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596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雷击故障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场一般建设在高原、平原、山丘等相对空旷的地方,电气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远高于一般的发电厂。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的风电场都有雷击现象出现过,造成叶片烧损、线路跳闸等现象。因此,为消除故障,必须找到风电场线路雷击落点。

目前,现有雷击点的寻找一般通过人工方式寻找。在故障区段,无风天气,首先对杆塔的接地通道进行故障点的排查,检查接地引下线的接地联板有无烧熔或白点现象;检查地线与杆塔连接处有无烧伤痕迹,有无白点等雷击现象;检查混凝土杆塔的拉线棒与UT线夹连接处有无雷击白点或烧伤痕迹;检查混凝土杆的穿钉螺栓与地线的连接处有无雷击点、放电痕迹等现象;检查绝缘子串有无放电痕迹,瓷质绝缘子瓷体有无圆形状瓷釉脱落现象;检查线夹至防振锤处的导线有无烧伤或断股现象。故障区段,有风天气,还应检查杆塔的脚钉、杆塔的拉线上部以及耐张杆塔跳线处的导线和横担处有无放电痕迹,如有说明雷电过电压时发生了风偏事故。

风电场中风力发电机组数量较大,一个中型的风电场中一般安装有几十甚至上百台风力发电机组,相邻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千米左右,在空旷的地方,采用架空线路居多,采用的集电线路出线杆塔及联络塔多达上百个,因此,上述人工找寻雷击点的过程虽然有章可循,但排查过程复杂,耗时耗力,而且容易疏忽细微之处,造成误判漏判情况的发生。因此,创设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寻到雷击落点的方法,可以快速消除故障,尽快恢复发电,减少因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寻到雷击落点,迅速消除故障,减少因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克服现有的人工排查费时费力且存在误判漏判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风电场共有n个杆塔,第m个杆塔遭受了雷击,建立n×n的矩阵A:

其中,βm为第m个杆塔的分流系数,Xgi为第i个杆塔与前一个杆塔或设备之间的避雷线的电感值;S2.设矩阵矩阵其中,I为总雷电流瞬时值,β1至βn代表第1至第n个杆塔的分流系数,It1至Itn代表通过第1至第n个杆塔的电流瞬时值;S3.根据A=CB-1求出矩阵A,在矩阵A中找出数值为1的行列数即为m值,从而找出遭受了雷击的第m个杆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步骤S2中通过在杆塔基座上设置雷电流采集卡获得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寻到雷击落点,迅速消除故障,方便进行检修与恢复送电,减少因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计算杆塔分流系数用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实际运行风电场雷击时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寻到雷击落点,迅速消除故障,方便进行检修与恢复送电,减少因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GB 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中有规定:杆塔顶部电位的瞬时值与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有关,而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与总雷电流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it=βi(1)

式中:it——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单位kA;

i——总雷电流瞬时值,单位kA;

β——杆塔分流系数,可由图1的电路算出。

图1中,Lg为杆塔两侧相邻档避雷线的电感并联值,单位μH。对单避雷线Lg约等于0.67l,对双避雷线Lg约等于0.42l。l为档距长度,单位m。Lt为杆塔电感,单位μH。Ri为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单位Ω。

如取雷电流波形为斜角波,则杆塔中的雷电流波头也可近似取为斜角波,杆塔分流系数β为:

式中:τt——雷电流波前时间,取2.6μs。

对于运行中的电路,避雷线的电感值Lg可用经验值取得,接地电阻Ri与杆塔电感Lt可以通过试验取得。因而,对于一个运行中线路,杆塔的分流系数也可以通过上述公式(2)取得。

如图2所示的线路杆塔:如果雷电击中图2所示2#杆塔,雷电流通过避雷线与杆塔分流。图2中,Xgi为第i个杆塔与前一个杆塔或设备之间的避雷线的电感值;Rti+jXti代表第i个杆塔的阻抗(Rti为电阻,Xti为电抗),字母j是复数符号。按照上述公式(1),总雷电流I在2#杆塔分流为β2I,在1#杆塔分流为3#杆塔分流为因此有:

其中,β1、β2、β3分别代表1#杆塔、2#杆塔、3#杆塔的分流系数,It1、It2、It3分别代表通过1#杆塔、2#杆塔、3#杆塔的电流瞬时值。

推理可证,假定共有n个杆塔,第m个杆塔遭受雷击,则有:

上述公式(4)中,Xgi为第i个杆塔与前一个杆塔或设备之间的避雷线的电感值;βm为第m个杆塔的分流系数,Itm为通过第m个杆塔的电流瞬时值,I为总雷电流瞬时值,β1至βn代表第1至第n个杆塔的分流系数,It1至Itn代表通过第1至第n个杆塔的电流瞬时值。

对公式(4)而言,设矩阵:

则:A=CB-1

所以,只需要求出矩阵A,在矩阵中找出数值为1的行列数,即等于求出了m值,从而快速找出遭受了雷击的第m个杆塔。

矩阵C中,对于通过杆塔的电流瞬时值,可以采取在杆塔的基座加装雷电流采集卡获得,应用时在每个杆塔的4个基座上分别安装雷电流采集卡,记录4个采集卡获取的电流之和作为每个杆塔相应的电流瞬时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风电场杆塔雷击落点的监测方法,采用雷电流采集卡,配合线路参数,辅助以数学手段,可以迅速计算出杆塔落雷点,定位快速、判断准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