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抗压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2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抗压试验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压试验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工位抗压试验机。



背景技术:

目前试验机主要用于砖、石、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抗压强度试验,也可用于其它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3422282U,公开日为2014年2月5日,公开了一种抗压试验机,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上压板、机架、移动横梁、下压板、电机、底座和控制台,其中所述机架支撑在所述底座上,该底座内部装有电机,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下压板,在所述机架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横梁,在该移动横梁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上压板,所述控制台设置在底座上。

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压试验机,只有一个工位,而试验时需要对试件进行多次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每次试验完毕需要对工位进行清理,清理完毕之后在放上新的试件进行试验,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抗压试验机,达到试验完毕后一次性清理试验台,可以提高试验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抗压试验机,包括机架、沿机架上下滑移的移动横梁、固定在移动横梁上用来压紧被测件的上压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设有多个工位,且每个工位都可转动至上压板正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下压板,下压板上设有多个工位,可以将被测件一次性安放在工位上,完成试验后一起对工位进行清理,提高了做实验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位于上压板下方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部与所述下压板下端部相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与下压板相抵触,在上压板向下挤压被测件时可以对下压板进行支撑,防止支撑柱被压断。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上端中部开有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块与下压板相抵触,在转动下压板时会产生较大的阻力,支撑块上端中部开有凹槽,可以减小在转动下压板时的阻力,使操作过程更加轻松。

进一步,所述下压板边缘设有挡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压板边缘设置挡壁,在被测件压碎后可以阻挡小碎屑从下压板四周散落在试验机内部,导致后期对试验机进行清理时比较麻烦。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来防止在试验时下压板转动的限位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防止下压板随意转动影响试验效果。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的卡块和设置在挡壁上用来被所述卡块卡住的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拨动卡块,将卡块卡住卡槽来实现对上压板的定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从下压板顶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清理槽,所述支撑柱从弧形侧壁开设有与清理槽底部连通的清理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压碎的小块被试件通过清理槽从清理口流出,可以方便的清理下压板。

进一步,所述清理槽与所述清理口的交接处设有圆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清理槽与清理口的交接处设有圆角,可以使小碎屑顺利滑出,防止小碎屑堆积在清理槽内。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端面上位于所述支撑柱的四周设有围壁,所述围壁上设有通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设有围住支撑柱的围壁,使小碎屑集中在围壁围起的区域内,方便清理,通过围壁上的通口将小碎屑一起从底座上清理干净。

综上所述,本多工位抗压试验机可以一次放置多个被测件,连续做完多次试验后统一对试验机进行清理,缩短了试验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工位抗压试验机的正视图;

图2为底座和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压板和支撑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支撑柱;2、下压板;3、工位;4、支撑块;5、凹槽;6、挡壁;7、卡块;8、卡槽;9、清理槽;10、清理口;11、圆角;12、围壁;13、通口;14、机架;15、移动横梁;16、上压板;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多工位抗压试验机,参见图1,包括机架14、沿机架14上下滑移的移动横梁15、固定在移动横梁15上用来压紧被测件的上压板16和底座17。

参见图2,底座17上转动连接有圆柱形支撑柱1,支撑柱1顶部焊接有圆形的下压板2,下压板2上表面焊接有四个扇形工位3,四个工位3上表面高于下压板2顶面且绕圆形下压板2圆心平均分布,下压板2四周边缘向上形成包裹住四个工位3的挡壁6,挡壁6上每个工位3处设有卡槽8。

参见图1、图2,底座17上设有与底座17一体连接的用来支撑住下压板2的支撑块4,支撑块4上端中部开有用于减少支撑块4与下压板2之间的摩擦力的凹槽5,支撑块4右上侧铰接有“L”形的卡块7,铰接处在“L”形的一个边上,“L”形的另一条边嵌入卡槽8中,能防止下压板2随意转动。

参见图2,下压板2中部开有通入支撑柱1内的清理槽9,支撑柱1圆周侧边开有与清理槽9连通的清理口10,参见图3,清理槽9与所述清理口10的交接处设有圆角11。

参见图2,底座17上端面围绕支撑柱1设有围壁12,围壁12上设有通口13。

工作过程为:将4个被测件一次性放置在工位3上,将卡块7卡入卡槽8内,启动试验机,横梁带动上压板16向下移动压碎放置在工位3上的被测件,完成第一次试验;将卡块7从卡槽8内取出,转动下压板2,将卡块7卡入另一个卡槽8内,重复上述试验,直至四次试验完成。将被压碎的大块被测件从工位3上取下,将小碎渣通过清理槽9从清理口10流出,从通口13将小碎渣清理干净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