进行开闭的盖结构。在该结构例中盖体110向管主体120的安装为按压塞式。

盖体110的材料优选具有耐药品性的塑料树脂。

盖体110在该结构例中为呈大致圆柱形的例子,为按压塞式,因此一般设置有凸缘部113以容易通过手指或机械按压。

盖体110的材料优选为耐药品性高的塑料树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的烯烃系树脂等)等。另外,也可以从中选择多个材料并混合来作为原料。在该实施例中为聚丙烯。聚丙烯为化学性稳定的材料,耐药品性高,作为试样收纳体的构件之一是优选材料。

盖体110为具备上表面111、按压塞结构112、凸缘部113、外周缘114以及写入区域115的结构。

上表面111为盖体的外表面,在该例子中作为第一类型设为平坦的面。在上表面具有凹陷的类型作为第二类型在实施例2中进行说明。

按压塞结构112为在盖体110的内表面侧设置的突起物,在该例子中为形成有圆周状的立体形状的例子。该圆周状的立体物的外径的尺寸与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21的内径的尺寸一致,形成通过将盖体110的按压塞结构112朝向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11按压而使两者相互嵌合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按压塞结构112的材料为比管主体120的内筒121更具弹性的柔性材料,通过将按压塞结构112朝向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11按压而能够柔软地嵌入,从而能够紧固地贴合上表面开口111的内周。

反之,也能够采用在管主体120的内筒121的内周侧也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而将盖体110的按压塞结构112侧设为具有刚性的材料的组合。

另外,也能够采用在管主体120的内筒121的内周侧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并在盖体110与管主体120的接触点使两者均为柔性材料的结构。

凸缘部113是在盖体110中通常使用的成为开闭操作的契机的突起物。凸缘部113由透光性材料形成,且保有较大的刚性。凸缘部11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该例子中,形成为与管主体120的内筒121相比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物,容易被手指或机械获取。

外周缘114为从凸缘部113直至盖体110的外周缘而设置为马蹄形的部位,由透光性材料形成,且保有较大的刚性。也就是说,对凸缘部113施加的手指、机械的推起力、按压力从凸缘部113经由该外周缘114传导,盖体110保有适度的刚性从而能够以盖体110整体不会过度挠曲的方式开闭。

写入区域115为由能够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部分,成为信息印刷码的写入区域。

在该例子中,盖体的上表面为平坦形状,其中央部设置有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15。如图2的俯视图所示,盖体110的上表面被能够通过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即写入区域124覆盖。也就是说,形成为能够在盖体的上表面111的写入区域115写入信息印刷码的结构。只要为该第一类型的盖体110,则上表面平坦,因此比较容易进行利用激光的印字。

在本发明中,至少在盖体的上表面和管主体的底面设置有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至少能够对盖体的上表面和管主体的底面这两方进行信息的写入。

在该图1~图4所示例中,写入区域进一步扩大,从盖体110的上表面的写入区域115至连结部130、再至管主体12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写入区域124、再至管主体的底面123的写入区域一体地形成为连续体。在以往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中,不存在像这样的能够通过激光进行写入的写入区域从盖体110的上表面直至连结部、管主体120的侧面、底面连接为一体而形成为连续体的例子。

写入区域115所使用的不透明材料例如为人造橡胶材料,该人造橡胶材料为热塑性树脂且兼具橡胶那样的弹性和树脂的特性。

写入区域115通过向由弹性体材料等构成的基材中掺有能够显色为白色的添加剂而成,且在显色前为黑色系。通过激光装置的写入而被照射的部位从黑色系显色为白色系,由此能够印刷信息印刷码140。

以下,对具有显色性的添加剂进行说明。

该添加剂具备对激光区域波长的光敏性或热敏性。也就是说,添加剂具备当接收特定的波长区域的激光时,其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其颜色能够变化这一光敏性或热敏性。

作为写入区域124,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则任一公知的具备显色性的添加剂都能够作为混入写入区域124的添加剂来使用。在此,作为一例,作为从黑色显色为白色的添加剂,以将炭黑、显色为白色的低阶氧化钛、以及含硅化合物混合的混合物为例来进行说明。

已知若使用配合含有炭黑、低阶氧化钛以及含硅化合物的特定的显色材料而成的添加剂,则在照射特定波长的激光时,以原有的黑色系颜色为底色,仅激光标记的部位鲜明地显色为白色系颜色。

作为其理由对以下的推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在含有炭黑、低阶氧化钛以及含硅化合物的显色材料中,利用炭黑产生使成形体的底色着色为黑色系颜色的作用,并且在接受激光光线的照射时,炭黑脱色并且由于低阶氧化钛的氧化反应而形成了白色材料即tio2,其为进一步显色为白色的材料。并且通过含有含硅化合物,从而还具有促进上述白色系颜色的显色的作用。在本发明中,作为添加剂b,能够将现有的具备当接收特定的波长区域的激光时其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其颜色能够变化这一光敏性或热敏性的添加剂应用于本发明,即便对于上述的显色的原理如何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本发明也成立,能够充分地实施本发明,且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发明。

也就是说,作为现在已开发的材料或现在尚未开发但将来可能开发出的材料,能够应用由于光敏性而从黑色显色为白色或从透明显色为白色的材料、或者由于热敏性而从黑色显色为白色或从透明显色为白色的材料等多个材料。利用激光的码印刷是通常实施的技术,是也能够应用于本发明的技术。

作为炭黑,根据其制法分为炉黑(furnaceblack)、槽黑(channelblack)、热裂黑(thermalblack)等,另外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乙炔黑(acetyleneblack)、科琴黑(ketchenblack)、灯黑(oilblack)、气黑(gasblack)等,但作为添加剂能够使用其中任何一种。

作为低阶氧化钛,可以举出一氧化钛、三氧化二钛、五氧化三钛等一般由tino2n-1(n=1,2,3)表示的、或一般由tiom(m=1~1.99)表示的氧化钛。需要说明的是,被称为钛黑的为tion(n=0.1~1.9)。

另外,作为含硅化合物,能够使用二甲基聚硅氧烷、四甲氧基硅烷、硅醚、硅酯等有机系的含硅化合物、二氧化硅、群青、碳化硅、氮化硅等无机系的含硅化合物,另外,也能够使用二甲基聚硅氧烷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等将两种以上的含硅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添加剂的总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明塑料基材为0.0005~5质量份,优选为0.01~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1质量份。在小于0.0005质量份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对比度,另一方面在超过5质量份时能量吸收功能过大,同样使得对比度下降。

另外,添加剂的总添加量中的炭黑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明塑料基材为0.0001~2质量份,优选为0.005~1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0.5质量份。另外低阶氧化钛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明塑料原料a为0.0001~2质量份,优选为0.005~1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0.5质量份。并且,含硅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透明塑料原料a为0.001~6质量份,优选为0.005~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4质量份。

并且,还能够添加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染料等作为其他的着色剂,通过添加着色剂能够调整显色的白色系颜色的色调。

另外,根据需要,还能够添加脱模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强化剂等。

接下来,对管主体120进行说明。

管主体120为将试样收纳于内部的收纳容器。只要为在其底面设置有底面写入区域123的容器状的管主体即可,形状及其他要素没有特别限定。

对于管主体120的高度而言,在收纳于收纳架中的情况下,优选比收纳架的格栅的高度高。试样收纳体100相对于收纳架反复进行收纳取出的动作,因此若管主体120被保持为从格栅的上端突出的状态,则容易利用机械手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构例为具备上表面开口121、收纳试样的内筒122、底面123、以及写入区域124的结构例。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设置有密封件的结构。

上表面开口121为设置于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开口的直径没有限定,但为如后述那样与盖体110嵌合的尺寸,两者以按压塞式嵌合从而能够将内部密封。

内筒122为收容试样的试管状的容器。

为了观察内部,内筒122由透光性材料形成。

为了目视在内部封入的试样的保存状态,内筒122的材料优选为透光性材料即塑料树脂。作为塑料树脂,优选耐药品性高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另外,也可以从中选择多个材料并混合来作为原料。在该实施例中,透明的塑料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为化学性稳定的材料,耐药品性高且透明度高,作为试样收纳体的构件之一是优选材料。另外,适度地具有刚性而能够得到结构强度。

该内筒122作为基底由透光性材料形成,该透光性材料不含有写入用的显色剂,因此为非写入区域,是无法写入信息印刷码的区域。非写入区域未印刷有信息印刷码且为透光性材料,因此能够目视确认内部的试样。

该内筒122的一部分一体成形有能够利用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即写入区域124。若如后述那样使用所谓的双色成形技术,则由透光性材料成形基底,同时由能够利用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成形相当于写入区域124的部位。

接下来,对底面123进行说明。

底面123为将管主体120的底面封闭的结构物,在该例子中,如图2的仰视图所示,由能够利用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即写入区域124覆盖。也就是说,形成为在底面123也能够写入信息印刷码的结构。

在该结构例中,管主体120的外形朝向底面123缩颈,底面123的面积虽小但能够高精细地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读取,虽然面积小但能够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双色成形时设置树脂注入口(浇口)的位置优选避开底面。能够通过双色成形的二次成形由不透明材料覆盖底面。

写入区域124沿上下方向设置于侧面的一部分直至底面,在该例子中为呈带状地从上端连续至下端的底面的区域。在该例子中,在侧面呈带状,相对于宽度能够相对地确保上下的长度,因此作为信息印刷码,例如,能够在侧面印刷条形码、整数等一维码。在底面呈圆形的情况下,面积小,因此印刷qr码或数据矩阵(datamatrix)等二维码。

写入区域124所使用的不透明材料优选为与写入区域115相同的材料,在此为向由弹性较大的弹性体材料即tpe等构成的基材掺有能够显色为白色的添加剂而成的材料,显色前为黑色系。通过激光装置的写入而被照射的部位从黑色系显色为白色系,由此能够印刷信息印刷码140。

对于添加剂,优选与在盖体110的写入区域115叙述的添加剂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对连结体130进行叙述。

连结体130是将盖体110与管主体120连接的构件,相当于所谓的被称为“带铰链的管”的构件。连结体130根据盖体110的开闭动作而变形,因此需要容易变形的变形性以便从动于盖体110的开闭动作,同时,若意外地断裂则有可能在操作试样收纳体的自动机中脱落从而引起故障,因此还需要不容易断裂的弹性应力、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中,精心研究从而将连结体130设置为双层结构。

将连结体130设置为双层结构的优点如下:第一,可以举出若由不透明材料将写入区域从盖体110上表面直至管主体120的底面连接为一体而形成为连续体,则适合基于双色成形的成形;第二,考虑到如上所述的兼具变形性与结构强度的性质的必要性而设置为双层结构,弯曲的内侧层由刚性较强的透光性材料构成,外侧层由弹性和柔性较大的不透明材料构成。

在该例子中,如图3所示,连结体130中的弯曲的内侧层为刚性较强的透光性材料,如图1所示,连结体130中的弯曲的外侧层由弹性和柔性较大的不透明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写入区域形成为连续体而扩大,从盖体110的上表面的写入区域115直至连结部130、再至管主体12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写入区域124、再至管主体的底面123的写入区域而一体地形成为连续体,因此若在连结部130的弯曲外侧配置不透明材料,则容易成形为连续体。

需要说明的是,反之,也可以将连结体130的双层结构上下替换,采用连结体130中的弯曲的内侧层为弹性和柔性较大的不透明材料、连结体130中的弯曲的外侧层由刚性较强的透光性材料构成的例子。

接下来,对信息印刷码140进行说明。

信息印刷码140为使信息与图形建立关联的码,有所谓的条形码等一维码、qr码(注册商标)或数据矩阵等二维码等。

在该例子中,盖体110的上表面的写入区域115的面积小,难以确保长度,因此通过qr码(注册商标)或数据矩阵等二维码印刷。另一方面,在管主体120的侧面设置的写入区域124呈带状,容易确保上下方向的长度,因此为条形码等一维码。另外,管主体120的底面123的写入区域124的面积小,难以确保长度,因此通过qr码(注册商标)、数据矩阵等二维码印刷。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规定算法对多个码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再现一个信息量大的写入信息。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信息印刷码所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少,但若将多个信息印刷码各自所携带的码信息通过规定的算法逻辑性地计算,则能够再现原来的写入信息。

以上是实施例1的盖体的上表面为平坦型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100的结构例。根据实施例1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盖体的上表面为平坦型,因此在盖体的上表面能够确保宽阔的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15,能够经由连结体130直至管主体120的侧面再至底面为止确保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24,在小的带连结件的试样收纳体100中,能够在盖体上表面、管侧面、管底面印刷信息印刷码。

实施例2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试样收纳体100a进行说明。

实施例2示出第二模式的结构例。第二模式是盖体类型为具有凹陷的类型。也就是说,盖体的上表面为平坦且在中央部具有凹陷的凹陷形状,在底面具备嵌入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的圆柱形状。

图5是简单地示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a的结构的图。

图5是将盖体110a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将盖体110a关闭的状态的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的图。

图7是将盖体110a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将盖体110a开放的状态的左视图、纵剖视图的图。

如图5~图8所示,第二模式所涉及的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100a具备盖体110a、管主体120、连结体130这三个部件并一体地成形。另外,印刷有信息印刷码140。

盖体110a以外的管主体120、连结体130、信息印刷码140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对盖体110a进行说明。

盖体110a在平坦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具备具有凹陷的凹陷形状116,且在盖体110a的背面具备嵌入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21的圆柱形状112。在该结构例中,盖体110a向管主体120的安装也是按压塞式。

如图5至图8所示,盖体110a为具备上表面111、按压塞结构112、凸缘部113、外周缘114、写入区域115以及凹陷形状116的结构。

上表面111为盖体的外表面,第二模式也在中央具有凹陷形状116,但其周围为平面。

按压塞结构112为在盖体110的背面侧设置的突起物,在该例子中为圆筒状。该圆筒体的外径的尺寸与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21的内径的尺寸一致,形成通过将盖体110的按压塞结构112朝向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11按压而使两者相互嵌合的结构。

凸缘部113、外周缘114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

写入区域115为由能够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部分,成为信息印刷码的写入区域。

在该例子中,在盖体110a的中央的凹陷形状116的周围具有平坦的上表面111,在该上表面111设置有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15。如图5、图6的俯视图所示,盖体110a的上表面111由能够利用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即写入区域115覆盖,成为能够写入信息印刷码140的结构。只要是该第二类型的盖体110a,上表面111平坦,因此比较容易进行利用激光的印字。

在该图5~图8所示的例子中,写入区域也扩大,从盖体110a的上表面111的写入区域115直至连结部130、再至及管主体12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写入区域124、再至管主体的底面123的写入区域而一体地形成为连续体。

写入区域115所使用的不透明材料例如为弹性较大的弹性体材料。

写入区域115为向由弹性体材料等构成的基材掺有能够显色为白色的添加剂而成的区域,且在显色前为黑色系。通过激光装置的写入而被照射的部位从黑色系显色为白色系,由此能够印刷信息印刷码140。

信息印刷码140也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在实施例1中,能够广泛使用盖体110的平坦的上表面111,但在实施例2中,在盖体110a的中央具有凹陷形状116,因此盖体110a的上表面111变窄。

接下来,在第二模式的结构例中,对将信息印刷码140的印刷部位设为盖体110a的中央的凹陷形状116的底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第二模式如上述那样,盖体类型为具有凹陷形状116的类型,能够将其中央部的凹陷形状116作为信息印刷码140的印刷部位来使用。

图9至图12是示出在第二模式的结构例中,将信息印刷码140的印刷部位设为盖体110a的中央的凹陷形状116的底面的例子的图。

如图9至图12所示,盖体110a具备在平坦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具有凹陷的凹陷形状116,在盖体110a的背面具备嵌入管主体120的上表面开口121的圆柱形状112。

上表面111、按压塞结构112、凸缘部113、外周缘114可以与上述相同。

写入区域115为由能够进行信息印刷码的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形成的部分,在该例子中,在盖体110a的中央的凹陷形状116的底面设置有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15。如图9、图10的俯视图、图12的纵剖视图所示,盖体110a的凹陷结构116的底面由能够利用激光写入的不透明材料即写入区域115覆盖,成为能够写入信息印刷码140的结构。凹陷形状16的底面位于进深位置但为平面,因此比较容易进行利用激光的印字。

在该图9~图12所示的例子中,写入区域也扩大,直至盖体110a的凹陷形状116的底面的写入区域115、凹陷形状116的周围、连结部130、以及管主体12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写入区域124、再至管主体的底面123的写入区域而一体地形成为连续体。

实施例3

实施例3为精心研究从而具有容易观察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视觉性效果的例子。

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例子中,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为连续体,从盖体的上表面直至连结体、管主体的侧面、管主体的底面而连接为一体。在此,缩窄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不透明材料的连续体的写入区域的宽度,并用作试样观察时的背景。也就是说,在以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24成为背面的角度从正面侧观察管主体120时,能够透过管主体而在其背景观察到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24,通过将其宽度设置得比管主体的直径细,从而由于收纳于管主体的液体与空气的折射率的不同,以液面为边界而观察到的写入区域的宽度的外形不同,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图13的(a)为示出在将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的宽度设置得比管主体的直径小(例如,圆周的1/4~1/6左右)的情况下,将其设为背景并观察管主体120的内部的液体的情形的图。

如图13的(a)所示,处于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上方的空气层不发生大的折射,能够以其原本的宽度观察到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连续体,另一方面,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体的折射率的差异大,能够观察到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连续体的宽度较大。也就是说,以液面为边界而不透明材料的连续体的宽度不同,以液面为边界而对比度变大,从而能够得到容易目视确认液面处于什么高度的效果。

图13的(a)为示出在将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的宽度设置得比管主体的直径小(例如,圆周的1/4~1/6左右)的情况下,以不使其成为背景的方式从侧方观察管主体120的内部的液体的情形的图。

如图13的(b)所示,处于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面的上方的空气层不发生大的折射,能够以其原本的宽度观察到在管主体的侧面部分形成的连续体,另一方面,在管主体的内部收纳的液体的折射率的差异大,但在背景处没有黑色的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因此无法得到如图13的(a)所示那样的视觉效果。

以上,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结构例中,只要不透明材料的写入区域124的宽度比管主体120的直径小(例如,圆周的1/4~1/6左右),则通过将其设为背景并观察管主体120的内部的液体,能够得到图13的(a)所示那样的视觉效果。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在盖体设置有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的例子、以及在管主体的底面设置有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的例子。

本发明的盖体110为按压塞型,因此通过推起盖体110的凸缘部113,从而取下盖体110而打开管主体的上表面开口111,能够获取内部的试样。

然而,对于管主体的内部的试样的获取而言,不一定通过推起凸缘部113并取下盖体110来进行,也能够使用注射针从外部刺穿而获取。

图14为示出在盖体设置有由注射针刺穿的部位117、且该部位采用软质性材料的一层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4的(a)为在实施例1所示的平坦型的盖体110中在中央部分设置软质材料部分117的例子。

如图14的(a)所示,软质材料部分117柔软,能够供注射针200刺穿。通过刺穿注射针200,能够借助注射针200从外部获取收纳于管主体的试样。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3中说明的具有弹性的不透明材料只要具有能够供注射针刺穿的程度的弹力应力,即能够将不透明材料用作能够供该注射针200刺穿的软质材料。

图14的(b)为在实施例2所示的中央设置有凹陷结构116的盖体110a中在凹陷部分设置有软质材料部分117的例子。

如图14的(b)所示,实施例2所示的盖体110a在中央具备凹陷形状116,不仅凹陷而且厚度较薄,因此通过配设柔性高的软质材料部分117而成为供注射针刺穿的部位。

在检查试样时,能够不打开盖体110而从盖体上部扎入注射针200从而使注射针刺穿试样收纳体120的内部,进行吸引试样的取出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的结构例中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进行说明,但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地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只要是对试样进行保管、管理的用途的微型管,都能够广泛应用本发明的试样收纳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0试样收纳体;

110盖体;

111上表面开口;

112按压塞结构;

113凸缘部;

114外周缘;

115写入区域;

116凹陷形状;

117软质性材料部分;

120管主体;

121上表面开口;

122内筒;

123底面;

124写入区域;

130连结部;

140信息印刷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