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10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试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搭建高速直角切削实验平台,准备实验工件(1)并将其放置在所述实验平台上;

步骤S2:在所述实验平台上,对实验工件(1)进行变切削参数的直角切削实验,即分别改变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得到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切屑(5),并获得主切削力FC、进给抗力FT和刀具(2)测量点温度Tc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切屑(5)进行分组镶嵌,并分别进行研磨抛光处理;同时配制所述实验工件(1)材料对应的腐蚀溶液,并对抛光研磨后的切屑(5)进行腐蚀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测其切屑(5)厚度a0和剪切滑移距△x;

步骤S4:建立基于剪切滑移距△x的高速直角切削模型;

步骤S5:根据步骤S2获得的主切削力FC和进给抗力FT、以及步骤S3获得的切屑(5)厚度a0和剪切滑移距△x,并结合步骤S4的切削模型,表征实验工件(1)的力学性能;

步骤S6:采用热导反求法,获得稳定时间点的刀具(2)测量点温度Tc与刀-屑界面温度的对应关系,求得前刀面温度TAP

步骤S7:采用切削物理仿真方法,仿真得到切削稳定状态下前刀面温度TAP与剪切区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获得高速切削剪切滑移区的变形温度TA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S31:将得到的切屑(5)按进给量进行分组,并采用环氧树脂作为介质分别进行镶嵌,镶嵌时将切屑(5)的侧面与待观察面垂直;

步骤S32:将步骤S31中所制样本的待观察面在抛光机上进行粗研磨,直至切屑(5)纵截面完全露出,然后半精研磨和丝绒抛光,达到镜面的效果;

步骤S33:将步骤S32得到的切屑(5)样本放入腐蚀药水中腐蚀至设定时间,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步骤S34:在显微镜下观测腐蚀后切削样本的切屑(5)厚度a0和剪切滑移距△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切削模型分别包括如下:

剪切角:(a),其中a0为切屑(5)厚度,ac为切削厚度,为已知值,γ0为刀具(2)前角;

剪切应力:(b),其中aw为切削宽度;

剪切应变:(c);

剪切应变率:(d),其中V为切削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征实验工件(1)的力学性能,具体包括:

步骤S51:将步骤S3得到的切屑(5)厚度a0,代入计算公式(a)中,获得剪切角Φ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趋势;

步骤S52:步骤S2中得到的主切削力FC和进给抗力FT、及步骤S51中计算求得的剪切角Φ,代入计算公式(b)中,获得剪切应力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趋势;

步骤S53:由步骤S51中计算求得的剪切角Φ,代入公式(c)中,获得剪切应变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趋势;

步骤S54:由步骤S3得到的剪切滑移距△x及步骤S51中计算求得的剪切角Φ,带入公式(d)中,获得剪切应变率随切削速度的变化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在其热分析环境中导入刀具(2)的三维模型,并使用热导反求法,获得稳定时间点对应的刀具(2)测量点温度TC与刀-屑接触界面温度TAP的对应关系,两者之间对应曲线成线性关系,可采用线性函数予以拟合,从而求得前刀面温度TA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在Advantedge FEM中建立切削热传导模型,采用切削物理仿真方法,仿真得到切削稳定状态下,获得前刀面温度TAP与剪切区温度TAB之间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应变率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温度TAP与剪切区温度TAB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切削参数下,两者之间的对应曲线不同,并且二者之间的对应曲线成非线性关系,对应曲线可采用多项式函数予以拟合,从而得到剪切区温度TAB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