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14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测距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距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测距仪。



背景技术:

测距仪是利用光、声音、电磁波的反射、干涉等特性,而设计的用于长度、距离测量的仪器。红外测距仪是用调制的红外光进行精密测距的仪器,利用红外线传播时的不扩散原理进行测距,广泛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它是提高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在工业测控、矿山、港口等领域使用比较普遍。

公开号为CN205484804U、公开日为2016年08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激光测量模块,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设置有操作键盘、显示屏幕、以及水准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卷尺,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卷尺拉出口。

现有技术在测量时也可达到激光测量距的目的,但是在手持操作过程中调节支脚张开的角度不好调节使得测距仪可抵接的位置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测距仪,其解决了调节支脚张开角度不易调节的问题,具有调节支脚的开合角度易调节,使调节支脚在所在平面上易定位,可适应抵接在多种平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红外测距仪,包括机体、设在机体内的红外测量模块,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设有调节支脚,所述调节支脚绕连接轴的轴心转动,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棘轮,所述调节支脚与连接轴一体设置,棘轮上连有用于限制棘轮使其做单向转动的棘爪;调节支脚上设有用于对调节支脚施加作用力以限制调节支脚转动的张紧件。

采用上述结构,调节支脚与连接轴一体且可转动,则调节支脚的转动会带动连接轴的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上的棘轮的转动。棘爪的设置使得棘爪卡接在棘轮上,从而对棘轮有限位作用,使得棘轮仅能沿着一个方向转动,棘轮反向转动时会棘爪会对棘轮有一个抵触的力使得棘轮无法反向转动。调节支脚上设有张紧件使得调节直角的转动受限制,在调节支脚转动时张紧件总有一个张紧力拉着调节支脚,使得调节支脚有向着使调节直角与机体底面夹角减小方向的转动的趋势。张紧件与棘轮、棘爪两个机构的联合作用使得调节支脚在旋转过程中的位置被限定,并且使得调节支脚与机体底部的夹角可调。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张紧件为张紧扭簧,张紧扭簧的一端设在调节支脚上,另一端设在机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张紧扭簧的设置使得调节支脚的转动带动张紧扭簧的扭动使得张紧扭簧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张紧扭簧有一个恢复其本身的状态的趋势,从而使得张紧扭簧对调节支脚施加作用力,使得调节支脚的在转动时需要克服张紧扭簧的作用力才可转动,当调节支脚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调节支脚会在张紧扭簧的作用下回到其转动前的位置并维持位置不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张紧件为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一端设在调节支脚上,另一端设在机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张紧弹簧的设置使得调节支脚的转动带动张紧弹簧发生形变,使得张紧弹簧对调节支脚会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得调节支脚在转动时始终有回到其旋转前位置的趋势,当调节支脚不受其他外力时,调节支脚会在张紧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其旋转前的位置并维持位置不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体上设有复位件,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棘爪上,且其另一端固定有裸露在外环境中的复位块,拉动复位块则棘爪上靠近棘轮的一端做靠近或远离棘轮的运动,所述复位块可拆连接在机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复位件的设置使得棘爪与复位块连接在一起,复位块可拆连接在机体上,当复位块与机体的位置关系固定时,复位块对棘爪的运动影响较小,但当需要棘爪离开棘轮时,向外拉动复位块,因为复位件的作用使得棘爪靠近棘轮的一端会做远离棘轮的运动。使得调节支脚可回到其转动前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为,复位件为复位弹性块或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复位件为复位弹性块或复位弹簧使得复位件对棘爪的运动的影响减小,从而使得复位件存在时棘爪可以正常工作。且复位弹性块或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复位块与机体连接在一起时,棘爪仅做小幅度的转动。减小了棘爪发生错位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体上设有联动件,联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棘爪上,其另一端穿透机体设置,联动件上远离棘爪的一端固定有裸露在外环境中的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棘爪同步转动,转动联动块则棘爪上靠近棘轮的一端做靠近或远离棘轮的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采用联动块对棘爪进行控制,通过联动件连接联动块与棘爪,且联动块、棘爪、联动件固定在一起,则三者同步转动,转动联动件即可转动棘爪,使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在机体外对棘爪的控制。棘爪离开棘轮则棘轮不再被限位,从而使得调节支脚可回到其转动前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棘爪下表面与棘爪下方的机体之间通过联动弹簧或联动弹性块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联动弹簧或联动弹性块使得棘爪靠近棘轮的一端远离棘轮时,有靠近棘轮运动的趋势,当棘爪不受其他外力时,棘爪会在联动弹簧或联动弹性块的作用下回到棘轮的表面,继续对棘轮限位。并且联动弹簧与联动弹性块使得棘爪抵接在棘轮上时,不受其他外力的情况下仅能做小幅度的转动,使得棘爪发生错位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机体的侧面和正面的连接处、机体正面与底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平衡水泡。

采用上述结构,平衡水泡设在两个面的交界处,使得任意一面朝上时都可观察平衡水泡来确定机体是否水平,使得机体调节其水平位置时观察平衡水泡更加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支脚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设有用于增大调节支脚与其所接触平面摩擦力的保护垫。

采用上述结构,调节支脚上的保护垫,可以使调节支脚与平面接触时增大摩擦力,使得机体在平面上更加稳定,并且可以保护调节支脚,减弱调节支脚因张紧件的作用回到其旋转前位置时的冲击力,增加了调节支脚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有调节支脚,调节支脚可绕与其一体的旋转轴的轴心转动,使得机体在平面上放置时定位更方便、更稳定。通过棘轮、棘爪、张紧件三者的协同作用,使得调节支脚在转动时仅能向使调节支脚与机体底面夹角增大的方向转动,且转动过程中若不受其他外力调节支脚会随时被限位使其不能转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调节支脚的转动角度可调节,使得机体可抵接在不同的平面上。通过设在机体上的复位块或联动块的运动,从而带动棘爪的运动,使棘爪上靠近棘轮的一端做远离棘轮的运动,当棘爪离开棘轮时,棘轮不被限位,使得调节支脚可回到其转动前的位置,使得调节支脚的位置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棘轮棘爪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棘轮棘爪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调节支脚、连接轴、棘轮、棘爪、联动件、联动块和张紧扭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连接轴;3、调节支脚;4、棘轮;5、棘爪;6、张紧扭簧;7、张紧弹簧;8、复位弹簧;9、复位块;10、联动件;11、联动块;12、联动弹簧;13、平衡水泡;14、保护垫;15、显示屏;16、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红外测距仪,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与设在机体1内部的红外测距模块,机体1包括: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屏15和对红外测距模块进行控制的控制按键16。机体1的侧面和正面的连接处、机体正面与底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平衡水泡13。机体1的红外测距模块包括:设在机体1顶端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设在机体1内部的数据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1、图2,机体1底部设有带有棘轮4的连接轴2,棘轮4与连接轴2同步转动,棘轮4上连有用于限制棘轮4使其做单向转动的棘爪5,棘爪5的上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棘爪5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有裸露在外环境的且可拆连接在机体1上的复位块9,拉动复位块9使得棘爪5上靠近棘轮4的一端做靠近或远离棘轮4的运动,棘爪5的下表面与棘爪5下方的机体1之间通过联动弹簧12连接。连接轴2上还设有与其一体并绕其轴心转动的调节支脚3,调节支脚3上设有用于对调节支脚3施加作用力加以限制调节支脚转动的张紧件,张紧件为一端设在调节支脚3侧边上另一端设在机体1上底面侧边的两条张紧弹簧7。调节支脚3远离连接轴2的一端设有用于增大调节支脚3与其所接触平面摩擦力与保护调节支脚3的保护垫14。

工作方式:

通过控制按键16开启红外测距仪,转动调节支脚3,调节支脚3旋转时两条张紧弹簧7对调节支脚3施加作用力,使得调节支脚3需要克服两条张紧弹簧7所施加的作用力旋转,调节支脚3旋转时设在连接轴2上的棘轮4随之转动,棘轮4转动时棘爪5会对棘轮4进行限位,使得调节支脚3仅能向着调节支脚3与红外测距仪底面夹角增大的方向转动,又因为调节支脚3与机体1底面之间的张紧弹簧7使得调节支脚3有向其本身与机体1底面夹角减小的方向转动的趋势,则调节支脚3的位置被固定。

此时握住机体1,将调节支脚3与机体1抵接在测距起点所在平面,通过控制按键16开启测距功能,红外测距模块通过机体顶端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发射并接收红外线后,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将红外信号处理后显示在机体1的显示屏15上。记录数据即完成测距,红外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在赘述。

检测结束后,通过控制按键16关闭红外测距仪,拉动复位块9,使得复位块9通过复位弹簧8使得棘爪5靠在棘轮4的一端远离棘轮4,此时调节支脚3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做令其与机体1底面夹角减小的转动,直到调节支脚3与机体1夹角为零时,松开复位快9,棘爪5在联动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做靠近棘轮4的运动,最终抵接在棘轮4上,即完成整个测距过程。

实施例2:一种红外测距仪,如图3所示,包括机体1与设在机体1内部的红外测距模块,机体1包括: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屏15和对红外测距模块进行控制的控制按键16。机体1的侧面和正面的连接处、机体正面与底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平衡水泡13。机体1的红外测距模块包括:设在机体1顶端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设在机体内部的数据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3、图4、图5,机体1底部设有带有棘轮4的连接轴2,棘轮4与连接轴2同步转动,棘轮4上连有用于限制棘轮4使其做单向转动的棘爪5,棘爪5的上固定有联动件10,联动件10的一端固定在棘爪5上,其另一端穿透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上且固定有裸露在外环境中的联动块11,使得联动块11与棘爪5同步转动,转动联动块11则棘爪5上靠近棘轮4的一端做靠近或远离棘轮4的运动,棘爪5的下表面与棘爪5下方的机体1之间通过联动弹簧12连接。连接轴2上还设有与其一体并绕其轴心转动的调节支脚3,调节支脚3上设有用于对调节支脚3施加作用力加以限制调节支脚3转动的张紧件,张紧件为一端设在调节支脚3上,另一端设在机体底面的张紧扭簧6。调节支脚3远离连接轴2的一端设有用于增大调节支脚3与其所接触平面摩擦力与保护调节支脚3的保护垫14。

工作方式:

通过控制按键16开启红外测距仪,转动调节支脚3,调节支脚3旋转时两条张紧扭簧6对调节支脚3施加作用力,使得调节支脚3需要克服两条张紧扭簧6所施加的作用力旋转,调节支脚3旋转时设在连接轴2上的棘轮4随之转动,棘轮4转动时棘爪5会对棘轮4进行限位,使得调节支脚3仅能向着调节支脚3与红外测距仪底面夹角增大的方向转动,又因为调节支脚3与机体1底面之间的张紧扭簧6使得调节支脚3有向其本身与机体1底面夹角减小的方向转动的趋势,则调节支脚3的位置被固定。

此时握住机体1,将调节支脚3与机体1抵接在测距起点所在平面,通过控制按键16开启测距功能,红外测距模块通过机体1顶端的红外发射与接收装置(图中未示出)发射并接收红外线后,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将红外信号)处理后显示在机体1的显示屏15上。记录数据即完成测距,外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在赘述。

检测结束后,通过控制按键16关闭红外测距仪,转动联动块11通过联动块11使得棘爪5靠近棘轮4的一端做远离棘轮4的运动,此时调节支脚3在张紧扭簧6的作用下做令其与机体1底面夹角减小的转动,直到调节支脚3与机体1夹角为零时,松开联动块11,棘爪5在联动弹簧12的作用下做靠近棘轮4的运动,最终抵接在棘轮4上,即完成整个测距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