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压力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23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压力表。



背景技术:

不锈钢压力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冶金、电站、食品等工业部门对耐腐蚀、耐高温要求较高的工艺流程中测量各种流体介质的压力。不锈钢压力表包括接头、弹簧管、传动机构、示数装置和外壳所组成,通过外部压力变化使得传动机构带动显示机构显示数值。不锈钢压力表可通过隔膜形变来带动传动机构,从而显示压力变化的。但是,现有的不锈钢压力表的传动装置在生产时需要进行焊接,焊接不到位易造成密封性差,指示不准确;此外,传动机构无法对指针转动进行调节,从而不便于对压力表进行校准或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无须焊接,能够对精度进行调节,便于校准和检修的不锈钢压力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不锈钢压力表,包括表头,基座和隔膜,隔膜设置在基座中,基座和表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表头中设有连接杆,螺杆,调节螺母,弹片,连杆组件和指针,所述连接杆底端与隔膜接触,所述螺杆设置在连接杆端部,调节螺母套设在螺杆上,所述弹片上设有连接孔,螺杆穿设在连接孔中,调节螺母抵靠于连接孔下方,弹片一端与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与螺杆间隔设置,连接组件与指针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两端通过弧形部连接,第一片体位于第二片体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设置在第二片体上,所述第二片体的自由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连接组件枢轴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片为U型弹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片体上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板与表头的背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凸环,所述基座与表头通过管件连通,管件内侧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凸环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压力表安装过程无需焊接,使得作业更安全,不会存在焊接引起的密封性隐患;同时,能够对压力表测量精度进行调整和检测,从而便于对压力表的调节;此外,其受到的压力较大时,不会超量程,从而防止压力表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锈钢压力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锈钢压力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锈钢压力表包括表头1,基座2和隔膜3,隔膜3设置在基座2中,基座2和表头1连接。表头1中设有连接杆4,螺杆5,调节螺母6,弹片7,连杆组件8和指针9,所述连接杆4底端与隔膜3接触,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的接触端41与隔膜3抵靠。所述螺杆5设置在连接杆41端部,调节螺母6套设在螺杆5上。所述弹片7上设有连接孔70,螺杆5穿设在连接孔70中,调节螺母6抵靠于连接孔下方。弹片7一端与连接组件8连接,连接组件8与螺杆5间隔设置,连接组件8与指针9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啮合机构,从而带动指针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膜3受到压力产生形变后,会对连接杆产生推动力,连接杆4推动弹片形变,从而带动连接组件运动,最后使指针转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焊接即可实现指针转动,减少了焊接作业带来风险;此外,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能够改变弹片的形变量,从而改变连接组件的摆动幅度。当调节螺母靠近连接杆4的端部时,连接杆4相同位移情况下,弹片的形变量更大。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弹片7包括第一片体71和第二片体72,第一片体71和第二片体72的两端通过弧形部73连接,第一片体71位于第二片体72上方。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弧形部73的连接,能够有利于第二片体的形变。所述连接孔70设置在第二片体72上,所述第二片体72的自由端设有延伸部74,延伸部74与连接组件枢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母推动第二片体运动,从而带动连接组件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7为U型弹片。所述第一片体71上方设有安装板75,安装板75上设有安装孔751,安装板75与表头1的背板11连接,从而使弹片能够稳固定位。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凸环41,所述基座2与表头1通过管件10连通,管件内侧设有限位部101,限位部101位于凸环41上方。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部和凸环,使得压力表受到较大压力时,指针不会超量程,从而防止压力表受损。

本实施例的不锈钢压力表安装过程无需焊接,使得作业更安全,不会存在焊接引起的密封性隐患;同时,能够对压力表测量精度进行调整和检测,从而便于对压力表的调节;此外,其受到的压力较大时,不会超量程,从而防止压力表受损。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