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529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预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预测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振幅变化率、波阻抗反演、不连续性检测、古地貌分析及多属性融合等,并且在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埋深均在5300m以上,目前钻井揭示洞穴大部分高度在0-10m。缝洞宽度根据现代岩溶观察,大部分小于100m,高度及宽度均小于目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资料上缝洞储集体最为典型的反射特征是“串珠”状反射,其异常范围远远大于实际缝洞大小。因此,根据反射特征准确定量预测缝洞体的展布形态、大小及空间位置具有较大的困难。

振幅变化率技术是针对缝洞型储集体与基岩的能量变化提取的属性,不论是理想单个洞穴还是缝洞集合体,最为普遍的特征就是地震波场相对于基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最为敏感的参数之一就是振幅的横向变化,其检测结果与地震异常的成像范围一致。精细相干主要检索的是溶洞与基岩交接处的不连续性边界,刻画的缝洞范围同样是地震成像的异常范围。波阻抗反演相对于能量、波形等属性,在纵向上对于溶洞的发育范围会有一定的收敛,横向上受到反演方法及地震数据的制约,与振幅变化率、能量等属性无太大区别。

综上所述,目前的技术对缝洞中心均无系统的论证及刻画,导致以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为目标的钻井的放空漏失率只有50%左右,酸压率较高,最终导致油井建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与碳酸盐岩缝洞相关的地区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通过频谱分解,应用高频的能量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横向位置;以及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通过阻抗反演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

可选地,通过阻抗反演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进一步包括:针对碳酸盐岩油藏进行模型或者统计学反演,利用阻抗异常确定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

可选地,能量的主频的频带范围为15hz~40hz,能量的频率的有效频带范围为8hz~55hz。

可选地,高频的能量信息为50hz分频能量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针对性强、现场应用适应性好,是一种系统、高效、适用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对于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的预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模型正演不同分频能量效果对比图;

图3示出了正演模型反演确定缝洞纵向发育深度图;

图4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钻井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位置差异分布图;

图5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已钻井不同偏移距离放空漏失率分布图;

图6示出了tp153ch井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平面属性与剖面对比图;

图7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的目的层频谱图;

图8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反演与放空漏失标定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常规属性预测对于缝洞储集体发育位置预测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相对于常规的属性预测,本发明特点体现在从资料基础、横向及纵向三个方面综合预测缝洞中心点。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应用深度偏移资料、分频技术及阻抗反演综合预测缝洞储集体的空间位置,提高了预测精度。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与碳酸盐岩缝洞相关的地区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

获取与碳酸盐岩缝洞相关地区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此前,对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对于缝洞成像位置进行过适用性分析,证实了深度偏移资料的成像位置的准确性。

步骤s120,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通过频谱分解,应用高频的能量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横向位置。

基于碳酸盐岩缝洞相关地区的目的层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进行频谱分解,并应用高频的能量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横向位置。其中,主频的频带范围为15hz~40hz,有效频带为8hz~55hz。图2示出了模型正演不同分频能量效果对比图。如图2所示,频率越高横向分辨率也越高,随着频率由10hz增加到70hz,横向分辨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缝洞体的横向位置的确定也越来越清晰。50hz的分频能量信息能准确的预测出碳酸盐岩缝洞的横向位置。通过进一步地综合考虑信噪比与分辨率,确定高频的能量信息为50hz分频能量信息。

步骤s130,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通过阻抗反演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

其中,通过阻抗反演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进一步包括针对碳酸盐岩油藏进行模型或者统计学反演,利用阻抗异常确定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图3示出了正演模型反演确定缝洞纵向发育深度图。如图3所示,利用阻抗异常可以准确地确定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相对于前期储层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缝洞空间位置预测精度,为井位设计、老井措施排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1100km2)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和其现场应用效果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1100km2)叠前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资料齐全,缝洞发育普遍,已钻井700多口,产建潜力大。

获取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的深度偏移资料和时间偏移资料,并对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进行深度偏移资料适用性分析。通过老井统计、新井验证、低效井及失效井再次侧钻效果分析三个方面确定了十区西工区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对于缝洞成像位置更为准确,是较好的属性应用基础。具体如下:

老井分析:

图4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钻井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位置差异分布图。图5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已钻井不同偏移距离放空漏失率分布图。首先,叠合叠前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振幅变化率图。通过分析叠前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振幅变化率叠合图,统计平均偏移量大致在60m左右。然后,统计在不同偏移位置实钻井的分布率。根据不同的偏移距离对十区西实钻井进行数量统计,其中,如图4所示,大于30m的井占到46.94%,偏移30m以内的井占39.97%。接着统计实钻井放空漏失率与叠前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成像差异距离的关系。通过分析十区西实钻井放空漏失率与叠前时间偏和深度偏偏移距离的关系可以看出,当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资料“串珠”距离增大,放空漏失率明显下降。如图5所示,偏移距离30m以下时放空漏失率为39.15%,偏移距离30m以上的钻井放空漏失率下降到22.12%。由此,侧面佐证了深度偏移资料成像位置的准确性。

新井验证:

2015年通过在深度偏移资料上重新共计部署新井65口,其中完钻42口,放空漏失27口,放空漏失率达到64.3%。通过分析,大于2014年十区十二区整体的放空漏失率42%。

低效井、失利井再次侧钻效果分析:

对低效井及失效井在深度偏移资料上再次侧钻井。图6示出了tp153ch井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平面属性与剖面对比图。如图6所示,tp153xch原斜直井:时间偏移剖面上“串珠”特征明显,深度偏移剖面上在“串珠”边部。tp153xch原斜直井在2012-2014年期间共酸压三次,供液不足,累油0.32万吨,累水0.30万吨。通过在深度偏移资料上再次侧钻井,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井底在时间偏移剖面上异常反射特征不明显,深度偏移剖面上位于“串珠”中部,6788m(完钻6802m)放空漏失560方。将其自然投产一个月,累油2025吨,目前日产油60吨,不含水。

通过以上可知,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对于缝洞成像位置更为准确,是较好的属性应用基础。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对十区西目的层进行频谱分解,并应用高频的能量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横向位置。图7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的目的层频谱图。如图7所示,分析10区西工区目的层的主频的频带范围为15hz~50hz,能量的频率的有效频带为8hz~55hz。并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如图2所示,频率越高横向分辨率越高,并综合考虑信噪比与分辨率,确定高频的能量信息为50hz分频能量信息。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资料,通过阻抗反演来预测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具体地,针对碳酸盐岩油藏进行模型或者统计学反演,利用阻抗异常确定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如图3所示,利用阻抗异常可以准确地确定碳酸盐岩缝洞的纵向位置。

图8示出了塔河油田十区西工区反演与放空漏失标定剖面图。如图8所示,通过选择托普台地区的实钻井进行验证,选择钻遇典型串珠反射井的放空漏失段与阻抗反演标定。如图8所示,tp12-2井发生洞边放空漏失、tp12-4x井发生洞顶放空漏失、tp224x井发生洞内放空漏失等等。本次标定了托甫台北28口井,其中有19口井吻合,反演储层与放空漏失吻合率高达67.8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针对性强、现场应用适应性好,是一种系统、高效、适用的检测方法,提高了对于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的预测精度,对深层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实施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或者将一个步骤分成多个步骤执行。

以上对本发明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相应的实施例。当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