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1598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无线网络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适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边坡危岩块体的稳定性研究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地质灾难事件的经验与教训中不难看出,地质灾难事件虽然存在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防灾减灾管理意识薄弱、科学技术主动支撑不足,以致未能及时减轻、缩小和阻止灾难发生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认真调研我国不同层面应急管理的客观需求,正确应用科学技术方法,建立一套非接触式远程快速监测预警的边坡危岩块体稳定评价体系,就一定会使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水平跃上一个新高度。

目前对危岩体的监测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往往是通过传统力学模型、数值分析和流变模型等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很少有实时监控手段或设备,这是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无线行为识别技术是一种刚开始发展的技术,依托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使用泛在的窄带无线信号完成行为识别。信号发射机产生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阻挡,发生反射、散射或者衍射。因此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是经由直射、反射、散射、衍射等多条路径传播,形成的多径叠加信号。

当环境中的障碍物移动,会对信号传输路径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多径叠加信号受其传播物理空间的影响,携带反映环境特征的信息;提取环境中特定行为产生的叠加无线信号的特征模式;通过识别和解释这些模式,就能够实现行为识别。

基于无线信号的定位技术与行为识别技术有一定的关联,当定位的精度非常高,足以跟踪肢体的运动轨迹时,那么定位技术可以看成是识别行为的一种手段。室内定位系统常使用接收信号强度rss、ofdm信道状态信息csi、天线阵列、rfid标签。这些系统可以达到不同的精度(从米级到厘米级),通过动作指纹数据库匹配(机器学习)等方法,识别用户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利用无线wifi信号在岩体处被阻挡、反射或散射,形成特定的传播路径,岩体掉落的动作使得该路径呈现不同的特点,监测无线信号在传播中的变化,就能判断出危岩体的稳定状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待监测危岩体四周,选取特定的位置部署若干无线wifi发射和接收装置,具体选择位置需要根据各种状态特征值的提取、软件算法等因素决定,wifi发射装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发射功率和安装数量上进行选择,数据接收装置可以选用通用计算机或是特定的嵌入式设备,它除了接收wifi数据外,还需完成对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风速、光照、雨量、图像、视频等)的测量和数据联网传输功能;

s2:训练各种状态特征值,所述状态特征值包括:晴天空状态、雨天空状态、风天空状态、雪天空状态、飞鸟干扰状态、模拟落石状态,然后建立状态特征值数据库,根据环境变化,实时采集数据并更新状态特征值库;模拟落石状态训练完成后,不轻易进行更改;

以晴天空状态特征值训练为例,详细讲解训练过程:在危岩体稳定状态下,采集当前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图像信息,可采用1次/秒的频率,连续24小时不间断采集wifi无线信号rss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异常剔除、求平均值m,再对数据使用[m-c,m+c]范围进行过滤,其中c为常数,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大量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c的值可以由高斯滤波模型确定,将过滤后的数据进行分组求标准方差,建立天空状态特征值,按照上述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可以建立起该状态特征值数据库;

s3:利用融合算法(综合温度、湿度、风速、光照、雨量、图像采集值,计算当前危岩稳定状态),对被检测的危岩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模拟落石状态特征值进行比对,符合落石条件则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不符合条件则继续采集数据;

s4:实时发布危岩状态数据,利用运行在接收装置上的程序,提供对危岩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或查询。

上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无线信号不限于wifi信号。

上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位置根据各种状态特征值的提取、软件算法因素决定。

上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数据接收装置选用通用计算机或特定的嵌入式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运用无线信号设备对待观测危岩区域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这类设备造价低、易安装和使用,降低了监测成本。同时采用特定算法能实时、便捷的对危岩进行监测,有效解决了监测准确性有限的问题,为地质灾害危岩防治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待监测危岩体四周,选取特定的位置部署若干无线wifi发射和接收装置。具体选择位置需要根据各种状态特征值的提取、软件算法等因素决定。wifi发射装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在发射功率和安装数量上进行选择。数据接收装置可以选用通用计算机或是特定的嵌入式设备,它除了接收wifi数据外,还需完成对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风速、光照、雨量、图像、视频等)的测量和数据联网传输功能。

s2:训练各种状态特征值,所述状态特征值包括:晴天空状态、雨天空状态、风天空状态、雪天空状态、飞鸟干扰状态、模拟落石状态,然后建立状态特征值数据库,根据环境变化,实时采集数据并更新状态特征值库;模拟落石状态训练完成后,不轻易进行更改;

以晴天空状态特征值训练为例,详细讲解训练过程:在危岩体稳定状态下,采集当前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图像信息,可采用1次/秒的频率,连续24小时不间断采集wifi无线信号rss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异常剔除、求平均值m,再对数据使用[m-c,m+c]范围进行过滤,其中c为常数,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大量随机变量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c的值可以由高斯滤波模型确定。将过滤后的数据进行分组求标准方差,建立天空状态特征值。按照上述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可以建立起该状态特征值数据库。

s3:利用融合算法(综合温度、湿度、风速、光照、雨量、图像采集值,计算当前危岩稳定状态),对被检测的危岩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模拟落石状态特征值进行比对,符合落石条件则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不符合条件则继续采集数据;

s4:实时发布危岩状态数据。利用运行在接收装置上的程序,提供对危岩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或查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危岩监测方法,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里的危岩监测。危岩状态分为稳定状态和崩塌状态,其中,崩塌状态显著特征是落石。由稳定状态到崩塌状态的转变是渐进的,可观测的过程。本方法通过对WIFI无线信号的测量,判断危岩当前状态。危岩稳定状态下,WIFI无线传输信号的RSS值在特定范围内变化,通过大量监测数据可以求得危岩稳定状态下WIFI信号的RSS值特征。当危岩变得不稳定,开始滚落石头时,此时采集到的WIFI信号的RSS值必定与平时采集到的值有较大变化,以此判断危岩稳定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