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1790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胶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凶杀、绑架、抢劫等案件现场经常遇到的物证之一,如绑架案中用于封闭被害人的嘴、手、脚等,贩毒案件中用于密封包装材料等。实际案件中,通常需要将现场提取的透明胶带与嫌疑人处提取的透明胶带进行比对,根据检验结果判断二者来源是否相同。

透明胶带包括带基和粘合剂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带基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pp),粘合剂通常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目前,法庭科学实验室检验透明胶带的方法主要为红外光谱法和扫描电镜/能谱法。红外光谱法是分子在红外光照射下,当红外光(辐射)中某一频率与分子中化学键某振动模式频率相匹配时,分子有可能会吸收此频率的红外光,转变为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量,使分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光谱上即出现相应的吸收谱带。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够对透明胶带带基和粘合剂的种类进行定性分析,例如可检测带基中的pp成分以及粘合剂中的丙烯酸酯。然而,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通常只能定性分析得出组分信息,区分率较低;此外,该方法主要依靠肉眼和经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主观性较强,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主要对透明胶带带基和粘合剂中所含的主体元素进行定性分析;其中,带基中的主体元素只有碳(c)、氧(o)两种元素,粘合剂中的主体元素只有碳(c)、氧(o)、硫(s)三种元素。由于透明胶带带基和粘合剂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有限,利用扫描电镜/能谱法对透明胶带带基和粘合剂进行定性分析时,区分率通常较低。

鉴于现有对透明胶带进行检验的方法区分率普遍较低,很容易使不同来源的透明胶带得出来源相同的结论,从而误导侦查,影响案件的侦破和诉讼。因此,急需建立一种能够对不同透明胶带进行准确区分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对不同透明胶带的区分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包括:对未知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定,得到所述未知透明胶带的厚度。

在本发明中,透明胶带由带基和粘合剂组成;透明胶带的厚度指的是透明胶带带基和粘合剂的总厚度。

本发明人经大量研究发现:透明胶带的厚度能够反映透明胶带生产厂家在生产透明胶带时的原料配方和工艺;透明胶带的生产厂家和品牌不同,会导致透明胶带的厚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透明胶带的厚度作为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参数,将该参数与其它已知来源或未知来源透明胶带的厚度参数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获知透明胶带的来源与其它透明胶带是否相同。

本发明的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比对透明胶带;

对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定,得到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的厚度;

通过对所述未知透明胶带的厚度与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比较,得到所述未知透明胶带与所述比对透明胶带是否相同。

本发明对比对透明胶带不作严格限制,比对透明胶带例如可以为其它未知透明胶带。未知透明胶带指的是来源、厂家、型号等相关信息为未知状态,此时,通过上述方法仅能得知所述未知透明胶带与所述比对透明胶带是否相同。

此外,比对透明胶带还可以为已知透明胶带。已知透明胶带指的是来源、厂家、型号等相关信息为已知状态,此时,在通过上述方法得知所述未知透明胶带与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相同时,即可得知该透明胶带的来源、厂家、型号等相关信息。

本发明对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的数量不作严格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本发明对所述未知透明胶带的厚度与所述比对透明胶带的厚度的比较方法不作严格限制,可以为常规的统计学方法,例如方差分析、tukey法、t检验方法等,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联用。此外,可以通过p值判断两种以上透明胶带是否相同,具体地,当p值>0.05时,两种透明胶带无显著差异,即可判断该两种透明胶带来源相同;当p值<0.05时(进一步地,p值<0.01),两种透明胶带存在显著差异,即可判断该两种透明胶带来源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比对透明胶带为两个以上时,采用图基检验方法进行所述比较;所述比对透明胶带为一个时,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所述比较。本发明的方法在对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述统计学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对透明胶带厚度检测的方法不作严格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例如,透明胶带厚度的测定可以包括:

1)对透明胶带进行裁剪,制得测量样品;

2)将所述测量样品以粘合剂面朝下的方式置于涂层测厚仪的金属基底上,去除所述测量样品与所述金属基底之间的气泡;

3)将涂层测厚仪的测头平放在所述测量样品的带基表面,读取厚度值。

进一步地,步骤3)可以包括:

分别将涂层测厚仪的测头平放在所述测量样品的带基表面的至少五个不同位置,读取各位置的厚度值;

通过计算上述各位置的厚度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透明胶带的厚度。

对透明胶带的不同位置进行测定后取平均值,有利于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并且减小测量误差。

本发明的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方法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其将透明胶带的厚度作为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参数,从而实现了对透明胶带的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更加直观;特别是,该方法将透明胶带的定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结合,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使不同透明胶带的区分率显著提高。该方法实用性强,可在全国范围特别是公安系统内进行普及和推广,从而为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各实施例采用的仪器如下:

涂层测厚仪:elektrophysik公司生产的minitest4100涂层测厚仪。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下:

针对多组测量样品的比较(三组以上):先利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tukey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

针对两组测量样品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

实施例1

市购10种品牌透明胶带(品牌见表1);采用下述方法分别对各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定:

采用手术刀将透明胶带裁剪为约2cm长的测量样品,将涂层测厚仪的测厚基底(金属基底,简称为基底)擦拭干净后在桌面上放平,将涂层测厚仪的测头平放在基底上调零。

用镊子夹取上述测量样品,将测量样品以粘合剂面朝下的方式粘于涂层测厚仪的基底上,用力压平,使测量样品和基底之间没有气泡。

把测头平放在测量样品带基表面的至少五个不同位置,读取各位置的厚度值(即第1次至第5次的厚度值),计算平均值(mean)、标准偏差(sd)和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1。

表1各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检测结果

将上述各品牌透明胶带的平均厚度值(mean)输入spss软件,并选择spss软件的基础统计分析功能,两两比较的结果表明:p值均<0.05,即上述10个品牌的透明胶带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因此可以将透明胶带的厚度作为区分透明胶带的鉴定参数。

上述各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值可以作为对未知透明胶带进行鉴定的数据库,在对未知的透明胶带进行测定后,将测定的厚度值与上述各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比较,spss分析p值,如与上述某一已知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0.05,则该未知透明胶带的品牌与该已知透明胶带相同,从而可以准确地得知该未知透明胶带的来源等相关信息。

实施例2

取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三种,即永大、飞环和habagou,记作测量样品1-3,交由对各透明胶带来源毫不知情的测试者,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各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各透明胶带的厚度检测结果

将上述各透明胶带的平均厚度值(mean)输入spss软件,并选择spss软件的基础统计分析功能,与表1中的10种品牌透明胶带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表明:

测量样品1与永大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0.05,而与其余9种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均<0.05,说明测量样品1与永大品牌透明胶带来源相同。

测量样品2与飞环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0.05,而与其余9种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均<0.05,说明测量样品2与飞环品牌透明胶带来源相同。

测量样品3与habagou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0.05,而与其余9种品牌透明胶带之间的p值均<0.05,说明测量样品3与habagou品牌透明胶带来源相同。

上述鉴定结果与试验设计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准确率达100%,因此本发明的鉴定方法能够作为辨别透明胶带来源的可行方法。

实施例3

取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三种,即高级、广博和camat;将高级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4-6;将广博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7-9;将camat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10-12。

将上述各测量样品交由对各透明胶带来源毫不知情的测试者,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各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见表3。

表3各透明胶带的厚度检测结果

将上述各透明胶带的平均厚度值(mean)输入spss软件,选择spss软件的基础统计分析功能进行显著差异p值计算。

结果表明:

测量样品4与测量样品5-6之间的p值均>0.05,与其它测量样品之间的p值均<0.05;测量样品7与测量样品8-9之间的p值均>0.05,与其它测量样品之间的p值均<0.05;测量样品10与测量样品11-12之间的p值均>0.05,与其它测量样品之间的p值均<0.05。

由此说明:测量样品4-6来源相同,并且与其它测量样品的来源均不相同;测量样品7-9来源相同,并且与其它测量样品的来源均不相同;测量样品10-12来源相同,并且与其它测量样品的来源均不相同。

上述鉴定结果与试验设计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对透明胶带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准确率达100%。

对照例1

取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三种,即永风、polar和kinglion;将永风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13-15;将polar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16-18;将kinglion品牌透明胶带裁剪为三个约2cm长的测量样品,记作测量样品19-21。

将各测量样品交由对各透明胶带来源毫不知情的测试者,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上述测量样品13-21进行测量,测量条件如下:

光谱范围:650~4000cm-1

光谱分辨率:4cm-1

扫描次数:32次

增益:自动

通过红外谱图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测量样品13-15的红外谱图无明显差异;测量样品16-18的红外谱图无明显差异;测量样品19-21的红外谱图无明显差异。

进一步比较发现,测量样品13-21的红外谱图差异不明显,通过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无法区分。因此,采用红外光谱法无法区分上述9种测量样品之间的来源是否相同或不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