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采样的大流量撞击器的撞击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532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采样的大流量撞击器的撞击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空气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撞击式采样器的撞击盘。



背景技术:

在空气采样领域中,常用的是一种撞击式采样器,抽气装置和撞击器的出气口连接,空气从撞击器的进气口进入撞击器,设置于每级撞击盘后的采样皿分级收集采样目标。撞击器中对采样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撞击盘的结构。目前常用的撞击盘结构较为原始,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采样的大流量撞击器的撞击盘,达到优化气流、增强密封性和增加采样皿稳定性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空气采样的大流量撞击器的撞击盘,撞击盘的盘肩上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撞击盘设置有位于左侧的出气腔和位于右侧的进气腔,仅在中间留有筛盘,筛盘上设置有筛孔,进气腔内还设置有采样皿支撑柱,所述采样皿支撑柱的顶端留有缺口。

进一步的,撞击盘的出气腔和进气腔的直径相同,进气腔的腔壁还设置有一圈高于盘肩的密封导流壁,密封导流壁内壁为倾斜的,倾斜角度在30°到60°之间。

再进一步的,筛盘上的筛孔呈圆环状布置,筛孔分布于筛盘从中心向外的20%到80%之间的圆环区域内。

更进一步的,撞击盘的出气腔的底面上设置有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圆环状凹槽可用于安装密封垫圈,增强撞击器的密封性,独立的进气腔和出气腔便于空气流动和放置采样皿,顶端带有缺口的采样皿支撑柱在固定采样皿的同时还在采样皿与撞击盘之间流出了空隙,便于空气流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中:1、盘肩;2、凹槽;3、出气腔;4、进气腔;5、筛盘;6、采样皿支撑柱;7、密封导流壁;8、弹簧;9、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撞击盘的盘肩1上设置有两道凹槽2,用于安装密封垫圈,保证撞击器的密封性。盘肩1上还设有通孔,安装时,光杆螺栓穿过该通孔,将撞击盘与端盖相互固定,撞击盘外侧无需设置弹簧挂钩,整体性更强,更便于使用和存储。

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撞击盘左侧设有出气腔3,右侧设有进气腔4,筛盘5将出气腔3和进气腔4分开,筛盘5上设置有筛孔9。出气腔3和进气腔4的直径相同,出气腔3的深度不大于进气腔4。进气腔4的腔壁还设置有一圈高于盘肩的密封导流壁7,进气腔4内还设置有三个采样皿支撑柱6,更具体地说,采样皿支撑柱6是设置在进气腔4内一凸起支撑壁上的。

使用时,两块撞击盘叠在一起,一撞击盘的密封导流壁7的外侧与另一撞击盘的出气腔3的内壁卡住,在增强密封效果的同时,密封导流壁7斜45°的内壁会将气流导向筛盘5中央,使撞击器内部的气流分布更合理。采样皿支撑柱6顶部留有缺口,用于盛放采样皿。由于采样皿支撑柱6的缺口是位于靠近撞击盘中央一侧的,因此采样皿和密封导流壁7之间留有供气流通过的空间。

出气腔3内还设置有弹簧8,用于固定下一级撞击盘采样皿支撑柱6上的采样皿,可使采样皿在撞击器内更稳定。弹簧8的径向位置需参考所采用的采样皿的具体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弹簧8压住采样皿的边缘,避免弹簧8破坏采样皿上的采样介质。

如图3所示,筛盘5上的筛孔9并非是满布于整个筛盘5的,而是分布于从筛盘5中心向外20%到80%的圆环形区域内。因为撞击式采样器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采样目标所具有的惯性,气流在通过筛盘5后因撞到采样皿而改变方向,质量较小的采样目标随气流而改变方向,质量较大的采样目标由于惯性的原因而落在采样皿上。在此过程中,气流因撞击采样皿而改变方向时,是由撞击点向四周同时逸散的,如果筛孔9满布于筛盘5,气流穿过筛孔9后就会呈柱状分布,导致气流中心的采样目标被气流困住,不能很好地符合撞击器的采样原理,不能充分地发挥撞击器的效果。而将筛孔9限定在20%到80%的圆环形区域后,气流穿过筛孔9后就会呈环状分布,气流的逸散更为自由,更符合撞击器的原理,更能充分发挥撞击器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采样的大流量撞击器的撞击盘,达到优化气流、增强密封性和增加采样皿稳定性的效果。撞击盘的盘肩上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撞击盘设置有位于左侧的出气腔和位于右侧的进气腔,仅在中间留有筛盘,筛盘上设置有筛孔,进气腔内还设置有采样皿支撑柱,所述采样皿支撑柱的顶端留有缺口。圆环状凹槽可用于安装密封垫圈,增强撞击器的密封性,独立的进气腔和出气腔便于空气流动和放置采样皿,顶端带有缺口的采样皿支撑柱在固定采样皿的同时还在采样皿与撞击盘之间流出了空隙,便于空气流动。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姜晨;吴晓梅;高雷;王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尚科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