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2720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测试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铜精粉中金的含量为ppm级,物料中共存有较高的铁、铜等元素,通常是金含量的106-107倍,采用常规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测定金时,由于普通原子吸收的波长分辨率有限,一般在0.2nm左右,共存组分容易产生光谱干扰,加上铁等元素谱线比较复杂,光谱干扰更为严重。

当选用金的灵敏线242.795nm测定金时,共存元素在仪器分辨率0.2nm范围内存在的谱线有Fe242.950nm、Fe242.981nm、Fe242.910nm、Fe242.904nm、Cu242.891nm、Pb242.864nm、Ag242.963nm等,这些共存元素均会对金的吸收强度产生贡献,即光谱干扰,光谱干扰也是普通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的主要干扰因素;同时,铜精粉中金含量很低,必须要称取足够多的样品量,才能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有满足测定要求的信号强度,但随着称样量的增加,共存干扰元素的量也随之增加,光谱干扰则更为严重,因此,很难实现原子吸收法直接进行铜精粉中金含量的测定。

普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金,在242.795nm处的检出限为0.01μg/mL、灵敏度为0.25μg/(mL﹒1%)左右,因此,普通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μg/g级的金量,既要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又要对金进行富集才能实现金的测定,常采用的预分离富集技术有火试金法或湿法分离富集方法,这些方法在分离大量的共存元素的同时,金也得到了富集,其中火试金法包括铅试金、镍锍试金、锡试金等,是通过采用金属或金属硫化物来捕集贵金属元素,与基体元素分离,从而消除大量共存元素的干扰;湿法分离富集一般采用王水分解样品,采用活性炭、脱脂棉、泡沫塑料、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金等贵金属元素,从而与基体元素分离;也有采用选矿的方法来分离大量基体,但是分离基体元素的效果较差;因此采用普通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μg/g级的金量,需要通过分离富集后才能测定,操作手续繁琐,不易掌握,分析流程长,还可能会影响金的回收率导致结果偏低,或者是在分离过程中被污染导致结果偏高,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分析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程简单、光谱干扰低、测定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的铜精粉中金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铜精粉样品预处理:称取2-10g铜精粉样品置于瓷舟中摊平,将瓷舟放入温度350℃的箱式电阻炉中,炉温升至650-1000℃煅烧30min,取出;将煅烧好的铜精粉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加入20-30mL王水溶解5-10min,加入20-60mL纯水稀释,再加热溶解30min,控制烧杯中溶液体积不超过10mL,向烧杯中加入50mL纯水,沸煮5min;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内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得待测溶液;

b、标准曲线制作:分别移取金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王水使测定介质的王水浓度为2-10%,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该标准系列溶液中金的浓度为0.0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c、铜精粉中金的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以水做参比,对步骤a中的待测溶液进行测定。

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为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其火焰采用空气-乙炔火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铜精粉样品高温焙烧后使用王水溶解制备待测液,其中的共存元素在王水溶解时溶出率较低,金则以氯络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中,溶液过滤后使用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金量,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从而达到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准确、快速直接测定铜精粉中金的目的,整个测定过程4小时内即可完成,操作简便快速,使用试剂少,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

以下结合相关实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共存元素的干扰考察

铜精粉物料中共存组分主要有铁(10~40%)、铜(0-25%)、 钙(小于5%)、镁(小于5%),铅(小于15% )、锌(小于15%)、硅(2-20%),考虑溶出率,以5克样品计,则100mL容量瓶中各杂质元素的浓度不超过表1所示数值;

在一组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金标准溶液中,按表2加入共存元素量,与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对照分析,考察共存元素对测定金的干扰情况,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样品中的共存元素不干扰金的测定。

(2)方法的检出限及测定下限

在选定仪器工作条件下,用空白溶液连续测定11次,以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3倍为检出限,标准偏差的10倍作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测定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5μg/mL,测定下限为0.018μg/mL,以10克样品计算,样品测定下限0.36克/吨,满足测定要求。

(3)精密度试验

在选定条件下,分别对不同的铜精粉样品进行独立的11次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该方法测定金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55%,方法的精密度好,满足样品检测要求。

(4)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称取5.00g铜精粉样品,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金标准,按样品分析步骤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5的试验数据可知,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7%-105.0%,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5)不同方法对照试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铅试金-分光光度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中数据可看出,该方法测定结果与铅试金-分光光度法吻合,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满足铜精粉中金的分析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铜精粉样品预处理:称取5g铜精粉样品置于瓷舟中摊平,将瓷舟放入温度350℃的箱式电阻炉中,炉温升至900℃煅烧30min,取出;将煅烧好的铜精粉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加入30mL王水溶解20min,加入50mL纯水稀释,再加热溶解30min,控制烧杯中溶液体积至10mL,向烧杯中加入50mL纯水,沸煮5min;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内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得待测溶液;

b、标准曲线制作:分别移取金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王水使测定介质的王水浓度为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该标准系列溶液中金的浓度为0.0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c、 铜精粉中金的检测:使用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其火焰采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做参比,对步骤a中的待测溶液进行测定。

实施例2

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铜精粉样品预处理:称取2g铜精粉样品置于瓷舟中摊平,将瓷舟放入温度350℃的箱式电阻炉中,炉温升至900℃煅烧30min,取出;将煅烧好的铜精粉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加入20mL王水溶解10min,加入30mL纯水稀释,再加热溶解30min,控制烧杯中溶液体积至5mL,向烧杯中加入50mL纯水,沸煮5min;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内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得待测溶液;

b、标准曲线制作:分别移取金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王水使测定介质的王水浓度为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该标准系列溶液中金的浓度为0.0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c、铜精粉中金的检测:使用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其火焰采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做参比,对步骤a中的待测溶液进行测定。

实施例3

一种铜精粉中金的快速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铜精粉样品预处理:称取10g铜精粉样品置于瓷舟中摊平,将瓷舟放入温度350℃的箱式电阻炉中,炉温升至950℃煅烧30min,取出;将煅烧好的铜精粉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内加入50mL王水溶解30min,加入50mL纯水稀释,再加热溶解30min,控制烧杯中溶液体积至10mL,向烧杯中加入50mL纯水,沸煮5min;烧杯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内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得待测溶液;

b、标准曲线制作:分别移取金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王水使测定介质的王水浓度为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该标准系列溶液中金的浓度为0.0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按设定的工作条件测定,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c、铜精粉中金的检测:使用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其火焰采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做参比,对步骤a中的待测溶液进行测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